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乡村振兴:咱青年“有力量”

2018-05-25 08:58:3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施俊 贾佳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希望的田野上,党和国家呼唤更多“严克美”式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有冲劲有作为的年轻干部、有能力有闯劲的创业青年、有志向有理想的大学生……他们回归家乡、奔赴农村、扎根在此,将青春和智慧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在一线打头阵、挑大梁,让乡村振兴有了强劲动力。

  记者施俊、见习记者贾佳

  邵勤:服务乡村基层

  她曾经的梦想是站上三尺讲台

  大学毕业后却选择留在乡村服务基层

  她利用自己的文艺特长

  组织农村青少年开展活动践行梦想

  9年的青春矢志不渝

  把创新和活力带到农村

  “坚守”是她挥洒青春的方式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刚出校园的小姑娘一眨眼已经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婺城乡镇干部了。9年时间,邵勤投身于婺城乡村,挥洒青春的汗水,结合自身优势,将创新和活力带到了农村,开拓了不少农村青少年的成长道路。

  在浙师大读大学期间,邵勤就是一名文艺骨干,任学院的文艺部副部长,曾参与了多个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大学毕业后,原本想站上讲台,“传道授业解惑”,因缘巧合之下,她成为了一名村官。如何做好这个“官”,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分配到乾西后,邵勤充分发挥文艺优势,在实践中创新,通过努力获得了不少肯定。作为乾西乡幸福村的联系村官,邵勤在得知不少孩子因“春泥计划”课程乏味而逃课时,她想到了创新课程吸引孩子。为此,她上网找手语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视频,还做成了教学PPT,第一节手语课就吸引了近50名孩子,这首歌成为了幸福村的保留节目,还受邀到不少地方去表演。此外,邵勤还将一些创新的、有活力的点子和形式带到农村,与另一名村官胡晓飞推出了“乾西微播客”,进一步创新政务微博的形式,反映农村新生活。

  四年后,邵勤因工作调动,来到了蒋堂镇。在蒋堂镇,邵勤继续“坚守”,服务基层。作为宣传、文化这条线上的乡镇干部,邵勤结合之前的工作经验和蒋堂本地实际,再次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创新发展。蒋堂镇各村的“春泥计划”,结合“家风家训”、垃圾分类、五水共治等工作,以漫画、歌曲等创新方式,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更多家庭支持政府工作。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暑假就要到了,当前,邵勤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如何更好地办好活动。

  九年时间,邵勤也在逐步成长,现在的她已是蒋堂镇团委书记了。

  张鹏:投身新农村建设

  他是一名85后

  去年换届选举以高票当选村支书

  为感恩生他养他的父老乡亲

  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从此,村庄旧貌换新颜

  村民收获满满幸福

  “感恩”是他掷地有声的青春承诺

  村庄道路硬化、增设绿化带、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协调电业局重建配电房解决夏季大幅用电断电问题……自去年4月份换届选举以高票当选长山乡宋家村村支书以来,张鹏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以实际行动不断“回馈”这一出生成长之地,让家乡环境更美、大家生活更幸福。

  宋家村的不少村民以种植苗木为生,但是农田机耕路极大地影响装卸苗木的效率,增加了大家的劳动强度,尤其是遇上下雨天道路泥泞,更是让人有苦难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张鹏多方联系,争取项目,对机耕路进行道路硬化,新建的水泥路极大地方便了大家的劳作,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扬。“除了机耕路建起了水泥路,我们村里规划建设的‘新区’也实施了道路硬化,书记虽然年轻但有作为敢作为,值得肯定。”不少村民表示,村里近两年发生了不少“蝶变”,让人欣喜不已。

  此外,因宋家村和村附近的养殖小区用的是同一个配电房,夏季养殖小区用电量大,导致村里时常出现断电现象,严重的时候一天断电七八次,虽然经过抢修就能恢复用电,但还是极大地影响了大家的生活。如何解决炎炎夏日断电烦恼,为此,张鹏不断与电业局沟通协商,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宋家村的电网已完成改造,并建成了新的配电房。在大热天即将到来之际,村民再也不用挥动扇子,看着“没法工作”的空调、电扇叹息了。

  “还有一点必须得提,村里新造了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不用自个做饭了,不久就能免费吃到新鲜的饭菜了。”80多岁的朱奶奶补充道,大家能够享受到这些福利,还多亏了张鹏的努力。

  一年多时间,张鹏担起责任,尽职尽职,村庄旧貌换新颜,村民生活更幸福。

  滕俊毅:推广金华特产

  他是一名90后

  初生牛犊独闯电商领域

  自产自销金华火腿

  做大做精“滕香阁”品牌

  将地方传统名产销往全国各地

  “勇敢”是他无所畏惧的动力

  生于1993年的滕俊毅自两年前“临危受命”,接手家族生意后,将金华火腿老字号“滕香阁”推向了全国,凭借着多年的好口碑、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电商市场的“顺风车”, “滕香阁”的销路一路扩大、利润大幅增加。

  滕俊毅在大学学习的是网络运营专业,电商市场的火热让他清楚地意识到,这可能是“滕香阁”做大做精的一次重大机遇。于是,他办起了网上店铺,敲开了线上销售市场的大门。边学习边开店,从开始筹备到正常运营,仅花了半年多时间,在他的努力之下,“滕香阁“第一年的网上营销额就达到了近200万元。

