2013年,一家名为“祥安康乐园”的私营养老院在新狮街道河上桥芙峰街157号低调开园。虽然这里的条件不如公办的福利院好,也缺少活动场地和完善的医疗条件,但这家小小的养老院,却赢得了不少老人的青睐。他们都亲切地把这里称之为“家”,把‘邻居们’和护理员称为“家人”,他们相扶相持,把晚年生活过得安逸、自在。重阳节刚过,记者就走进了祥安康乐园,了解这家养老院背后的故事。
A
曹慧香:以心换心,是我们的工作准则
红墙、阳台,门口坐着晒太阳的老人,院子里晾着的衣服,房间里传出的电视声……走进祥安康乐园,说这里是养老院,更像是一栋普通的居民楼。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居民们”都有护理员的悉心照料,大家彼此相熟,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
“你来啦,快快,到这来坐。”刚进门,祥安康乐园的曹副园长就热情地迎了上来。曹副园长全名曹慧香,今年已经70岁,但她身体不错,从金华第一福利中心退休后,就来到了祥安康乐园,负责管理这边的日常工作,继续为社会发挥余热。
据曹慧香介绍,虽然祥安康乐园开办才仅仅3年,但已收纳了70多位老人,很多还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年龄均在60岁以上。“这些老人有的子女在外地工作,无暇顾及,托管到我们这边;有的是子女在金华工作,独居外地的他们被接过来养老;有的是身患重病,生活无法自理需要照料;还有一部分是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曹慧香说,按照老人的身体情况,园里把老人们安排在不同的楼层,一楼是办公室、餐厅、医护室;二楼住的均是90岁左右的高龄老人;三楼、四楼住的是身体相对健康,能自理的老人;五楼、六楼则是卧床、重病的特护老人。全园共有20多名护理员悉心照料老人们的饮食起居,更重要的是,他们让老人感受到了爱的陪伴,不再孤单。
细细打量老人们住的房间,与外表有些破败的墙面相比,房间里面干净整洁,电视机、空调、热水器、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敞亮的大窗户让房间光线充足,楼道外的电梯也让老人们省去了上下楼的烦恼。房间的面积有大有小,相应的也有双人间、三人间、五人间等不同格局,但不管如何变化,都保证了老人有宽敞的活动区域,比一般福利院的房间都要大些。护理员们的卫生也做得很到位,就算是特护区的房间,也闻不到任何异味。
“老人就像孩子一样,要哄、要陪。在这里,我们不仅要把老人的生活照顾好,也要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曹慧香告诉记者,善待老人、以心换心,是这里每个护理员的工作准则,也是她的职业坚持。
“虽然我们这不如公办的福利院条件好,医疗设备也欠缺,但不管是我,还是其他护理员,都能叫上每一位老人的名字,对他们的喜好、脾气、性格了如指掌。因此,很多老人都喜欢住在我们这里。”曹慧香笑道。
B
老人们:这里就像家一样
今年84岁的徐阿姨,是金华本地人,她原本和女儿、女婿同住在佳音街。为了让女儿、女婿有自由的空间,徐阿姨自己提出要去养老院住,并于半年前搬到了祥安康乐园。一开始,徐阿姨的想法遭到了子女的强烈反对,孩子们觉得徐阿姨住养老院没必要,还会让他们落得一个“不孝”的“罪名”。但徐阿姨却不这么认为,她说:“未来,老人到养老院生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像我女儿、女婿现在已经60多岁了,自己的身体都不太好,他们的孩子才40来岁,没有退休,无法照顾他们,他们更无法照顾我们,三代人一起生活,彼此拖累,真的没有必要。”徐阿姨开明的思想也让子女们慢慢放下对养老院的芥蒂。如今,她在祥安康乐园生活得非常快乐,“我性格本来就开朗,到这里后,又交了很多新朋友。”
今年85岁的朱阿姨,是徐阿姨的“室友”,相比活泼的徐阿姨,朱阿姨性子更内敛一些,两人一动一静,别提有多搭了。“我家住在玫瑰园小区,到这里已经生活2年了。”朱阿姨说,自己的子女都在金华上班,平时工作比较忙。原本子女请了保姆在家照顾她,但后来保姆走了,子女就想让她搬去一起住。但朱阿姨不想同子女住,弄得大家都不自由,后来就搬到了养老院。“在这里,我每天看书、看报,还可以玩电脑,园里过年过节还有很多丰富的活动,一点也不会无聊。现在子女接我回去,我还不愿意回去呢,大年三十吃了晚饭还要回来。”
