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傅伟炎)11月24日上午,婺城新城区紫金南街北延工程项目线上开标。该项目南起临江东路,北至漪溪路,道路红线宽度42米,全长约767米,工程标的额为1821万余元。51家投标人全部通过婺城“金茶花不见面交易系统”网上签到、网上开标、网上解密、网上确认开标记录等顺利完成投标,整个过程耗时不到半小时,此举标志着婺城公共资源交易迈入“不见面”时代。
“非常便捷,现在不管我们身处何地,只需打开移动终端登录该交易系统,完成身份验证便可参与项目的投标,真是省心又省力,投标成本也降下来了!”投标企业浙江婺丰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曾庆东说。
走进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只见投影仪上滚动显示着当日开标的项目名称和标段信息,与以前大厅人满为患不同,运用不见面交易系统一般开标现场只需业主代表、公证员、监督员等人,从开标到投标结束,全程通过“钉钉”现场直播,开标时间也由原先的一个多小时缩短至20多分钟。
全程在线操作,企业“零跑腿”,开标“不见面”……人虽然不在现场,交易却更加透明、公正。除了采用加密锁技术外,不见面交易系统还实行匿名管理,招标人和投标人在投标截止前都无法知晓潜在投标人名单与数量。同时,由两家银行提供一万个虚拟账户,以一企一账户模式,企业在自己的虚拟账户中完成保证金缴纳,保证金缴纳表在开标一小时前才生成,进一步确保投标名单的保密性。此外,由系统在专家库里随机抽取评标专家,电话自动通知到人。通过这些举措,在开标解密前理论上可以做到无人知晓投标企业名单、他人招标文件和专家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初审阶段,系统会通过技术手段自动筛选出重复招标、违法拆分标段、化整为零规避招投标、超范围招投标等项目;在开标评标阶段,能将投标文件与用户硬件特征码、计价软件身份码、IP地址等信息,进行一一识别、比对、分析,及时锁定雷同信息,降低围标串标风险。运行以来,已发现此类违规行为3起,对围标串标行为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今年以来,婺城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针对招投标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省首推“区乡一体化限额以下不见面交易系统”,率先实现全区19个乡镇(街道)及部门公共资源招投标“一件事”全覆盖,有效识别防范打击各类串标围标,每年可节约费用约1000万元,改变了以往项目招投标成本高、程序多、易串标等乱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不见面”开标给政府简政放权做了“加法”,也给各市场主体交易成本做了“减法”,政府和企业都得到了实惠,是婺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的一次有益探索。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严东生介绍,以往招投标开标环节需要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厅内进行,“开标必须见面”致使投标企业需要在开标时从四面八方赶到现场投标,费时费钱又费力。如今,招标人、投标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只需在指定时间内登录“不见面交易”系统,即可进行投标文件在线解密、投标人在线质疑、招标人在线回复等操作,开标场景全程直播、动态呈现。
据统计,今年1~10月,区行政服务中心共完成交易项目257宗,标的额约34.42亿元,中标额为31.24亿元,节约资金3.17亿余元,节约率为9.23%;乡镇(街道)平台合计完成交易项目309宗,标的额1.88亿余元,中标额约1.76亿元,节约资金1259万元,节约率为6.68%,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