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理论

酒坊巷,一个走不出的梦

2020-10-30 09:03:35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胡 丰

  胡丰

  在古城的东隅,躺着一条小巷,像一条小小的溪流从北向南流淌。我徜徉其间,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我迷糊了,似乎闻到远远飘来缕缕的桂香,又似乎夹杂着绵绵醇厚的酒香,让人有些微微的醉意。仅仅只有数百米的小巷,却好像很长,很长,从现在一直走回了过去。我想找回童年的梦,捡回我丢失的脚印,还有这小巷往日的辉煌……

  在我的记忆中,最早时候这是一条石板铺成的小巷,上面印着我的小脚板。我每天背着书包,沿着这条巷去上学。晴天,我和小伙伴一路打弹珠、玩洋片、滚铁环……下雨天,我喜欢戴上一顶大笠帽,光脚板,卷起裤管,哪儿有水,往哪儿踩。有时还折一只小纸船,放到路边的水沟里,让它漂啊漂,载着我的欢笑顺水而下。

  在这寂静的小巷里,时而传来生意人的叫卖声、算命先生悠悠的锣声、“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声,也有我琅琅的读书声,有我和小伙伴“官兵捉强盗”的嬉戏打闹声,还有我不小心用弹弓将人家玻璃窗打坏狼狈逃跑的身影,有我从井边挑着担水摇摇晃晃回家的影子……我的小脚板,踩成了大脚板,从这里走出,走向天南海北。但,不管什么时候,不管走到那儿,我总走不出思念这小巷的梦。我一次又一次带着满腔激情回到她的怀抱,推开两扇大铁门,跨进家的大门……。

  我家老屋就在小巷的31号(现121号),这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民国楼房。大门是石库门,门前栽有四棵冬青树。进门就是一个偌大的天井,朝南一幢二层半的西式楼房,屋内红漆的地板、水门汀的走廊、玻璃的门窗、宽敞的楼梯、西式的栏杆……好像一个风流倜傥的海外归来的学子;但是,老屋的外面却是粉墙黛瓦,马头骑墙……就像一位沉稳饱学的老学士。天井里有父亲栽种的桂花、腊梅、石榴、夹竹桃、广玉兰……草木葳蕤,绿意浓浓,花笑盈盈,飘香不断。

  在这里,我沐浴亲情,咿呀学语,懵懂长大:在这里,有我一群儿时的玩伴;在这里,更有家庭的跌宕起伏,亲人的生死离别:在这里,我笑过、哭过、唱过、狂过,体味了世态炎凉。居住半个世纪,旧事钩沉,沧海桑田,令人慨然!

  小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父亲的书房。书柜里、桌子上、房间里到处都是书,而父亲坐在藤椅上,“坐拥书城”对着窗子伏在书桌前,透过厚厚的近视眼镜片不停地写、读。他那副高度近视的眼镜、那微秃光亮的脑门、那瘦削的身影一直留在我心中。当年杭州、苏州、南京几所高校曾几次来函来人聘请父亲去任教,但父亲离不开故乡,离不开学校,离不开老屋,他不忍离去,一直在金华办学……

  儿时,小巷充满欢乐。春天,我们在操场上放纸鹞,唱着“纸鹞放得高,回家吃年糕;纸鹞放得低,回家抱弟弟……”夏天,我们在小巷里做游戏“调调龙”,小伙伴们一个牵着一个的衣服,牵成了一条龙,一边跑一边高唱“调调龙,吃狗蓬,狗蓬未开花,龙头爷爷未归家……”秋天,丹桂飘香,我们摇着桂花树,在桂雨中欢唱“下金雨、下银雨、下的是喷喷香香的桂花雨;做汤元,做糖糕,还做香香甜甜的桂花饼……”冬天,我们在小巷跑着,唱着:“落雪了,落雪了,阿拉来堆雪人,侬做头,阿塑身,轧来画眼晴;落雪了,落雪了,阿拉来打雪仗,地上雪,身上雪,阿拉变白人……”滚雪球,打雪仗,吃冰凉沁心的冰凌……

  我特别喜欢门前的四棵冬青树,一棵棵长得高高大大,枝繁叶茂。烈日炎炎,它们巨大的树冠投下的绿荫给小巷几许清凉。我和小伙伴一起爬树,抓天牛、金龟子,捕蝉,在树下看蚂蚁搬家,滚玻璃弹珠,斗蟋蟀,玩纸片……初夏,冬青开出白色的花,小小的,簇拥在一起,很香,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沁人肺腑的香甜气味。天才蒙蒙亮,就有小蜜蜂在花间“嗡嗡嗡”采蜜。我喜欢坐在门口的石阶上闻花香,看蜜蜂采蜜,听蜜蜂“嗡嗡、嘤嘤”之声。蜜蜂醉了,我也醉了,整个小巷都醉了。路上行人每走到这儿,也都要歇歇脚,抽支烟,坐下聊聊天。做买卖的生意人更是放下挑担,在树下吆喝几声,尤其是专卖小孩吃、玩的叫卖声对我们是有太大的引诱力了。我们总缠着大人要钱买小玩具,如小手枪,吹吹的气球泡泡,橡皮筋……吃的那更多了,像棒棒糖,小方糕,茴香豆,还有从杭州来的西冷棒冰,等等,等等。每当远远听到“咚卜、咚卜、咚卜”摇拨浪鼓的声音时,我们马上跑回家到处找鸡毛、鸭毛、龟壳、鳖甲,拿这些与“鸡毛换糖”的生意人换敲敲糖吃。那糖又甜又粘,吃得手上、脸上、身上都是粘乎乎的……

