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科技、资金、青年回乡村——

“两进两回”绽放婺城“乡创”之花

2019-12-03 09:00:0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张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乡村振兴”如滚滚春雷,奏响了中国大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嘹亮号角。此前,浙江省召开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并发布了关于实施“两进两回”行动的意见,推动科技、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流向农村,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婺城区全面启动“十乡百村”乡创行动,如一场紧跟其后的及时雨,围绕乡创项目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浇灌诸多乡创项目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在不久前的2019婺城首届发展大会上,500多位海内外乡贤和婺城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叙乡情,共谋发展。大会期间,共签约31个项目,广泛涉及乡村振兴、信息经济、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等多个领域,充分引导乡贤携资金、科技回乡,为婺城区乡村振兴按下快捷键。

  1

  山野田园里的绿色“乡创”

  北山山脉涓涓而下的第一口山泉,灌溉了山水罗店,更滋养了罗店百姓恬淡富裕的好日子。

  北山之巅是盘前村。盘前人世世代代靠山吃山,改革开放后改稻种蔬,引进大棚、喷滴灌等现代农业设备,大力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共有蔬菜种植面积1500亩。每天40吨蔬菜由村里的6个大卡车统一运往山下批发市场,分销省内外,年产值1200多万元。盘前村的气温常年比山下低6度。近几年,村里发展农家乐及民宿,成为金华市民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北山脚坐落着山下曹村。山下曹村有三分之一的村民从事盆景产业,种植面积200多亩。连续两届“枇杷节”让这里的2000多亩枇杷林远近闻名。目前,山下曹村正在开展相关调整,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

  立足既有自然资源,依托现代化农业技术,种植并外销特色农产品,进而实现原始资本积累,实现规模化经营,这样的绿色“乡创”模式,同样在婺城的西北角绽放了一朵动人的富民“山茶花”。

  从村集体负债3万元的贫困村到全村存款总额超过一亿元的致富村,婺城区竹马乡下张家村党员带头,踏着时代大浪,探索出了一条茶花产业富民路。30多年间,茶花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先进,村容村貌越来越美,村民们纷纷从低矮的小平房搬进了花园小洋楼。下张家村的这朵山茶花走出婺城,走向国际,成为金华的“金名片”。眼下,这朵金茶花沐浴在了新时代的东风里。

  说起下张家村,很多人都知道这是金华有名的“茶花村”,一年一度的“茶花节”就在这里举办。村子里到处都是茶花苗圃、花园洋房,有茶花主题文创园,还有被称作“茶花基因库”的国际茶花物种园。早在7年前,靠着种植茶花,全村900多人的存款加起来就超过了一亿元。全村只有1050亩耕地,却带动了周边几十万亩土地上的茶花经济。茶花苗木业成了婺城区“休闲旅游之花”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可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上世纪70年代,下张家村还是个贫困村,村集体负债3万元。30多年里,下张家村赶上了改革开放,又遇上了乡村振兴,贫困村成了“亿元村”。

  2

  婺秀山水畔的旅游“乡创”

  白沙溪是婺城的“母亲河”。白沙溪与白门线并长缠绵,起伏依偎于南山脚下。水流之处山林茂密,峰峦秀丽,水道因山谷时而开阔时而紧致,细窄处碧水深潭,宽阔处鹭舞沙洲,美不胜收。因为常年二十几度的金兰水库冷水,让茭白保持着特有的爽口鲜嫩。2016年,中央电视台《从农田到餐桌》纪录片让全国观众记住了它;2018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金奖,更是见证了它卓绝的品质。附近的里阳西瓜种植历史悠久,里阳的肥沃土地加上金兰水库有充裕的水流灌溉,里阳成为传说中的西瓜村。

  涓涓白沙奔涌而来,浇灌出农耕人的滚滚财源。每年的“山水四项”公开赛拉动农产品销售数百万元。今年的“治水文化节”带动西瓜单品销售额达36160元,琅琊镇浩仁及其里阳、棠坑源自然村320亩瓜田里结出了农民致富的“金钥匙”,惠及百姓400余人。

  婺城的灵秀山水赋予了智慧的婺城人以因地制宜开展乡村振兴的启迪。每一个乡村都有它独特的风景,每一寸土地都有它值得怀想的意义。

  银坑村位于婺南山区,每逢周末都有五六百人驱车两个小时来到这里。银坑早已成了婺城人的红色朝圣地。血雨腥风的年代,开国大将粟裕曾在此建立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根据地。银坑村文化礼堂,泛黄的书页、上锈的油灯、早已硬化的橡胶水壶……一件件带着历史年轮的陈列讲述着高举旗帜践初心的红色过往,深深烙刻进参观者的心里。

  党员宣誓,学生研学,每年数万人追随红色足迹访问银坑。临近年关,文化大礼堂的舞台上,都会举办热闹的“农民村晚”。乡里乡亲粉墨登场,载歌载舞,追忆红色往事,共话新时代新风尚。

  在闪闪红星的照耀下,婺商回归,人才回归,为银坑的乡村振兴助力,农产品、民宿等系列乡村产业大步向前。

  3

  风雅村居间的人文“乡创”

  雅畈是婺城区出了名的非遗古镇。在省级文保单位婺州窑雅畈镇汉灶村遗址,一支古婺窑火传承2200多年生生不息。始于两汉,盛于隋唐,这里的每一寸草木山林、泥潭流水,融入工匠们的勤劳与智慧,百炼成瓷,成为历史长河中的艺术明珠与动人烟火。雅畈老街因水而兴,厅堂林立,是典型的龙头鱼尾路路通的商业古街。国家级文保单位“七家厅”、老街民俗园等人文景点无不彰显婺派建筑艺术与古代商业文明。还有罗芳桥摩崖石刻、寿溪“月牙湾”、杜鹃王国等自然景观,以及雅畈肉饼、黄鳝面、七队馒头等传统美食,雅畈无处不精彩。

  如今,汉灶村重新燃起了熊熊窑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婺州窑烧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新华在这里主持建成中国婺州窑博物馆园区,容纳博物馆、大师工作室、产品展销、技艺体验等内容,架起婺窑古今传承,由事业向产业迈步的桥梁。眼下,不少企业慕名而来,将婺窑量产瓷推上了网销热门单品。

  据悉,雅畈镇将依托婺窑主题,整合老街、斗牛、月牙湾、摩崖石刻等地方性文化资源,驱动“文化+”乡创经济。

  无独有偶,婺城区安地镇岩头村是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岩头村位于仙源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地处梅溪湾,山水风光得天独厚。对外交通便利,金安大道贴境而过,距离金华市政府9公里,距离湖海塘新区和金华动物园约5-10分钟车程,BRT5号线直达,有极佳的区位优势。

  岩头村坐落在金华最美溪流——梅溪江畔,山水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史传“先有灵岩禅寺,后有金华府”,留有灵岩禅寺遗址,是著名婺剧《僧尼会》故事的发源地。岩头村发展有非遗文创体验、户外拓展、乡村休闲等旅游业态,禾居蜡染等非遗体验项目已有一定知名度,绿道、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餐饮、民宿等旅游基础配套完善,节假日游人如织。

  目前,安地镇岩头村康旅文创综合体项目已经落地。项目总面积2003亩,有田有林有水,其中耕地面积1267亩,林地157亩,水域85亩。一期500亩土地整治已完成。项目定位为农旅文旅康养多业融合发展的综合体,可利用岩头的山水风光、灵岩禅寺、闲置特色民居以及流转的土地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融农旅、文旅为一体的田园慢生活综合体。

责任编辑:施川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