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梁亚伟 、彭丽莎 、郑睿
1921—2020。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在这99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一起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成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岁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在坚守,我们在奋斗,我们在前行……一代代共产党人为理想接力奋进,薪火相传,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有一份初心。今天是“七一”建党节,我们采访了几位各个领域的共产党员,一起来听一听他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会继续发扬老黄牛精神,笃定入党誓言,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乾西乡卫生院党支部副书记、院长张茂秀
张茂秀1964年7月出生于雅畈镇芳田村,自2013年7月起担任乾西乡卫生院院长,先后获评2019年浙江省优秀卫生院院长、2020年金华市“抗疫先锋”等。
“吃的是公家饭,就要把公家事做好。”朴实无华的话语,折射的是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今年1月19日,得知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后,出于职业的敏感,张茂秀开始为长期抗击疫情做准备。次日,和在白龙桥镇中心卫生院工作的妻子倪柳英通过电话后,两人一致决定坚守岗位,将6年级的双胞胎女儿暂时委托外婆看顾。
“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党员。挺身在前,责无旁贷”。1月30日,位于乾西乡的一处区疫情防控定点医学观察隔离点正式启用。面对未知的风险,他选择主动请战。
正值阖家团圆的新春佳节,医学观察人员们需要单独接受隔离观察共计14天,不少人有抵触情绪。未与家人相聚的日子里,张茂秀就这样24小时坚守在医学观察点,与医学观察人员同吃同住,不仅每日为他们提供监测体温、配送药品等医疗服务,还要送三餐、做保洁、消毒处理生活垃圾,甚至与医学观察对象“谈心”,帮助其舒缓情绪、平稳度过观察期。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春节这一特殊时期,酒店的储备食材不尽相同,张茂秀还多次更换餐饮供应商,满足医学观察对象的不同饮食需求,减少其节日在外的心理落差。待医学观察期结束,不少曾出言不逊的人转而向他投来了感谢。
“爸爸是共产党员,他有共产党人的信仰,爸爸是卫生院的院长,有人比我们更需要他。”懂事的双胞胎女儿为了表达对父亲的牵挂和敬佩,提笔写下了这样一封家书。原来,2月11日,由于持续高强度工作,婺城区卫健局向张茂秀下达了“强制休息令”。一双女儿喜出望外地电话催他回家,结果却被残忍拒绝。当天,张茂秀仍旧在乾西卫生院和高速路口连轴转到深夜11点。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作为一名有着2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张茂秀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医者仁心展现人间大爱,其先进事迹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先后获评市、区两级“抗疫先锋”。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家中也早早发展了七位党员,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不俗。
重温壮志,砥砺前行,张茂秀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会继续发扬老黄牛精神,笃定入党誓言,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采访中,刚刚上任高铁新城拆迁第一期化肥厂区块第二网格小组长的他,掷地有声地说道。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希望家乡越来越美丽宜居,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竹马乡向李村老党员李启鳌
他参军入伍后,屡立战功;他年岁已高,军魂犹在;他平凡为民,心系国家……他,是竹马乡党龄最长的老党员——李启鳌。
记者前去采访时,推开一扇陈旧厚重的老门,眼前立刻出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院子,院子里种满了茶花、桂花等苗木,李启鳌正在浇水。眼前的他,身板直挺,双眸有神,双腿有力,全身焕发出军人特有的风骨。
今年92岁高龄的李启鳌出生于1928年,1953年入党,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获得“和平万岁”等奖章,立下个人“三等功”。成为党员的67年里,他一心跟党走、一生念党恩、一生践党诺,做人清白正直、育人严厉有方、做事模范带头。即便记忆有些衰退,但是回忆起年轻往事时,他依然双眼焕发光芒。
1951年3月,23岁的李启鳌正式参军入伍,入伍后他以高标准严格约束自己,凡事都尽力做到最好,时刻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他的努力有目共睹,1953年,李启鳌成为了人民志愿军的一份子,同时也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带着使命和众望,他奔赴战火硝烟的前线,参与了那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其实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保家卫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选择了我就是信任我。”李启鳌笑着说道。李启鳌回忆,敌人的飞机在天上不断盘旋,为了躲避敌人,他和战友们只能晚上赶路,白天休息,历时半个月才跨越鸭绿江。为了不被敌军发现,大家都在坑道中生活,上厕所才出来,坑道内只有微弱的灯光,每天派人站岗,以防敌军的袭击。吃饭靠挖野菜、包谷等,有时吃上黄豆饼就已算得上丰盛了。
