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昔日偏远贫困山村 如今喜尝“绿色”甜头

婺城这个小山村“华丽转身”有妙招

2018-09-21 09:07:36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秋蜜是最好的!较之之前两季,秋蜜更成熟醇厚,再加上我们养殖的中华蜜蜂每年只取一次蜜,所以每年的9~10月算是旺季。”都说秋风送爽,送来的却远不止几分清凉,对于农民们来说,秋天还意味着丰收的喜悦。这不,沙畈乡芝肚坑村的村民就沉浸在这份专属于秋天的甜蜜里——

  “我家养了近70桶蜂!”55岁的村民戴阿姨是该村的养蜂“大户”,这段时间来她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大山里的土蜂蜜好,天然的土蜂蜜,所以每年都会有人来预订,基本都是供不应求,销路根本不愁!这都多亏了我们村的村书记带领着我们养蜂……”原来,芝肚坑村位于南向的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而且春夏两季百花盛开,花期长,再加上位于水源涵养区,水量充足水质好,是天然的养蜂“圣地”,芝肚坑村党支部书记汪云根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我们村拥有悠久的养蜂历史,而且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养蜂。此外,养蜂绿色环保且收益佳,这对位于水源涵养区的芝肚坑村来说更是合适。”

  如何摘掉经济薄弱村的“帽子”,真正实现村强民富?沙畈乡芝肚坑村两委利用起了这个天然“禀赋”,在“绿色经济”上做起了文章:积极鼓励并引导这些闲赋在家的村民们开始养蜂,还找来了经验丰富的养蜂师傅,对他们进行养蜂技术的培训与教学,村民们也纷纷响应。近些年来,一个个蜂箱摆上了村民们的门前窗头,捎来了花香,也带来了甜头。据汪云根介绍,目前,芝肚坑村共有蜂箱300多桶,平均每桶可收益千元,这样一来,村民们光靠养蜂每年便可增收上万元,是实实在在的甜蜜产业。

  想要摘掉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光靠养蜂是远远不够的。早在2014年,芝肚坑村的村两委就将目光投向了上游在建的水电站,希望通过投资物业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起初有人拒绝,认为每年10%的收益太少,但我认为这项目风险低且收入稳定,是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好方法。”汪云根如是说。果不其然,投资后第二年起,每年,这水电站都会为芝肚坑村带来8万元的收益。

  除此之外,芝肚坑村还开创了“以老养老促增收”的新模式——在保证村里老人的正常活动场所后,村两委在居家养老中心的二楼开设了旅居中心,供前来游玩休养的朋友休息住宿。“我们旅居中心的收费是每人每天70元,带吃、住。二楼住宿,一楼吃饭。7~8月来的人最多,基本都能住满。来的也大多是已经退休的老人,带着好朋友们过来休息疗养,一住就是好几天,最长的一个住了55天。”汪云根告诉记者,粗略一算,光今年七月一月,旅居中心就有了近8万元的收入,整个暑期结束估计能带来近15万元的收益。

  “芝肚坑村还有大面积的森林资源,目前已全部实现生态保护,政府每年还会给我们36元每亩的补助,这样一来,每年也会有几万元收入。”据汪云根介绍,芝肚坑村还将借力蜜蜂养殖产业,除了为芝肚坑村的土蜂蜜设计商标进行品牌认证及管理以外,下一步,还将在村中开发以蜜蜂文化为主题的“蜜蜂一条街”,农旅结合,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再拓展。

  从地处偏远的贫困小山村,到如今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超20万元,从“单纯性输血”到“多元化造血”,沙畈乡芝肚坑村的华丽转型,是婺城集体经济薄弱村成功“摘帽”的一个缩影,也是婺城“一村一策”精准“消薄”的集中体现。而摘掉经济薄弱村这个帽子后的芝肚坑村,此刻也正在一步一步走在通往美好明天的康庄大道上……

责任编辑:方柯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