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晓芬
绿水青山映,乡村景如画。在婺城区竹马乡方下店村,每当夜幕降临,村口的文体广场上热闹非凡,有人跳广场舞和交谊舞,有人打门球、乒乓球和篮球,幸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这个文体广场位于金华市区二环北路高架桥下,面积共有1.2万平方米。其中10片门球场面积达到594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门球场地。
但在几年前,这里曾是人人掩鼻而过的“垃圾场”。2020年5月,经过一年时间,方下店村在这里建成设施齐全的文体广场,并承办了多场国家级的门球赛事,先后有近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门球运动员、爱好者前来比赛、交流和旅游。通过赛事举行,不但促进了村民花卉销售,而且实现了该村餐饮、民宿等服务业从无到有的飞跃。
从“垃圾场”到全国最大门球场,方下店村文体广场的华丽变身是婺城区“十三五”以来,高歌唱响“担当赶超婺城图强”主旋律、书写“双城”战略乘风破浪新篇章的缩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婺城区城乡面貌美丽蝶变,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花满婺城”看得见幸福,交出了一份不负新时代的精彩答卷。
如今,婺城区开启了推进“双城”战略迭代升级、奋力建设“五大名城”新征程,正以铿锵步伐,迈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五朵金茶花”释放都市产业新动能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2020年10月,在婺城区仙源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燕语湖畔,一场国内规模最大、流量最大、水平最高、与山水相融的钓鱼竞技赛事激情上演。
当天,2020中国·金华燕语湖首届全国钓鱼人运动会在燕语湖国际垂钓中心开幕。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1160名选手和300名网红竞钓大师云集赛事,1.6亿多人次在线观看,带动了农产品销售2600多万元,同时吸引了60亿元的观云小镇落地度假区。
燕语湖国际垂钓中心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5000亩,可供5000人同场竞技,是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全国唯一一个垂钓全项目赛事训练基地。
一汪碧波,纵横钓竿;一方镜头,连线全国。近年来,婺城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山水优势、人文优势、产业优势、城市能级优势,提出“双城”战略,擘画“五朵金茶花”产业新格局,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探索出了“赛事+社交+电商+制造”发展模式,“休闲旅游之花”美丽绽放。2020年6月,婺城成功举办了首届燕语湖库钓公开赛,300多名专业网红钓手吸引了超过1800万人次观众,累计带货69万件,直接带动消费6000余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婺城区积极打造以创新为先导,以市场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模式,做优做强高能级发展平台,“五朵金茶花”争奇斗艳,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如火如荼。以规划3.96平方公里的飞扬小镇为中心的“智能制造材料之花”,以占地13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城为主导的“高端服务业之花”,以城北跨境电商产业园为代表的“科创文创之花”,以新城区为核心的“智慧经济之花”,无不展现出蓬勃生机。
与此同时,婺城区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三服务·婺城家服务”工作,掀起“大家访、大代办、大接访、大化解”活动热潮,持续推进“微笑办、暖心办、我来办、马上办”作风,着力打造“两优一高”区,以优质高效暖心服务赋能发展。在此推动下,从工业、传统农林业到文创产业、电商产业,从个体户、企业到园区,婺城都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到处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画卷。
“六大幸福城”描绘宜居福地新图景
从二环西路与临江东路交叉口出发,沿着双溪西路西延一路往东,不消10多分钟,73岁的倪子军就把孙女送到了金华高铁站。“以后打车送孙女,不绕远,还可以省不少钱!”老倪的孙女在外地上学,道路贯通后送孙女更方便了,着实让他高兴。