回顾峥嵘岁月,枪林弹雨、缺衣少粮,可这些都抵挡不了李启鳌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战场上,他是一位铁骨铮铮的军人,和平岁月里,他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实干家。
1960年,李启鳌退伍回归故土,在金华酒厂工作。虽然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变了,但不变的是他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党员勤勤恳恳的人生态度。踏实工作,勤俭生活,李启鳌充分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先后积极参与捐资助学、修路造桥、村庄建设等工作。他身上的优秀事迹数不胜数,面对别人的赞誉,他却只是说“这些都是些小事,没什么好说的。”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李启鳌感叹,自己的内心很满足。虽然现在年龄大了,很难继续发挥余热,但他心里总是念着党恩党诺,“希望家乡越来越美丽宜居,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从当选村书记的那一刻,我就立下誓言,一定要让村民越过越好,让村子越来越美,年年都有新变化。接下来,我会继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做村民的美好生活带头人。”
——安地镇外畈新村党支部书记潘金富
潘金富是安地镇外畈新村党支部书记,在村民们的眼中,他是一位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做起工作尽职尽责,带领大家一起创造幸福生活的好书记。“从当选村书记的那一刻,我就立下誓言,一定要让村民越过越好,让村子越来越美,年年都有新变化。”回忆过去,潘金富感慨万千。
2008年,潘金富开始担任原外畈村村支书。原外畈村是个不足百人的小村,管理起来相对容易。但在2019年行政村合并后,外畈新村村民委员会成立,新村村民数增至近800人,继续由潘金富担任新村书记。
“不管什么事党员干部都带头领先,把群众的每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做,那么村民自然而然就会配合、支持村里的工作了。”自此,潘金富将全村父老乡亲拧成一股绳发展新农村,积极有序开展河道整治、文化礼堂建设、居家养老提升改造等工作,一步步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变成现实。
外畈新村位于水源涵养区内,环境优美,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潘金富带领村两委挨家入户走访农户需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共同打造宜居新村。为了提升百姓幸福感、扮靓村貌环境,潘金富与村两委及村民达成一致,围绕外畈溪,完成里吴自然村堰坝建设工程以及对外畈溪河道的疏通。此外,潘金富还利用既有空间设施,修缮文化礼堂与翁大伙烈士墓碑,为进一步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告慰烈士英灵、安慰烈士家属。
目前,外畈新村共有56名符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照料条件的老人。在行政村合并前,原外畈村因为缺少场地,无法好好照顾老人。并村后,三个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场地放在了里吴自然村。潘金富召集村两委开会,考虑到外畈自然村路途较远,部分老年人行动不便,决议准备两套餐具,安排专人外送餐食,大大方便了外畈自然村13位老人的生活起居。
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潘金富与村两委也为全体村民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屏障。春节前两个月,外畈新村就开始筹备唱戏,到了时间,却因为疫情无法进行,随后,他80多岁的老母亲也逝世了。在村民强烈反对和家人不理解的情况下,潘金富坚持带头响应“十个一律”号召,耐心普及防疫知识,杜绝村民聚众活动;向家人倡导白事从简,主动取消母亲的丧事。交待完这些,潘金富又匆匆奔向了疫情防控第一线。
“我会尽己所能,用心做好村里的每件事。”潘金富说,接下来,他将继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村两委完成外畈溪一侧游步道及凉亭景观建设、堰坝新建、外畈村公路修建等工作,继续扮靓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做村民的美好生活带头人。
“护佑民生,办法总比困难多。身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为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整洁干净的环境卫生,继续做出更多的贡献。”
——婺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倪战兵
倪战兵出生于1976年,2005年进入公安系统工作,2012年在婺城分局城西派出所任副所长,2019年11月任婺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毕业于化学专业的他,立志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整地运用到食品、药品和环境类犯罪侦查破案中,为百姓民生作出自己的贡献。秉承着护佑民生的入党初心,他在该类犯罪案件侦破中表现专业且屡破大案。
