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大美城乡 人文婺城

  ——细数2018年婺城人文风景里的新变化

2019-02-28 08:53:4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苑 通讯员 鲁航燕 章锐奇 邵玉婷 许丽君 丁雨豪

  记者张苑、通讯员鲁航燕、章锐奇、邵玉婷、许丽君、丁雨豪

  婺城区积极深化“人文婺城”建设。在过去一年中,“人文婺城”不断焕发新活力,彰显人文新风景。

  人文环境美如画

  在去年的“两会”中,有关代表委员提出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人文环境改造等意见。在过去一年中,婺城区政府整合各级资源,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生态廊道建设、文化礼堂建设等为抓手,普惠城乡,兼顾软硬件,令婺城人文环境日新月异,温暖如春。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过程中,婺城区坚持问题导向,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广泛征集百姓意见,聆听百姓需求,做到知民所需、帮民所困、解民所忧,实现心连心共创建。婺城区成立机构,建立队伍,完善机制,压实责任,强化落实,聚焦重点难点,强化宣传,浓厚氛围,打造品牌,树立形象;同时统筹规划,完善布局,让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不反弹。

  开展创建争优创先评比,开展基础设施提升,开展“停车难、停车乱”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全区执法大联动,推进文明示范社区创建,加大督查督导力度,处置好创建智慧督考系统积件;做好公益广告宣传,做好宣传用品发放,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开展好“心连心共创建”大走访活动,拓宽创建宣传窗口;设计“浙江之心人文婺城”城市LOGO,推动历史传承,讲话好人好事,成立涵盖园艺设计、花卉培育、美学艺术等专业人才的区级美学指导团,为“花满婺城”城市品牌系统打造提供专业指导……系列措施驱动婺城人文环境不断“蝶变”。

  老旧小区一经改造,渐现古婺风雅;“门前五包”、“烟头不落地”等活动一呼百应;文明礼让成为婺城人的文化共识;最美一碗面、最美一鞠躬、最美一俯身等文明点滴让婺城成为“感动之城”……

  在婺城的乡村,同样吹起了一股人文之风。2018年,婺城区紧紧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目标要求,按照“五有三型”、“两堂八廊”的建设标准,与美丽乡村、生态廊道建设相结合,积极整合资源,彰显地方特色,激发文化礼堂活力,把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为承载乡愁、展现乡风的“村庄客厅”。

  婺城区设施务“实”,讲求“因地制宜”,内涵求“特”,力求“一堂一品”,质量求“精”,彰显礼堂文化,活动重“礼”,推动乡风文明。婺城区全年共完成文化礼堂新建39家,超额完成省市区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全区已建设完成文化礼堂130家,农村文化礼堂实际覆盖率达73.89%。

  文化艺术唱高歌

  去年“两会”中,有代表委员提出加大文化艺术发展投入,驱动婺城文艺大发展的意见。在过去一年中,婺城区坚持“二为”方向和“三贴近”原则,充分发挥文艺的独特功能,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

  婺城区充分整合文艺资源,突出重点,通过召开“文艺助推乡村振兴”研讨会,开展多种形式文艺活动、乡村文艺爱好者培训、墙绘作品创作,将文艺力量与本土特色文化有机融合,打造乡村特色文艺品牌,丰富乡村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内涵,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大批文艺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创作出了一大批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李英、陈锦章、李英昌、许中华、朱德康、南蛮玉、汪胜、周玥等作家在国家、省级刊物屡屡发表作品。李英创作的报告文学《第三种权力》获第七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六届北京文学奖,李英、许中华荣获2015-2017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许中华获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汪胜、许中华入选第六批“新荷计划”人才库人才;陈锦章的翻译作品在《译林》刊物上发表,朱德康在《诗选刊》《人民日报》发表诗篇,周玥小说在《山海经》发表,汪胜的报告文学作品在《文艺报》、《名人传记》、《中国报告文学》、《北京日报》等刊物发表,以李倩为代表的网络作家创作的网络小说受到读者热追。张雄华获中书协邀请,参加“永远的丰碑--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被《东方艺术·书法》“当代书坛20家”提名,参加当代书坛20家书法展。

  据悉,2018年,婺城区书协会会员在省级赛事中入展14人次,市级赛事中入展14人次,区美协会员在省级赛事中入展5人次,在市级赛事中获奖3人次。另有《文明与我同行》、《高举旗帜践梦想》、《垃圾分类很重要》等一大批曲艺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微剧《黄牛黄了》、微电影《无问西东》、方言RAP《电瓶车》、小品《噩梦》、小品《为了第八次》分别在省市级赛事中获奖,金华道情《“傻里傻气”出奇迹》已通过2018年度金华市文艺创作重点扶持项目成果验收。摄影协会会员中,获国家级奖6人次,省级奖6人次,市级奖49人次。

  在群众文化发展方面,婺城区不断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深化文化企业秩序管理,提供文化活动配套,实施公共文化“十百千”工程和“24小时悦读吧”建设,办好中国山水四项公开赛、莘畈毅行、气排球、门球、越野跑等赛事活动,建设婺城非遗文化园、婺城工匠坊,完成送戏下乡166场、送电影下乡3300场、文化走亲7场,较好地营造了婺城的人文氛围。

  文化经济新增长

  在去年的“两会”中,有关代表委员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统筹规划产业格局的意见。婺城区随即着手制定有关规划方案,同步开展政策引导、资源配套、业态整合工作。2018年,全区文化产业规上产值59.35亿元,增长率4.1%;文化产业规上企业数增加4家,达到83家。

  婺城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其历史文化及科学基础厚重,新兴数字文化产业优势明显,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并稳步上升,印刷及相关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婺城区坚持先进引领,改革创新,融合发展,聚焦突破,开放合作,特色发展,文化投入不断增加,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产业增速明显,占经济总量呈上升趋势。

  目前,婺城区正在全力打造数字文化产业的全国强区,壮大数字文化核心骨干企业,提升特色竞争力,努力打造数字内容的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合力搭建婺城区文化产业两大平台,即高速推进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加快搭建数字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多层融合,即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推进文化与制造融合;规模发展“四大文化产业集群”,即新兴数字文化产业集群、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印刷包装产业集群、“非遗”经济产业集群。

  在过去一年中,婺城区文化产业发展成果显著。其中,浙师文创孵化平台(金华市浙师大网络经济创业园有限公司)、时代广场文体产业园(金华时代置业有限公司)、金华0090杜比巨幕主题影城(金华零零玖零影业有限公司)、传统婺州窑日用陶瓷产品的开发应用(金华市婺窑小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剪纸文化旅游衍生品(金华市凯元文化艺术有限有限公司)、金华市水上运动中心(浙江巨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金华诗酒非遗文创(金华市琅峰山酒厂)入选“2018年区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金华农耕文化园(浙江金华婺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年产3000万套印刷品扩建及绿色节能印刷工程实施项目(金华市远大印刷有限公司)、中央厨房平台(浙江方正印务有限公司)、童眼看世界(萌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入选“2018年市区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彭纲因基于IP文化创意的示范性婴童产品生态建设及面向企业的产业IP化服务(金华酷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项目入选2018年“双龙计划”创业领军人才;浙江方正印务有限公司、浙江光华创意印务有限公司入选“2018年第三批浙江省成长型文化企业名单”。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