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在场内积极建言献策,婺城百姓在场外亦三五聚首,相约热议,大到政策新规、交通建设,小到小区垃圾回收设备安装、文明礼让细节。据了解,收入、养老、医疗、教育四大社会福利核心问题仍然是大家瞩目的焦点。
王欢今年27岁,是一家国企的员工。一年半以前,她硕士毕业,辗转来金华上班,并在单位附近租了个单身公寓。为了方便出行,入职后不久,她就贷款买了一辆车。虽然有每月1000元的人才租房补贴,但是年薪8万元的薪资要应付年还贷3万元的压力和日常消费,还要攒下钱来准备买房,实在有些拮据。她希望,政府可以出台新规,让百姓薪资的增长速度跟上货币通常的速度,赶上房价飙升的速度,让不拼爹也不拼妈的年轻人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伸手够得着有房有车的小康生活。
李女士今年55岁,为儿女操劳了半生,为社会工作了半生。退休进入老年,她希望能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丰富生活。平日里,她喜欢种种花、做做饭、跳跳操,但儿女们都上班去了,她和老伴总觉冷清。她希望,政府能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发展养老经济,诸如养老地产、健康养老院等都是可行的方式,养老不只为养病,更为养心。这样的需求在婺城家庭中十分普遍,老人独自在家或交由保姆照管,年轻人不放心;年轻人在家陪伴老人,老人过意不去,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信得过的机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徐进是一位中职学校的老师。他认为,如今大部分家长对孩子期望普遍单一,一味想要上重点高中,轻视职业教育,未能让孩子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此外,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目前,金华学校多,规模和条件参差不齐;金华普高办学规模越来越大,职业学校生源越来越少;金华市各个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重复,办学特色不鲜明;职业学校的资源浪费严重;各中等职业学校之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一,师资力量不均衡。他希望,政府能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深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汪家祥在白龙桥镇开了一家民营诊所。平日里,来诊所就医的以乡镇百姓及周边企业外来务工人员为多。他提出,金华医疗资源紧张,如果能把民营诊所的资源利用起来,可以让问题得到缓解。他希望,政府可以组建一个专业管理部门,对民营诊所的医疗水平进行等级评定,配套相关医保政策的倾斜,让老百姓的就医更便利、更实惠;同时助推民营医疗小而精、健康发展。
李剑霜是金华中心医院传统医学中心的主治医师。在他看来,近些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传统医学的扶持和宣传力度,对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自媒体发达,大众对中医热爱和推崇达到炙热的状态,部分百姓用自学来的知识给自己配点中草药服用,亦或给亲戚朋友开具一张“小药方”也是屡见不鲜。然而在医院急诊室因“错服误服”、“过量服”、“随意服”、“任性服”等进行抢救的事件也是时有发生。他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医疗团体可定期举办一些中医健康科普活动,加大中医文化的宣传力度,举办面对普通大众的中医培训和交流会,设立中医传承学习专项资金,培养更多优秀中医药接班人,助推中医学传承与发展。(记者张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