2016年9月,倪战兵牵头侦办的非法经营柴油案件实现了省内相关案例的零突破,不仅规范了全省成品油市场秩序,更为维护G20峰会期间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作出了贡献。2017年1月,倪战兵带队对涉嫌使用地沟油的金华渝忠火锅店开展抓捕行动,随后率专案组转战数千里,将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的打击触角延伸至重庆总部,受到公安部的高度肯定。在同年7月举行的全国食药安全论坛中,该案件侦办的社会意义得到各参会人员的一致认可,同时也推动国家层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7)30号)》的通知。多年来,倪战兵根据自己的办案经验与心得体会,先后总结提炼出了《涉柴油等成品油案件办案指引》、《涉美容制品类案件办案指引》等多篇文章,对侦办同类案件具有现实、具体的指导意义,被办案民警广泛吸纳。
近年来,面对犯罪团伙猖獗盗挖婺江、白沙溪流域沙石的情况,倪战兵又领导“净水1号”专案组,以传统+科技手段,在最短的时间里,摸清了犯罪网络架构,一举摧毁了盘踞在白龙桥、琅琊、乾西三个乡镇的3个犯罪团伙,保卫了婺城人民群众的绿水青山。
“食品、药品和环境案件基本上都是新型案件,需要突破很多技术和法律瓶颈。”在长期侦办案件的过程中,倪战兵形成了自己的体悟,“我们侦办人员还要强化法律学习,做到融会贯通,才能在案件侦办过程中发现线索、提前介入、有所突破。”据悉,倪战兵所在的婺城区公安分局还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食品药品和犯罪研究中心、江苏华安博远公司开展合作,在分局内建设了快检实验室,定期向相关媒体推送真实的检验数据、报告,发现食品安全监管的漏洞、推动食品监管水平的提高,换回广大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从事食品、药品和环境工作的多年时间里,倪战兵不忘入党初心,以护佑民生为己任,带领自己的团队,大胆突破、攻坚克难,办理了食品、药品、环境三类违法案件100余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0余人,辖区内涉及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明显减少,涉及环境违法犯罪举报降到历史低点。正是有着许许多多像倪战兵这样敬业又专业的党员,坚韧执着、无悔付出,才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饮食更放心。
“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将聚焦和谐有爱的邻里关系,继续秉持‘心里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入党初心,真正让居民、驻区单位和商家住得放心满意。”
——城北街道红湖路社区党委书记吕桂彦
在红湖路社区,有这样一位党委书记。无论是急难险重的攻坚任务,还是错综复杂的管理服务,她都一路探索一路高昂奋进,展现干事创业的风采,打造和谐有爱的邻里关系。她,就是吕桂彦。
“我是2009年进入社区的,刚接手工作时也有一丝迷茫。但我知道,只要静下心来,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接受采访时,吕桂彦正带领志愿者清理社区“牛皮癣”小广告。记者看到,她的办公桌下常备着一双运动鞋。原来,一抓住空闲时间,她就开始巡查一条条街道、爬一层层楼梯,也因此时常在同事间荣登微信步数排行榜榜首。
在2017年上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后,吕桂彦将群众需求放在第一位,积极投身社区服务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面对社区老旧小区多、基础设施差、经费短缺等困难,吕桂彦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分类等工作,安排网格员对小区卫生开展日常巡查。她还积极和上级部门协调,争取到项目和资金支持,打造了集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沙龙厅、百姓议事厅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党建综合体。经过吕桂彦和社区干部的共同努力,八一北街、人民西路主干道优化了,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提高了,曾经的“老破散”小区蝶变成了一个个干净整洁、绿草如茵的花园式小区。
熟悉吕桂彦的人都知道,她的包里常备着一本社区《民情日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对社区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在同事中,大家定期分享这本日记记载的成功案例,共同探讨困难案例的解决办法。在她的倡导下,社区先后以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为平台,依托社区弘益公益组织,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爱心驿站,通过定期走访慰问,为辖区老年人送去关怀和温暖。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吕桂彦又开始奔赴在防疫宣传、排查登记等工作一线。红湖路社区人员密集,居家隔离观察对象也不少,她带领社区干部每天早晚进行电话探访,主动为隔离观察对象采购、配送生活物资,还送去医疗口罩和消毒用品,细心周到的服务得到了居民的认可与称赞。
“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接下来,面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规范市民不文明行为、人口普查等各项工作,吕桂彦表示,她将聚焦和谐有爱的邻里关系,继续秉持“心里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入党初心,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区域+领域理念,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使驻区单位、居民成为互动互联的“一家人”。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