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家每户院里都有水井,先是靠人力,后来用电泵抽水,用水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现在用上了自来水,不仅方便,水质也好。”琅琊镇山后金村支书汪海清在喝上放心的自来水后感叹,“今后,烧水壶和水杯再也不会有厚厚的水垢了。”前几天,琅琊镇山后金村通上了自来水,喝上安全的自来水,村民们甜在嘴里更甜在心里。
据介绍,婺城区“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改造”被列入2017年度婺城区十大惠民实事项目,该项目涵盖琅琊镇山后金村、塔石乡文头村等6个自然村,涉及受益人口3000余人。截至目前,婺城区已完成8个村的“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改造”项目,涉及受益人口4400余人。
农村安全饮水政策润民心
“这水,真甜。”望着水龙头里汩汩涌出的清澈自来水,安地镇王大坑村支书郑忠芳感叹:“以前水源是在山上,靠自流引到村子里,赶上下雨天,水浑浊不说,有时还能放出小鱼小虾。现在,山区人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吃上自来水了。”
在婺城区山区乡镇,大部分村为单村供水,原先水源不充足、水质不达标现象较普遍,村里提升改造意愿强烈,但因集体经济薄弱,农村饮用水提升项目往往难以开展。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区将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列入“十大惠民实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水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据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中,琅琊镇山后金村、塔石乡文头村、塔石乡百善村、塔石乡黄康村,工程主要为引水管道5.5公里,村内管道14.5公里,新建无负压增压泵房一座,新建3座50m3及以上蓄水池、安装3套一体化消毒设备,控制阀门92只,入户水表安装740组。
其中,琅琊镇山后金村改造后接金沙湾水厂管网,塔石乡文头、百善、黄康为单村供水,通过新建蓄水池和配套消毒设施,提升供水保障和合格率。除此之外,安地镇王大坑村、安地镇小同村饮用水提升工程主要为新建引水管道、村内管道,新装净化消毒设备、蓄水池、控制阀门、入户水表组等。
区水务局主要负责人说:“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一刻不能耽误,一点不容马虎。区水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民生水利,助推婺城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只有将清洁的放心水通到了村民的水缸,惠民工程润泽民心的效果才算真正达到。据介绍,截至2017年11月,婺城区336个行政村供水覆盖率已达98.8%。2018年婺城区水务局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计划完成饮用水改造14个村,涉及受益人口12000余人,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实惠。
解决“跑冒滴漏”促饮水安全
在白龙桥镇董村,这里的村民早在1990年已经用上了自来水,但对于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村两委和村民们那是举双手赞成。“每年光光引水管道漏水的问题,村里每年就该多掏出5000多块钱,不仅浪费村集体资源还浪费社会的水资源。”董村村主任许增洪对记者说道。
董村分为新区和老区,饮用水提升工程也因此分为一期二期。新区因为都是新住房,给每家每户装上自来水管道并不困难,但在老区,最初的自来水管道已经是二十年前,最近一次修缮管网也是在2006年,随着近年来村庄用水人口的增加、管网老化等因素,该区域的引水管道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
“在我们村,400余户村民,其中就有200多户在近几年造新房子。”许增洪表示,因建造新房,饮水管道被破坏的事情时有发生,“不排除以前管网铺设不合理的情况,但更多的是管道老化严重,质量堪忧。”
多年前,董村的村民家中还是使用电子表,一旦电池没电了,还要统一寄回原厂更换电池,十分不方便;同时因管网建设与管理不规范,有个别村民趁机私搭乱结水管,造成村集体水资源流失,影响村集体利益及村民和谐。“现在经过改造后,管网建设规范化,同时村里打算进行物业化管理。这样不仅村两委省心,村民之间关系也会更加融洽。”许增洪说道。
