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和服务的要求更加多样化和精准化。面对高频运转的现代社会,今年以来,婺城公安分局紧扣“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弘扬“红船精神”、学习“枫桥经验”,紧紧抓住基层党建这个龙头,扩大城中派出所“阳光支部”全省党建品牌辐射效应,大力推进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融合创新,探索出一条公安搭台、多方合唱、集约高效、智慧便捷、多方共赢的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子。
随着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上半年,辖区侵财、黄赌毒警情同比分别下降4%、41%,为平安婺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婺城公安
有个“阳光支部”
翻开婺城公安的“成绩表”,城中派出所绝对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亮点。今年3月,城中派出所创建的“阳光支部”工作品牌,从全省数百个党建创新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全省机关党建十佳品牌,被组委会评价为最能体现党建工作为民服务的方向,给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而曾经,这个位于金华最热闹的商圈派出所,却是另一番模样。该所教导员施健航介绍,城中街道地处金华老城区,这里商圈林立、人流、车流都很大,曾是小偷最爱“光顾”的地方。长期以来,城中派出所民警始终处于高强度、大压力的工作状态,如何有效化解组织生活与公安业务工作矛盾,提高党员民警为民执法、为民服务意识,成为该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6年,城中派出所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民警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推行“阳光坐席”制度,即针对非案求助,根据“阳光坐席”规定流程,经登记、核准,由视频侦查员负责信息研判,让求助群众全程参与案事件办理,着力解决快查快办失物找寻等民生“小事”、扶危解难等民安“大事”。“阳光坐席”推出后,不仅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点赞,刑事案件的发案量也明显下跌,就连民警最头疼的偷手机、偷电动车等街面案件,破案率都达到了85%以上。
在此期间,城中派出所又依托“互联网”技术,秉持“家文化”理念,推出了“阳光支部”,培育新时代“阳光党员”,建设“阳光阵地”,丰富“阳光活动”,将丰富多样的党建工作纳入品牌战略,为民警们安心高效的工作打好基础,引领带动了该所工作全面发展。
5月31日,金华市公安局党委印发文件号召全市公安机关推广城中派出所党建工作经验做法,上半年,该所接待来自吉林、山东、江西以及省内本地考察团73个近千名党员。
在强化“全省党建工作品牌”引领示范的基础上,婺城公安又以组织融合、服务聚合、资源整合促进楼宇、园区、商圈党建效能提升,其中,城中辖区成立了“西市街商圈党建联盟”,城西辖区成立了“时代楼宇党建联盟”,派出所团结凝聚商圈中“金领、银领、白领、蓝领”等130余名党员群众,扎实开展反恐防暴、消防安全、反诈防骗、文明创建等工作,切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融入最前线“红色网格”。深化派出所“1351”勤务机制改革,理清基础防控工作清单和标准体系,主动对接“四个平台”建设,将“自上而下”的治理与“自下而上”的参与相结合。建立“警务责任区与平安综治网格”融合机制,辖区民警加入街道“大党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行列,积极创建“无案件、无信访、无矛盾、无隐患”村居(社区),截至目前,全区实现“四无”村居(社区)94个,占比24.6%。
“智慧治理”护航平安
今年5月,婺城区综合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入驻金华市公安局婺城分局,区应急办和交通、气象、水务、8890等8个一级联动单位与情指联勤指挥中心实现合署办公,省市区三级可视化、扁平化指挥调度,形成“人员集中、资源集中、手段集中、运作高效”的政府层面应急联动指挥中枢。
走进婺城区综合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只见大屏幕上滚动着各种信息。记者了解到,该指挥中心是利用110接警平台作为群众基础,整合了公安、交通、通信、急救、电力、水利等系统,连接市级应急联动系统,在区域细化的基础上对突发、紧急事件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间的统一指挥,为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月18日下午,一场暴雨突袭塔石乡,导致通往九峰水库的山路上出现塌方,两名男子被困山中。区综合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接到警情后,立刻组织区应急办、塔石乡政府、民安救援队、消防、塔石派出所等几个部门进行联合救援,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终于令遭遇山体塌方和洪水的两名男子脱困。
类似的联动处置,几乎每天都在发生。8月5日傍晚,一男子驾驶摩托车行驶至二环西路和湖头路口时,因路面上的油渍摔倒,拨打了110求助电话。不到5分钟,交警和路政部门就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应急联动工作的出发点,在于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政府工作效能,真正方便群众办事。”婺城分局情指联勤中心副主任项煜扬说。据悉,从5月1日到8月9日,区综合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已调度联动单位处警295次,既解放了警力,又提高了党委政府的办事效率。
如果说“党建+联动指挥”是婺城公安精准预测预警预防的“最强大脑”,那“党建+基础防控”就是安全稳定的“末梢神经”,今年来,婺城公安积极完善群众性反恐防暴自卫单元建设,依托单位内部保卫力量,吸收村居(社区)群众治安积极分子等力量1311人,以内部单位为点,沿街商户为线、人流密集处为片,组建反恐防暴自卫单元484个。同时,将“雪亮工程”“智慧消防”建设、出租房屋智能化管理与基层党建、“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党员干部带头装、房东业主主动装,截至目前,村级建设监控2009只,党员自建监控1559只,安装智能门禁403套,上半年,全区入户盗窃类警情同比下降50%。
创新共治,齐筑“和美婺城”
在高楼林立、名企云集的背后,婺城区还散布着不少大大小小的城中村。这里楼栋多、出租屋多、流动人口多,如何创新载体方法,让社区治理更精细、更到位?是基层政府重要且急需解决的课题。
“要想在这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单靠公安机关单打独斗是无法满足群众要求和公共服务需求的,必须注重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是党员业主的基础作用,引导他们深度融入小区治理和服务。”婺城公安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推动小区善治的过程中,婺城公安也在不断思考实践。
今年以来,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县域社会治安治理,打造平安婺城示范区”的主线,婺城公安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婺城公安答卷人”大调研,全警进村入户大走访,针对城中村(社区)治理难点、痛点,强化“政德”理念,建立“党建+物业式”治理机制。以城北街道五星社区后城里村为例,原先这里摄像监控探头数量少,监控盲点多,缺少物业管理,外来人员出入自由,管控不力。为了切实提升该城中村的治安防控水平,减少可防性发案,婺城公安有效联动街道、社区,推动智慧小区建设,同时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该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选取吉星巷31号等10户党员家庭先行安装智能门禁、视频监控,带动了周边80余户乡亲邻里安装;在消防整治中,街道、村委、派出所党员干部分片、分户包干,强化各层级责任落实,成立党员护村队,在警务室设置党员先锋岗,让党员干部站在一线、干在一线、赢在一线。
而在留学生管理方面,共建共治共享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辖区84%境外人员为浙师大留学生情况,婺城公安以留学生聚居密集新狮街道勤俭村为试点,设立“外国人服务管理中心”,建立公安分局、浙师大、街道、社区、房东、留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六方协作”机制,同时吸纳3名优秀留学生志愿者,协助派出所开展登记核查、巡逻防控、走访巡逻、法律宣传等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上门服务”,发挥翻译员、宣传员、安全员作用,帮助境外人员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管理中,通过专群结合+自治管理、共筑和美“地球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