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做大做强毛竹产业 打通乡村致富道路

第五届金华·南山竹文化节将于4月4日开幕
2019-03-28 09:55:09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见习记者 梁亚伟

  “欢迎大家上山挖笋,我们这里免费提供工具,需要的话也可以帮你一起挖,挖出的鲜笋按市场批发价计算。”“我们这儿还有干净卫生的民宿,山里什么都是原汁原味的。”……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沙畈乡周村竹林,听到村民曹勇俄正积极热情地招待游客,向他们介绍山里的特色。

  眼下正是沙畈乡雷笋的抢收季,在3月的雷声中破土而出的新笋,正以每周30公分左右的生长速度“抢跑”春天。

  放眼望去,苍翠的竹林里,连绵起伏着数不清的笋尖。据曹勇俄介绍,挖雷笋最好的时机就在清明节前一周,到五一假期就基本结束了。生长周期不过60天的雷笋,不及时挖出就会变成雷竹,但几乎在相同的地点,挖了的雷笋还会在旁边冒尖,可以说是天天施肥天天有。从3月初到现在,附近的村民每天最多可以挖近千斤雷笋。得益于大山深处的好土好水好空气,市面上的沙畈鲜笋总是最先被抢购一空。“20亩竹林年产笋量为10吨,每年能为家里创收2万元左右。”曹勇俄乐呵呵地说道。

  顺着绵延弯曲的乡间小路,记者来到了位于山脚下的周村村民虞理强家。一进家门,大家就被满屋的竹工艺品吸引了。竹篮、箩筐、竹席、簸箕、饭篮、米筛、火篮……一根根竹篾在虞理强的巧手下穿来折去,不一会儿,就化身为几公分宽的竹席基料。

  山里的老人,朴实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现年57岁的虞理强,因为家庭贫困,自14岁起就跟随隔壁邻居学习竹工艺。“小时候,我周围有很多人都在学这门手艺,因为不赚钱,慢慢地,做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现在都是自销,有老板专门上门收购,我天天都有活,一天能赚200元左右,都是辛辛苦苦的力气钱,也是我仅有的经济来源了。”虞理强说,沙畈乡虽然满山都是毛竹,但竹工艺产品卖不起价格,而手艺学成至少要4-5年,很多人坚持不下去。所以,会这门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沙畈乡群山连绵,187平方公里的乡域内绿树成荫,是浙中生态廊道的南山重镇,也是婺城西南山区主要的竹产品生产基地,竹产业也因此成为沙畈人民重要的农副收入来源。如何通过这里广袤的竹林与未尽开发的竹产业链,为村民打开一条实实在在的致富路,成为了摆在沙畈乡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于是乎,每年一度的“竹笋节”应运而生。清明之后,谷雨之前,这里又将聚焦整个金华以及周边县市的目光。

  今年将是沙畈乡举办“竹笋节”的第五个年头。4月4日,“花满婺城·幸福生活”休闲文化旅游年——第五届金华·南山竹文化节,将在沙畈乡周村文化礼堂门口展开。届时,活动现场将诞生新一届的“笋王”。活动当天,不仅可以免费品尝沙畈传统名菜,现场观看沙畈鲜竹酒取酒、竹工艺品展示及评选,还有竹匠传统技艺大比拼等精彩活动。

  竹文化节期间,沙畈乡还将特别邀请省、市、区科技特派员及相关专家,周边县市的毛竹专业户与乡本土竹产业生产营销专业户、乡贤代表,就沙畈4万亩竹林、创新发展林下经济、如何做大做强毛竹产业“后半篇文章”等话题展开研讨。

责任编辑:方柯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