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彭丽莎
走进沙畈乡,葱郁的树木令人神清气爽,扑鼻而来的清新空气令人心旷神怡,整齐干净的村落令人眼前一亮。沙畈乡因水闻名,素有“金华人民大水缸”之美称。也正因如此,如何做到保水护水和产业选择问题的平衡和谐发展,同时开发相关绿色产业、探索绿色致富道路,成为了沙畈人民亟需解决的难题。
“十三五”期间,沙畈乡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理念,以“产业转型、项目提质、环境整治、民生改善”为重点,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协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并荣获省级卫生乡镇、金华市“无违建乡镇”、金华市森林消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过去五年,沙畈乡在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长足的突破。
生态优先 久久为功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而沙畈乡的村民认为,要想富,先护水。对于沙畈乡村民而言,护好一泓碧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荣誉。沙畈乡的村民们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做到爱水护水惜水,孕育灌溉婺城的山水百姓。
早在2013年,为保护金华市民的饮用水源地,沙畈乡借助系列治水措施,重拳整治,对传统养殖、锯板采砂等污染产业进行腾退,关停拆除全部规模养殖场、锯板厂、采砂场。几年来,生态环境有着明显的提升。
“十三五”期间,沙畈乡在巩固治水成果的同时,建立长效保护机制,从源头上斩断污染。通过深化开展“五水共治”,严格落实“河长制”,常态化开展河道巡查整治,强化河道治理等举措。目前,乡村两级河长巡河率达100%,全年乡域范围内水域水质均达二类以上标准。
生态环境是关键,交通出行也需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沙畈乡以此为重点,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大南山联网公路、白门线道路拓宽工程,投资500余万元,改造白门线(金沙路)项目,对路面进行白改黑,并铺设雨污管道,增设人行道……五年来,道路设施的不断优化提升,不仅极大改善了全乡百姓出行条件,也解决了道路积水问题,村落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绿色发展 脱贫致富
一手抓污染防治,一手抓生态修复,沙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始终,为“沙畈水”建起生态屏障。同时,沙畈也把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体系构建中,通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林下经济、深入挖掘文化产业,释放出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最近,在潭背村的50余亩金线莲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格外忙碌。原来,村民包根玉种植的金线莲等中草药即将采收了。盾形般的小圆叶子,细长的叶柄,棕褐色的外观,良好的长势让包根玉兴奋不已。
据了解,包根玉是从2018开始试种金线莲等中草药,经过专家的指导以及自身的实践之后,2019年初开始正式种植第一批林下中草药。去年年底,包根玉种植的第一批金线莲成熟后,收益达15万元,实现了“亩产万元钱”。初次探索林下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包根玉以及村民们品尝到了绿色经济的甜蜜味道,他们更加坚定了绿色发展的决心。
优越的生态环境,也让芝肚坑村的蜂蜜分外香甜。每到8月取蜜的时节,村内的大道小巷,一个个蜂箱摆在村民们的门前窗头,村里常常是游客纷至,蜜香萦绕。据统计,全村目前蜜蜂养殖量达400余箱,养殖户20多户,蜂产业产值达1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产业、蜂农饲养量、产值、效益倍增的良好局面。
不仅如此,停久村试种了40亩小番薯和水果玉米、乌云村种植了300余亩香榧林、白沙源村中蜂规模化养殖场示范基地、辽头村授粉蜂场正在建设……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村民们充分发挥山水“金名片”,在绿水青山之下寻找可持续发展产业经济,奏起了绿色经济致富新乐章。目前,全乡共有香榧600余亩、油茶300余亩、覆盆子40余亩、三叶青80余亩、金线莲50亩,产业初具规模。
除了发挥个人示范引领作用,沙畈乡还借第三方力量,以投资入股的形式,保障村集体收益;盘活现有资源,发挥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优势,帮助农户增加农副产品销售收入。
五年来,沙畈乡不断探索新产业,依托山区优势资源,结合品牌打造与电商经济,延伸产业链,壮大毛竹、茶叶、油茶、红豆杉等10个沙畈产业,做到“走出去、引进来、学到手、干起来、出成效”,巩固实验室——育苗地——培育基地——林下地的发展思路,逐步推进农林经济“学、研、产”一体化发展。
立足起点 展望未来
“十三五”期间,沙畈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发展成效初显。面对饮用水源保护地给当地产业发展带来的限制,沙畈乡的村民们用智慧和勤奋,把有限的资源发展出无限的可能,把“美丽资源”转换为“美丽经济”,以“美丽经济”反哺“美丽乡村”,不断提升村民的满足感、幸福感、获得感。
近年来,婺城齐动员、共参与,努力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人居环境。婺城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始终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把生活、生产、生态融为一体,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拓宽了乡村经济绿色发展渠道,因地制宜激活乡村发展。
成绩已经成为过去,未来仍需努力。
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沙畈乡将聚焦提升生态“含金量”,全领域、全地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强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产品价值高效转化,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张金名片擦得更亮。同时,以发展精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为主线,聚力打造林下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推动绿色发展,提高经济的绿色发展指数。
乡镇是抓落实的第一线,是促进发展的主阵地,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婺城将坚定不移地高举乡村振兴大旗,深入实施“双城”战略,让婺城成为“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花园城市。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