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踏秋寻迹:记忆中的远方,古城里的诗

2020-10-23 09:16:06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苑 见习记者 黄诗媛

  记者张苑、见习记者黄诗媛摄

  东汉设县、三国分郡,隋代建州,婺城的故事从一座围城开始。几经战乱风雨,几度时光更迭,婺州古城屡毁屡建,仿若春去秋来。金华的秋天,浸润了金华的酒香,写满了金华的诗韵。沈约的一壶酒,发起了登楼题八咏、首开诗韵风的古文运动;李清照的一壶酒,道出了“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千古绝唱;朱大典一壶酒,留下了誓死守城门、丹心照汗青的英雄史诗。在这个秋天,记者寻迹古城,带你一起遇见记忆中的远方,古城里的诗。

  城里的战火,英雄的诗

  史载现金华区域于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建长山县,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改东阳郡为婺州,唐开元年间(713至740年)迁郡治到现古子城一带,筑城防,修建婺州城。婺州城周长约四里,约呈方形,东至现熙春巷一带,西至酒坊巷,南至今八咏路,北至将军路。

  晚唐光化三年(900年),后梁钱谬率军攻婺州城,推翻唐皇朝在婺州的统治。公元907年,因城市发展需要,婺州城向东西扩建,形成府城格局,将旧城包围在内。旧城改称子城。据光绪县志记载,婺州城当时的城墙周长为九里一百步(大约4700米),高有一丈五尺(5米),厚二丈八尺(9.5米)。此后,古城建制表现出明显的防御优势,总体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城南临婺江,以大江为险,城北靠北山,以连绵群山为屏,东西都有高坡,易筑防。

  到了北宋宣和四年间(1122年),知州范之才组织百姓重建金华城池,扩城周围达十里,基宽三丈,高六丈。

  元顺帝至元年间(1335-1340年),得统治者令,婺州古城墙尽毁。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廉访副使伯嘉纳等在旧址处重修城池。城墙周长达一万七千七百九十二尺(约合6公里),厚二丈有四尺,高二丈二尺(约8米)。城东、北、西三面挖有宽约五十尺(20米),深一丈六尺(5米余)的护城河,全长八千六百二十五尺。

  自此,婺州古城范围基本定型,南临婺江,西至新华街一带,北至人民东路一带,东至东市街一带,由通园溪等引水灌入挖凿的护城河。

  辗转千年,作为从古至今的军事要地,婺城墙历经战火洗礼,朝代更迭,屡毁屡建,留下了多少英雄血与泪。

  明末清初(1645年),朱大典据城固守。清兵围金华城两旬有余,久攻不下,后探知婺城西城墙新筑,土尚未坚固,便用红衣火炮专攻其处。数十门炮一齐轰,大火连天,城墙崩毁。清兵拥入婺城,屠城三日,生灵涂炭。

  据载,清兵围攻婺城,城墙崩毁。朱万化带兵在旌孝街三清宫和关帝庙前与清兵浴血奋战,重伤而亡。朱大典急命家中妇女先入井自殉,后自携火绳与部将、子孙、馆师、随从环坐在八咏楼下火药库中,亲自点火自焚,火药库爆炸如发地震,清兵反走辟易,多自相践踏而死。朱大典全家男女22人均殉难。城陷后,清兵屠城。

  一位忠臣名将,一袭古城风雨,在泛黄的书页上留下了一首千古血泪诗。

  城里的远方,游子的诗

  在安平盛世,城防便成了文人墨客观景作诗的好去处。宋时吕祖谦就曾在游赤松门时留下《城楼》诗一首:“城峻先迎月,帘疏不隔风。棋声传下界,雁影没长空。岛屿秋光里,楼台海气中。登临故待晚,甬外夕阳红。“另又有“双溪楼影向云横,歌舞高台晚更清。独自下楼骑瘦马,摇鞭重入乱蝉声”,“觉来霜月满城楼,怳忽天台自昔游”,“丽泽祠前最佳绝,藕花凌乱胜沧州”等文人诗作。繁华落尽,霜月清冷,却道似曾相识,在远方念及故土,而故乡早已成了远方,唯借诗抒怀,以作慰藉。