  那年中秋节,我去苏州上学。临行前,母亲因我年纪小,舍不得让我走,哭了。父亲送我到大门口的冬青树下,鼓励我:“外出读书,好事。从小独立生活,锻炼、锻炼,大有好处!”他拍着我的肩说:“好好学!你一定能成最优秀的!”“嗯!”我用力地点头答应着,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小巷,告别了冬青树,跨上了旅程。谁料,这竟是我和父亲的最后一别,是我聆听父亲的最后一次教导。小巷的冬青树下竟成了我与父亲诀别的地方!那年,一个不平常的夏天,一场风暴,父亲遭受了劫难。

  我在小巷里徘徊,“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其实,走过这条小巷的何止于我这样的平凡人。很早、很早的时候,那个爱喝酒的大诗仙就到过这里,那时是坐船来的。在船上他一边饮酒,一边吟诗:“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这里正是两条大江交汇的地方,下了船,上岸就是这条小巷的南端。一座被誉为“江南第一楼”的名楼就矗立在这里。楼高数丈,石级百余,耸入云霄,飞檐朱窗,十分壮观雄伟。当年的太守常登楼赏月吟诗,一次诗兴大发,竟一气呵成写出八首,共计1803个字的赞颂诗,即称《八咏》诗,当时被传为绝唱。于是太白拾级登上高楼也就有“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岩峣。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的诗。还有那个苦苦吟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南宋女词人,当年南渡避难,卜居小巷内。山河破碎,家破人亡。秋日黄昏,寂寞伤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她,“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如今,走在小巷的我,寻找当年女词人所说的梧桐树,实在分不出是那家庭院里的哪一棵。一棵棵梧桐树似乎都像,又似乎都不是。双溪水上那两头尖尖的蚱蜢舟今又在何方呢?难道因为载不动女词人的愁,沉入了水底?

  女词人登楼挥笔题写的那首诗,把这里的景色全描绘出来了:“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登高远眺,小巷像一条扁担,一头是楼,一头是塔。小巷北端巷口山坡上,原先有一座宝塔,塔下有一寺院。塔建于北宋嘉佑年间,因每一块塔砖上都雕有一佛像,故称万佛塔。巍峨壮观,塔高十三层,塔顶眺望,全城历历在目。可在兵荒马乱的抗日战争中,为了防止空袭,塔被拆毁。从此,只留了一个塔下寺的空地名,宝塔和寺庙只能留在老人的嘴上和他们的心里了。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宝塔又重新迁建,一展其华丽的身姿,成为古城的新地标。

  小巷的东面有太平天国侍王府。这是宏大的建筑群,分东院和西院两大建筑部分,有黛瓦黄墙的试士院、大殿、耐寒轩,有气势高大精雕细刻的大照壁、精美绝伦的石雕团龙、壁画,有宽广的练兵场、布局精巧的后花园,还有相传钱王手栽的两株千年参天古柏。古柏老根交错盘桓,苍枝挺拔,遒劲有力,经历了风风雨雨,世事沧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一百多年前,这儿就办起了规模宏大的学堂,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在这里孜孜不倦求学,书声琅琅,弦歌不辍。从这里走出了邵飘萍、陈望道、千家驹、吴晗、艾青……

  小巷中段,有一座近百年的基督教堂——真神堂,如今,男男女女信徒仍在聚会,在祈祷。记得当年,我和几个小伙伴也曾与大人一起端坐在礼堂,听牧师讲圣经,唱圣歌,与大人一样我们似乎也十分虔诚,但心中盼着的就是礼拜结束,等牧师把饼干、糖果、洋画片分给我们……

  真神堂外有一口古井。我是喝这口井的水长大的。也许,井底还有我小时掉下的小水桶呢!

  小巷内有不少名人故居。如:民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黄人望的大院,新闻先驱邵飘萍夫人汤修慧的故居,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公馆,民国大律师、八婺女中创始人金品黄旧居,国民党宪兵第一团团长陈步云寓所……。

  “五四”运动,小巷觉醒了!

  金华中小学师生、工商界及社会各界人士数千人,集中在武胜营

  (原省七中操场,即现古玩市场)召开数千人声援北京学生运动的大会。“五四”风雷激荡,群情激昂,这里发出了金华人民的吼声,“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约”、“还我青岛”口号声响彻云霄。

  抗日烽火连天,小巷沸腾了!

  台湾义勇军在这里举起了大旗,战歌嘹亮,红旗猎猎;《浙江潮》、《台湾先锋》、《战地半月刊》等多家报刊杂志社以及国际新闻社、国际通讯社金华分社……在小巷里像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周恩来来了,学校礼堂里回响着他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声音。人们从天南海北来到小巷,点起熊熊烈火,又将火种播向四面八方……

  金华解放,小巷欢腾了!

  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们载歌载舞,在学校操场上,举行金华人民庆祝解放大会。

  ……

  真的,说了老半天,忘了提这小巷的名字了。不过,不急。知道小说《金瓶梅》吧?那里面人们喝的酒,就是当年这条小巷的酒坊酿造出来的,这酒,可香,可醇啦!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不是都喝醉了?这条巷,亦就以酒坊命名。小巷在哪里?呶,中国著名的火腿之乡,知道了吧!

  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我从现在走进历史,又从过去,走回现在。我徘徊,我寻觅,我迷醉,我感慨……

  哦,花香醉人,酒香醉人,说不尽的故乡情,走不出的是小巷梦!

责任编辑:郑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