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垚
相传,在婺城区白沙溪流域,“白沙老爷”卢文台修筑三十六堰,“垦壁田畴,开堰引水”,灌溉万顷农田,造福一方百姓。千百年来,“白沙老爷”治水为民的精神在婺城薪火传承,婺城人治水的脚步也从未停歇。
如今,一场以“婺城水·幸福城”为战略目标的治水兴水宏图正在婺城大地徐徐展开。农村饮用水达标提质改造、美丽河湖创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让婺城山水焕发新生机。
幸福故事
儿时的白沙溪回来了
踏着平整的沥青路面,望着眼前的绿水青山,呼吸着清新润肺的空气,行走在水清、岸绿、景美的白沙溪畔,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因沿岸企业乱排乱放,白沙溪这条婺城的“母亲河”曾沦为一条“垃圾河”。“以前这条河,到处是垃圾、水葫芦、杂草……脚碰到水都会发痒。”说起白沙溪的蜕变,婺城区白龙桥镇新昌桥村党支部书记柯建康深有感触。为此,婺城区有关部门、单位和白沙溪沿岸百姓同心协力开展一系列的治水、清淤、护坡、建堤坝、建桥等美丽创建行动,白沙溪终于又清又美了。
在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婺城区进一步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巡河常态化机制,让水清景美的风光真正驻足白沙溪。而在美丽河湖的创建中,婺城区通过中小河流治理、堤防加固工程,建设琅峰桥、绿道、长廊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白沙溪的山水景观优势。去年10月,白沙溪成为婺城第二条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的河流。
如今,白沙溪正逐渐成为集安全、生态、人文、产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河流。在去年11月婺城首届发展大会期间,500多名乡贤齐聚琅琊镇白沙溪畔。当看到水光潋滟、清澈见底的溪水汩汩流过,乡贤们无不感叹“儿时的白沙溪真的回来了。”
幸福声音
打造幸福之水润泽千家万户
倪玉奎(婺城区水务局局长):水务部门紧紧围绕“双城”发展战略,开展“婺城水·幸福城”七大行动,扎实推进饮用水达标提升、美丽河湖创建两项民生实事,保护好婺城“大水缸”。
季美珍(婺城区水务局总工程师):2020年,婺城区水务局继续以水利惠民生为宗旨,做好水利项目实施,计划完成水利投资5亿元。接下来,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河道综合整治、水利标准化建设等工作。
腾桂生(琅琊镇杨塘下村村民):这几年,白沙溪两岸的生态环境提升很大,水清了,路硬了,河堤美了,大伙都喜欢在这里游玩,我也经常到河堤上散步。
李志青(市利民环卫清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一年365天,全年无休,不管刮风下雨,我们从不缺席。治水兴水是民心所向、民心所望,我们热爱这份事业,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幸福手记
以水兴城更滋润
婺城因水而美,婺城因水而兴。
去年年初,婺城区提出“婺城水·幸福城”的发展战略,全区要上下一心、凝心聚力,以“担当赶超婺城图强”的磅礴动力,全力擦亮“婺城好水”这张金名片。
从绵延弯曲的白沙溪到碧波荡漾的沙畈水库,从散布乡野的山塘到错综有致的水管网线,从防台防汛到农村饮用水提升,婺城“水工程”持续做深做实。如今,婺城好水着实让婺城人“尝”到了幸福的味道。
走进婺城的大小村落,农家水龙头流出的都是清澈的自来水。在婺城农村饮用水达标提质改造后,过去农村饮用水普遍存在的季节性缺水、水质没保障等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婺城好水也带动了乡村振兴。冷水茭白、里阳西瓜、“金琅山泉”等一系列因水制宜的特色产品,在优化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当地乡镇、百姓带来了经济创收的机遇,进一步打响了婺城水品牌。
水好了,生活也美好了。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脸上幸福洋溢的笑容,就是对“婺城水·幸福城”建设的最大肯定。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