  现在的“滕香阁”已经成为了全国热销的火腿品牌,每年的营销额高达5000万元,两年间净利润提升了近20倍。面对这样增长迅速的营业额,滕俊毅表示,这都离不开附近村民的支持与照顾。“滕香阁”加工厂位于琅琊镇琅琊滕村,厂里一半多的工人都是附近村里招来的,而且都在比较重要的技术岗位与管理岗位上。

  琅琊滕村是滕俊毅的老家,在取得一些成绩后,他还不忘帮衬村里人。滕俊毅将自己的运营之路归纳总结,把经验分享给了附近的年轻村民,让他们也能搭乘电商的“顺风车”。电子商务最重要的还是物流,因村里大家收寄快递都十分麻烦,滕俊毅立马出钱承包下了这片区域的快递,为附近村民提供收寄快递的服务。有货有快递,附近的村民们也渐渐通过电子商务富了起来……

  网上店铺的推广也需要与时俱进,为此,滕俊毅也在不断学习。前几年都是通过“直通车”销售,今年转变思路,通过主播带货。下一步,滕俊毅还打算拓宽销售渠道,扩大产业规模,将金华特色的地方传统名产推向更高更大的国际市场。

  贾加:与民共享“致富经”

  他是中国美院高材生

  却放弃从事专业对口工作

  选择在琅琊优质水源处

  创办鲟鱼养殖基地

  为实现产业兴、乡村美的蓝图不遗余力

  “信仰”是他不走寻常路的后盾

  2008年,刚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贾加在杭州一家家具公司做驻店设计师。半年后,发现自己志不在此,他毅然地辞去了这份在别人眼中还算不错的行当,回到金华养起了鲟鱼。8年过去了,金兰水库边,养殖场里的鱼儿们欢快地游着,为他,也为琅琊镇山后金村的村民游出了一条致富路。

  鲟鱼对养殖条件要求很高,尤其是水源,更是要求要纯净、无污染。从刚开始养殖鲟鱼时遇到的重重困难,到现在逐步实现产业规模化,贾加在这一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经过8年的发展,鲟鱼基地的规模不断扩大,贾加也从鲟鱼养殖方面的“菜鸟”转变成了“专家”。因为营养好、品质优等特点,鲟鱼的销量也越来越好,金华的鲟鱼市场也几乎被他承包了。

  为了回馈当地村民,尝到了鲟鱼养殖甜头的贾加为他们“敞开了大门”,随时欢迎想要养殖的农户来基地参观,不仅免费提供部分鲟鱼,还将鲟鱼养殖的一整套技术传授给了他们。“刚开始养鲟鱼的时候都会觉得难养,所以我也会主动跟他们交流该怎么建池、怎么养殖之类的。”现在,在贾加的带动下,附近许多有田、有池塘的村民都开始养起了鲟鱼,并获得了较好的收益。

  有了效益,贾加又想着该如何为自己为村民打开更大的鲟鱼市场。为了方便携带以及满足部分市民送礼需求,贾加自己设计了一个礼盒,最大可以放30斤的活鱼。注入水,灌入氧气,礼盒内的鲟鱼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存活3天。这样一来,就算是“活鱼”也可以“长途跋涉”了。为此,贾加现在又在逐步开通网上销售平台,希望让他与村民们养的鱼“游”向更远的地方……

  方雅玲:携民共赴“致富路”

  她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

  因着对家乡的情怀

  毅然回乡回馈乡里

  打造高山蔬菜品牌

  也成就了自己创业梦想

  “梦想”是她写下的最美青春注脚

  作为土生土长的塔石乡岱上村人,方雅玲对家乡有着特别的情怀。出门遇到村里人,“午饭吃了没”“到田里去啊”等招呼声;考上大学,家家户户送鸡蛋、红包,祝贺她替她高兴之情……因着这些,方雅玲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打造岱上高山蔬菜品牌,扩宽销售渠道,携手村民共赴“致富路”。本着对家乡的情怀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创业的梦想。

  岱上村村民种植高山蔬菜已经有二十多年,因着村庄海拔高、冬暖夏凉的气候、水质好、土壤肥沃等原因,种植的高山蔬菜品质优异、营养丰富、口感也很好,在市区深受市民的喜爱。之前,岱上村的高山蔬菜一直都是运往金华批发市场的,价格也算合理,但一旦有外地蔬菜大批量进来,就容易滞销或者价格下滑,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我们这儿都是山,收入主要靠种植,大家种蔬菜又相当辛苦,不想看到大家因为出现此类情况有任何的损失。”为此,方雅玲为村里优质高山蔬菜注册了商标——岱上高山蔬菜,希望通过品牌化运营,让更多有需求的客户认识岱上高山蔬菜,同时无污染的高山蔬菜也将带给大家更多的健康。

  要做好品牌,销售渠道也是关键。当前,方雅玲通过朋友们的支持,已联系了五六个直销供货点,采用线上预订,直接配送的方式。下一步,方雅玲打算多增加几个直销供货点,线上线下齐手,做好高山蔬菜的品牌推广,扩大影响力。同时,作为岱上村副主任的她还将从高山蔬菜入手,挖掘村内传统村落文化,结合产业特色,打造岱上村独特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路,带领村民富起来。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