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婺里酥香

2021-01-18 09:22:0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苑 文 徐乐

  记者张苑文、徐乐摄

  悠长悠长的古婺街巷,道道斜阳划破了午后初醒的慵懒。揉一揉惺忪的睡眼,缓步挪到巷子口的陶炉边,买一个出炉摊凉的酥饼,闲闲地踱回家去。搬个小凳子坐在桌前,对着一窗的风月,一院的花草,就着一盏茶,或是一壶酒,掰开金华酥饼层层叠叠的酥脆,仿佛细数着那岁岁年年、朝朝暮暮的起起伏伏。这口不知源起于何时的古婺小吃,承载了婺州“吃讲师”指间与舌尖的精妙对话,也款款讲述着程咬金这个文学人物颇具趣味性的生活主张,与婺乡民俗不谋而合。

  程咬金“吆喝”声里的金华酥饼

  程咬金何许人也?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这个特殊的人物,出在历史中,却生在话本里,更长长久久地活跃在婺州人的舌尖。

  史载,隋末大乱,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降唐。随太宗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代袭。麟德二年去世,追赠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曰襄。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是一句俗语,指的是发生了原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同措手不及,突如其来等成语词义相近。在小说《隋唐演义》中,程咬金是一个带兵的官,在隋末曾跟从李密、王世充等,后来跟随李世民,讨平隋末群雄,到唐高宗时,官至大将军,其长子袭卢国公爵。作为小说人物,程咬金是一员福将,用一对板斧为武器,武艺不太好,但运气却好。打仗时,遇到不强的对手,三板斧已经奏功;遇到强的对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无法取胜,便拍马逃去。程咬金性格直爽、粗中有细,而且特别长寿,活了一百多岁,直至武则天政权垮台。据此改编的戏曲影视中,程咬金也是一个重要而可爱的角色。

  故事中,程咬金曾因贩卖私盐,打死捕快,判了死缓,坐牢三年,恰逢隋炀帝大赦天下,释放出狱。出狱后,程咬金受母亲教诲,要干正经营生,卖过柴扒,也曾在金华一带卖烧饼为生。

  一日,他的烧饼做得太多了,一整天也没卖完。他便将饼保存起来,准备明天继续卖。可是,如果烧饼变坏,就不能卖了。于是,为了防止烧饼变坏,程咬金将烧饼统统放在炉边上。他想:让火一个劲地烘烤着,烧饼一定坏不了啦!

  第二天,程咬金起床一看,烧饼里的肉油都给烤出来了,饼皮更加油润酥脆,全成了酥饼。这饼一上市,立刻吸引了不少人。大家见程咬金做的饼和以前大不一样,都争先恐后地品尝。程咬金很高兴,便扯着嗓子喊:“快来买呀!又香又脆的酥饼!”这一叫,买的人更多了。人们争夸程咬金的手艺越来越高超了。有的烧饼铺主人还煞有介事地向程咬金请教“秘方”。程咬金哈哈大笑起来,说:“我哪有什么‘秘方’呀!只不过在炉边烤一夜而已。”

  此后,程咬金将烧饼再加以改进,制出的酥饼圆若茶杯口,形似蟹壳,面带芝麻,两面金黄,加上干菜肉馅之香,更有特殊风味了。

  后来,程咬金参加了隋末农民大起义,在瓦岗寨当上了寨主“混世魔王”,进而成了唐王朝开国元勋。他功成名就之后,仍忘不了早年的卖饼生涯,便极力推荐该小吃。“金华酥饼”更随首创者的名气而名扬四海,自他以后这种“特殊”的做法便代代相传。

  婺乡炉火里的金华酥饼

  论及金华酥饼的制作工艺,其精妙之处即在饼皮。做饼制皮,和面首当其要。在面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经天然发酵而成的老面和水用手揉匀,后再反复搓揉至面团光滑,用湿布覆盖面团静置发酵。这个工艺的关键点在于掌握面团发酵的程度对酥饼的口感影响很大,发酵的程度不够或发过头酥饼的口感都较差。

  和面之后即是擀面,将发酵好的面团加入一定比例的碱再反复搓揉,使碱在面团中分布均匀,面团光滑延伸性好。再将面团擀开,擀成厚度约0.5厘米厚薄均匀外边整齐的长方行。面皮的柔软度和硬度对酥饼的口感的影响也很大。

  紧接着是涂油酥工艺。涂油酥即是在面皮上倒上一定比例的菜油和面粉,将菜油和面粉混合均匀,均匀的涂抹在面皮上,卷成长条。油酥与面皮的软硬度相适应,面皮卷起时需卷紧。

  随后,就是摘面、包馅与定形,将卷好的面团摘成一定大小的均匀小面团,再将小面团摘口平放,卷面接口朝上,用手按成中间厚边缘薄的扁圆形,左手将按扁的饼皮拿起,右手拿起一定重量的密制肉馅放到左手的面皮中间,将饼皮包裹住肉馅,收口。小面团按扁时一定要边缘薄中间厚,这样做出来饼的饼的饼皮会厚薄均匀,口感也会更好。

  最后,收口朝里,贴上饼炉。待炉火将饼烤得酥脆,酥饼师傅们便用铁钳子将它们一一取下,搁在炉边。冷却后,配上一壶金华农家酒,便是闲暇时刻的最佳消遣。

  古婺乡俗里的金华酥饼

  这口代代相传的金华小吃,是婺乡人晌午小憩时零嘴主角,也是婺人乡俗里剪不断的情谊链接。

  曾几何时,尚在摇摇车里的小人儿尚未长牙,张着嘴咿咿呀呀学着吴侬软语,口水从嘴角滑下,眼前须发斑白的老人张着掉了牙的嘴,也是咿咿呀呀地说着话,手里捏着半个酥饼。老人掰一块到手心,拣些碎末,一点一点喂进小娃娃的嘴里,而后微微仰头,把手心里剩下的那块扣进自己嘴里。祖孙俩各自用空空的牙床咀嚼着这口细碎到虚无,又如许丰沛的“金华味”。炉膛里炒熟的麦香,和着满山花海攒下的土菜油香,开花节节高的芝麻香,太阳地里反复刨刮出的梅干菜香,还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猪油味,全在舌尖那点点碎末里。咿咿呀呀,咿咿呀呀,一老一幼,品鉴完毕,又开始了鸡同鸭讲却又心有灵犀的对话,似在交谈,美味否?美味也!

  年岁渐长,小儿爬下摇摇车,于年年月月中领悟了婺式的午后,随意之中的考究,蓄势待发的慵懒,美食为媒的天伦。

  追梦而去,即将远行,巷子口的酥饼香依旧,只是手中的酥饼由每日报到的一个成了半载一回的一筒。带上乡味远行,多少给了漂泊的游子以抵御水土不服的底气,消解了离别与思念的忧愁。婺乡人在外,围炉而坐,一枚酥饼搁在案上,便如展开了一枚婺乡亲友的封印,氛围很快热络起来,一行人促膝长谈,共话桑麻。

  挨过了寒冷的冬月,迎来了红火的春节。婺乡人纷纷采购大提大提的酥饼,套上红红火火的礼盒,走亲访友,情牵意连。

  岁月渐长,梦里的酥饼香越浓。酥酥脆脆,层层叠叠,宛如一弦一柱思华年,细细数着古城巨变里的沧海桑田,童年记忆中的点点滴滴。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