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稳步推进
科创廊道初现雏形
近日,金华好乐多食品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只见他们一到工厂就直奔企业的核心生产技术部门,不仅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帮助企业克服生产流程和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问题,还为企业解决了部分人才招聘问题。原来,他们是由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教授、博导韩剑众牵头组建的专家团队。如今,这支专家队伍已经扎根婺城,他们积极服务婺城区各个食品企业,助力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等方面不断提升。
据悉,依托于浙江工商大学的科研能力,以及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应用化学等四个专业强大的知识储备为产业背景,浙江工商大学金华食品产业化研究院在婺城区成立了集传统食品升级、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科技培训等技术于一体的食品成果转化基地。研究院副院长宋广磊告诉记者:“自研究院筹建以来,我们的团队立足于食品产业需求,结合婺城本地的产业现状和特点,抓住各企业科技创新中的短板和需求,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全区100多家食品企业转型升级需求为抓手,帮助婺城各个食品企业做好做强。”
虽然还没有正式挂牌,但目前浙江工商大学金华食品产业化研究院的各位专家已经深入婺城各个食品企业开展前期的调研和对接工作,帮助企业切实解决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显然,该研究院已经成为金义科创廊道婺城区块发展中的一剂强有力助推剂。记者还了解到,根据校地合作计划,婺城科创廊道规划编制工作已委托浙江师范大学科学研究院在金义科创廊道规划基础上进行规划编制,拟以二环北路“一条金腰带”为主轴,融合六大区块,打造八大平台开发建设,接轨金义科创廊道。
全体布局条块清晰
整合资源招院引所
金义科创廊道婺城区块以浙师创业园为中心,向东延伸至金华电子商务创业园,向西延伸至婺城新城区,全长约13公里,沿途覆盖方永根杜鹃花培育基地、国际山茶物种园、浙中信息产业园,以及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涵盖面积40平方公里,以二环北路为主轴,形成一条集研发、转化、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产业带,接轨金义科创廊道。
在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目前婺城科创廊道内有高校2所,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婺城对金华电商园、浙中信息产业园等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合理布局,差异化发展,减少现有电商园区规模,加大实体经济培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孵化培育创新型企业,将园区逐步向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孵化培育为一体的科技园区转化。
此外,婺城区积极开展招院引所工作,前期和浙江工商大学多次联系,确定婺城区政府和浙江工商大学联合共建浙江工商大学金华食品产业化研究院,落户地点在浙师大婺城科创园区域范围内。与此同时还积极与中国工业设计(上海)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对接,拟依托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国家级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和产业服务平台,建立工业设计创新中心。这两个项目均在金义科创廊道建设动员大会上进行了签约。
深入理解拓宽平台
加快脚步共促发展
为更快速、高效地推进金义科创廊道婺城区块建设工作,婺城还积极利用浙江师范大学资源,深化与浙江师范大学的校地合作,联合共建浙师大婺城科创园,并整合现有的“科技创新40条”、“人才新政30条”等政策,建立“共建、共融、共享、共赢”为核心的机制,加强对科创廊道范围内的科研院所、平台、园区、企业的政策宣传和扶持力度,优化服务渠道,便捷办事流程,尽最大能力助力科创廊道内的项目建设。此外,区科技局定期组织科创廊道内的运营公司外出学习经验,优化运营体系,提升管理能力,更好地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10月下旬还将联合区委组织部组织机关部门、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参加金义科创廊道建设专题培训,以再次加大金义科创廊道宣传力度,提高机关部门乡镇街道负责人履职能力。
与此同时,婺城区积极引进优质的大专院校、研究院,鼓励企业组建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研究院以及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平台,提升科创廊道的整体研发实力。依托浙师大的技术力量,利用周边的人文环境,整合骆家塘周边的闲置厂房、低效用地等资源,以浙师大为中心集聚一批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文化创意类机构。参照金义科创廊道“边规划、边招引、边遴选”的模式,提出符合婺城科创廊道的建设项目,扩充创新平台数量,形成集聚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科创廊道的发展。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