  数百年以后,一位名叫陈越的游子为家乡深情创作一曲《水墨金华》,歌词将古城景致细腻点染,俨然一幅山水工笔画,曲韵宛若一首绵绵的长诗,是身在远方的游子对故乡的告白。他这样唱道:“落帆金华岸,停泊五百滩。穿过通济桥,又见燕尾洲。双溪的明月八咏的楼,侍王府的故事啊恍若昨天。经过清波门,走到状元坊。穿越古子城,觐见万佛塔。莲花的井水酒坊的巷。天宁寺的钟声啊别样的暖。常常的念啊,常常的想啊,一树繁花铺满的思乡路啊,常常的念啊,常常的想啊,多少相思织成的烟雨江南……”

  细数着古城遗迹,碎碎念着前世今生,那是多少人心里熟悉又陌生的“老金华”。你可曾经听过,你可曾经去过,这样的一个诗意金华?

  城里的明月,楼里的诗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时光机倒流到唐代,一日,诗人严维送别友人到金华旅游,想起那是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便做起了景点推荐,却出乎意料地预言了婺城三大名楼的卓越风采。

  婺城三大名楼,始建于不同年代,以其惊世气度,引来达官显贵相携登临,文人墨客争相题咏,却最终走向了三种迥然不同的命运,在婺州古城文化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千古风流八咏楼,时至今日,婺州古城沧海桑田,八咏楼却是金星、婺女争辉之下屹立不倒的传奇。

  1500多年前,南朝齐国在婺城建成东阳郡郡治。沈约任太守,主持修建玄畅楼。齐隆昌元年(494年),玄畅楼落成。这位行政长官却对文学创作颇有心得。

  当时文坛承秦汉散文之风。沈太守嫌弃这种文章作法读着不够好听,偏爱乐府歌的平仄有力,韵味悠长,喜欢六朝抒情小赋的对仗铺陈,一咏三叹。于是乎,擅长文墨的沈太守把玩起了汉字,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屡屡登楼,泼墨挥毫,写下了《登台望秋月》、《会圃临春风》、《岁暮悯衰草》、《霜来悲落桐》、《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东》等八首诗,记录下玄畅楼中所得四季景致,合称“八咏诗”。

  “望秋月。秋月光如练。照曜三爵台。徘徊九华殿。”“临春风。春风起春树。游丝暧如网。落花雰似雾。”“愍衰草。衰草无容色。憔悴荒径中。寒荄不可识。”“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闻夜鹤。夜鹤叫南池。对此孤明月。临风振羽仪。”“听晓鸿。晓鸿度将旦。跨弱水之微澜。发成山之远岸。”“去朝市。朝市深归暮。辞北缨而南徂。浮东川而西顾。”“守山东。山东万岭郁青葱。两溪共一泻。水洁望如空。”这一写,就在文坛引起轩然大波。文人墨客们惊呼:“哇!沈太守高明,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写!”大家纷纷抄录,广为流传。东阳郡城里一时纸贵。登玄畅楼题咏,为沈太守打call,也成了当时的流行文化。玄畅楼也随之声名远扬。

  沈太守的这组八咏诗为近体诗开了先河,发展到极致,掀起骈赋之风。到了唐代,科举、公文用的全是骈赋。不精通骈赋,读书人压根没法参加高考,更当不了公务员。为凑出一个对仗,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还得做个铺垫,或是换个说法再写一句。这让韩愈等大人物瞧着很是不顺眼,大呼一声“讲人话”,先于西方玩起了一场东方文化复兴,即“古文运动”,倡导秦汉散文之言由心生,言之有物。文坛这一番“拨乱反正”之后,沈约的八咏诗经历一番冷落,其开创性地位被重新提出,玄畅楼由此更名八咏楼。

  八咏诗催生了“一日看尽长安花”华丽丽的盛唐诗风,转眼又扣开了大宋错落有致的词韵之门。一代才女李清照来了,在众文人到此一游的笔迹后面,继沈约之后写下了“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绝唱。后来,李清照走了,陆游又来了,八咏楼的墨香日渐浓稠。

  这个时期,八咏楼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重建,赋予了它另一种特殊意义。高楼正对天上的婺女星,成为婺州城的标志性建筑,故改名“星君楼之玉皇阁”,后于南宋淳熙年间扩建。

  关乎郡城命运,开创近体诗词风雅,这让八咏楼在婺城独领风骚,经久不衰。八咏楼于元皇庆年间(1312-1313)毁于火灾,在明万历间得以重建,于清嘉庆年间重修,1984年大修,2015年重修,成为金华最为重要的文化名片。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