与她们不同,今年84岁的周师傅刚搬到祥安康乐园25天。周师傅是杭州富阳人,曾在金华工作多年,退休后随子女在衢州生活。由于老伴生病住院,不能互相照顾,为了减轻孩子们的经济负担,周师傅决定搬进养老院,但过程却有些曲折。“我原本想去衢州的养老院,但当地的公办养老院要满足离休干部、部队转业干部或劳动模范等条件,我根本进不去。医养结合的费用一个月要四五千元,承受不起,后来,我就决定回金华看看。”周师傅说,回到金华后,他发现金华各级政府对养老这块都非常重视,公办、私营的养老机构很多,考虑到祥安康乐园就在市区,买东西方便,附近又有药房能刷医保卡,像他这样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每个月的托管费才一千多元,他马上搬了进来。平时,他的消遣主要是看书、看报、写毛笔字,子女有空也会从衢州过来看望他,他已慢慢喜欢上养老院的生活。
周师傅这边刚说完,96岁的张爷爷就接上了话茬。张爷爷是江苏人,从汽车修配厂退休后,曾在四五家养老院住过,最后还是选择了祥安康乐园。因为这里离孩子们近,方便他们过来看望。张爷爷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还算硬朗,只是听力有些不好,在园里,张爷爷最爱打麻将,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打上一会,他也特别满意这里的生活。
园里有年龄大的老人,也有年纪小的。今年67岁的范阿姨就是这里年纪最小的。范阿姨的老伴去世后,由于自己太过伤心,落下了失眠的毛病,子女工作忙又顾不到,从医院里搬出来后,范阿姨就直接住进了祥安康乐园。“这里的大哥大姐都很照顾我,园长和护理员也对我们特别上心,你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只要说一声,肯定有求必应,大家像一家人一样,让我觉得特别温暖。我也从丈夫去世的悲痛中慢慢恢复过来了。”范阿姨说。
凡事都有两面,有喜欢住养老院的,也有不喜欢的。81岁的张阿姨就是个特例。张阿姨是金华人,原本独居在家,儿子由于工作忙,担心照顾不好母亲,便把她送到了祥安康乐园。张阿姨平时信佛,以前每天都要在家里诵经拜佛。来到养老院后,她感觉生活会不方便,每天吵着闹着要回家。后来,是通过护理员的悉心照顾才慢慢安下心来,现在,张阿姨已经在祥安康乐园住了四五个月,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交了新朋友,有了新乐趣,赶她走她也不愿走了。
除了张阿姨,85岁的姜师傅起初也不太想住在养老院,不过,他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心疼儿女为他花钱。姜师傅是金东区曹宅人,儿女都在外面工作,只有他独居金华。老伴去世后,没有退休金的姜师傅更让儿女操心,便想劝他去养老院。起初,姜师傅觉得自己这么多儿女,却要住养老院,感觉面子上挂不住,怕别人笑话。来到这里后,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这里的生活起居都有专人照料,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都不要自己操心,身体好的,也可以自己出去自由活动,就像住在小区里一样。过年过节,还有唱歌、跳舞等各种丰富的活动,虽然心里喜欢得不得了,但每个月要子女为自己花一千多元,节俭的姜师傅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不过我的子女都让我放宽心,现在,我已经在这里住了8个月了。”他不好意思地笑道。
C
张园长:开办祥安康乐园,就是想让老人们能安康享晚年
张园长是祥安康乐园的园长,也是这家养老院的创办人。她曾是金华市中医医院ICU的护士,在护理一线服务多年。3年前,养老院刚刚兴起,但公办的多,私营的少,床位往往供不应求,考虑到自己有护理专业知识和医疗专家的资源,张园长就辞职办起了祥安康乐园。
同时,她还多方联系社会资源和爱人人士的支持,将养老院与金华雷锋纪念馆、浙师大、广福医院、中医院等结成“对子”,经常组织党员、志愿者到养老院为老人们做免费义诊、慰问活动。前不久的重阳节,园里就来了一批雷锋纪念馆的志愿者,他们给老人们献上了丰富的才艺节目,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园里的临终关怀也服务得很到位,对于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特护员们喂水、喂饭、洗澡、翻身,24小时专业看护,一点不比公办的福利院差。不过,由于前期资金、场地的限制,祥安康乐园目前只有一幢楼,100个床位,存在硬件、配套设施缺少的情况,这也是张园长一直想要改变的地方。
张园长说,未来,她打算寻找更好的场地,将祥安康乐园打造成集医疗、康复、健身、养身、临终关怀为一体的专业式养老服务机构,让老人们入住康乐园,安康享晚年。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