“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与农村饮用水工程结合起来。”今年9月,为解决农村自来水管网老化带来的跑冒滴漏现象,在开展饮用水提升工程改造后,白龙桥镇董村对自来水管网进行了改造,且实行了一户一表的制度,在解决村民安全用水的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的节水意识,达到并实现了工程的良性运行管理。
通自来水解山区群众饮水难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饮水安全是群众身体健康之本,关乎群众生产生活。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来说,打开水龙头就能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在安地镇黄大坑村,当地村民为此等了数十年——由于深处大山,当地村民均以箬阳乡流下的溪水为生活水源,虽说看着溪水清澈,但饮水安全是村民长期忧心的一件大事,村民最盼望的事就是解决饮水难题。
除此之外,在塔石乡黄康村,共有180余户,人口508人。在通上自来水之前,村民的用水一直都是靠接山上流出的泉水为主。如今,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在自家厨房的洗菜盆前,村民一拧水龙头,一股清泉汩汩流出,很快就把当天要吃的菜洗干净了。“要知道,我们现在能用上这么方便、安全的饮用水,可是盼了多少年呢!”塔石乡黄康村支书刘少卿激动地说道,
刘少卿告诉记者,平时雨水充足,全村的用水并不紧张,但若遇到干旱井水枯竭期,山泉水根本满足不了全村人畜的饮用需求,只能去溪边打水。要是遇到夏季暴雨时节,溪水浑浊不已,村民辛苦挑来的水要沉淀很久才能饮用。
今年9月,一阵阵机器的“轰隆隆”声在黄康村响起,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正式动工,蓄水池、水质处理设备,各家各户的水龙头、水表,各项工作在黄康村全面展开,黄康村的村民终于看到了优质饮用水的希望。
从架设管道到安装水龙头,看着一天天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在黄康村安全饮水项目实施过程中,当地群众对改水工作表现出极大的支持和参与热情,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为工程“护航”,管线往哪走就从哪开挖,项目进展迅速。经过数月的紧张施工,主管道、进户支管道等全部铺设完成。11月初,村民一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便哗哗地流出来。
“以前用水要靠天吃饭,夏季干旱期得为水发愁,雨期也得发愁,还得村民自己拿着工具到各个小山坑挑水喝,现在好了,水龙头一开,什么都解决了。”说起现在的变化,刘少卿十分感慨。
连放心水进村民水缸
“从来没有缺过水却为喝上放心水发愁。”说起村里的饮用水问题,琅琊镇山后金村支书汪海清感触颇多,“山后金村位于金兰水库下游,按理说应该不会为饮水而犯愁,但偏偏村里的饮用水是来自流经渠道的水,用水泵抽水后通往各家各户,水质不是特别干净。”在没通自来水之前,村里的人吃的、用的水都来自金兰水库经过村里的一条渠道。因为处于水库下游,水质要因水库是否开闸放水为准。“水库一直放水的话,水质应该是很清澈的,但是一遇到刚开始放水的那段时间,水质就有些浑浊。”汪海清告诉记者。
在山后金村,记者看到抽水的水泵房就在村中的一间老房子里,房屋底下就是村民平时的饮用水来源。在水泵房下游的不远处,就有村民正在洗衣服洗菜。村主任告诉记者,像这样洗衣服洗菜的埠头,离这儿不远处就有一个,平时会有不少村民用来洗菜。
“那这样的水还能喝吗?”区水务局工作人员给了记者一个答案:“早在之前实地勘察时,我们已经对水质进行了检测,发现有大肠菌群超标的问题,由此可见这样的水用来作为村民的饮用水是不达标的。”但当记者问及村民对平时饮用水有什么问题时,村民们只说水库刚开闸放水时,要用水得沉淀一段时间,平时渠道里的水还是挺清澈的。
除了水质问题,水泵也因为年限长久出现不少问题。“有时候大半夜还得对水泵进行抢修,不修起来第二天村民就没水喝了。”黄海清告诉记者,“尤其是用水用电的夏季高峰季节,或是冬天天气寒冷时期,都是水泵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
“现在感觉自来水的水质怎么样?”婺城区水务局工作人员跟当地的老百姓唠起嗑来。他们此行,就是跟踪回访一下村民的饮用水情况。“看到老百姓喝上干净安全的好水,我们就放心了!”
如今,全村百姓告别原始的获取饮用水方式,像城里人一样用上了自来水。村民回家后拧开水龙头,就可以烧水喝了,水壶也不再出现厚厚的水垢。“感觉比以前的水质喝着更清甜了。”村民乐呵呵地说道。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