老倪的家在白龙桥镇高桥村邵家埠头自然村。2020年12月1日,承载着当地群众十年梦想的双溪西路西延工程通车,家门口的“断头路”彻底贯通了,新城区与主城区真正步入“10分钟”交通圈,婺城百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满满的。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婺城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六大幸福城”建设,以担当争先的勇气和赶超奋进的韧劲,着力破解了一大批历史难题,不断创造高品质幸福生活,全力打造幸福城婺城样板。婺城新区万泰城市广场浴火重生,聚合老镇新区跨江发展的马海路大桥全线通车,新城区开启“二次出发”图强新征程;高铁新城(一期)、白龙桥黄金苑等区块创造征迁新速度;六大安置房38万平方米建设快速推进;城北区块首个商业综合体开发有序,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阳光明媚,陌上花开,鸟儿啁啾。2020年9月1日,在婺城区沙畈乡中心小学,10岁女孩李小寒和小伙伴收到了特殊的开学礼物:婺城区政府为他们定制的免费“上学公交卡”。
沙畈乡中心小学是婺城区最后一所山区小学,因为种种原因,生源流失,师资减弱,办学困难不小。婺城区把办好沙畈小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落实,选聘新校长、增拨教育经费、赠送“上学公交卡”、设立流动图书馆,着力破解生源与师资难题,让山区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建设“六大幸福城”征程上,婺城区始终把教育、健康、平安、生态、交通建设摆在首位,民生事业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
“十四五”期间,婺城区将把共同富裕的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奋斗目标,以“六大幸福城”建设为抓手,建设城乡融合、公平正义、平安和美、生态宜居、美丽富裕,能实现梦想、人人向往的幸福城市。
“花满婺城”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隆冬时节,在白龙桥镇郑岗山村,一片100亩的“红美人”柑橘园里,一个个鲜黄饱满的果子沉甸甸地挂在枝头,在翠绿叶丛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可爱。
“通过农业‘标准地’改革,村里依托镇国有公司,招商引资引进‘红美人’种植项目,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带来10余万元收益,百亩荒山蜕变成金山银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文杰介绍。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婺城区创新引入农业生产力布局规划、产业准入和优胜劣汰的奖惩退出机制,全面有序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并走在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全区已通过农业“标准地”模式新招引农业项目56个,面积32093.86亩,累计投资52658.05万元,认定存量农业“标准地”项目131个,面积28711.24亩,累计投资48969.31万元。
婺城农业“标准地”改革释放农业发展内生动能,成为“花满婺城”建设的有益探索之一。近年来,婺城区以深化农村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双城”战略为总抓手,全域推进“花满婺城”建设。“十乡百村”乡创婺城行动和“双富”工程蓬勃开展,农业“标准地”改革如火如荼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进,“一镇一村一品”百花齐放,“消薄”十法助力脱贫攻坚,打造绿色小水电创建全国样板,“花满婺城”建设硕果累累,“三农”工作成效显著。
夜幕四合,在白龙桥镇新昌桥村,无数游客从四面八方涌入。有的在观景台看溪景,有的在沙滩上漫步,更多的在美食广场品尝大排档,尽情享受田园乡村的魅力。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柯建康高兴地说:“人气旺了,乡村经济活了,村民的幸福感足了!”
2020年上半年,白龙桥镇新昌桥村借着“十乡百村”乡创婺城行动的东风,以“国有公司+村集体+村民入股”模式,注册昌桥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村民共入股700多股,共筹集218万元,走上村民致富创富之路。
“花满婺城”花香弥漫,农旅融合风生水起。依托“花满婺城”建设成果,婺城区不断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以“南山漫道”、花博园、美保龙生态养殖等样板项目为牵引,推动全区文旅项目建设。同时,以“花满婺城·幸福生活”休闲旅游年为主线,举办竹马茶花节、箬阳茶文化旅游节、中国门球冠军赛总决赛、第四届中国山水四项公开赛等大型活动30余场,文体农旅紧密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浙江之心,春潮涌动,活力澎湃。随着成功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婺城都市能级不断跨越,首位度不断攀升。新征程上,婺城这座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高歌唱响“奋进‘十四五’图强新婺城”的主旋律,纵深推进“双城”战略迭代升级、奋力建设“五大名城”,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排头兵,在满目绿色和无限生机中奔向无尽的诗和远方。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