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19日,大型电视散文系列片《白沙溪》全片共八集已全部完成推送。该系列片在婺城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也由此引发了全社会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白沙溪三十六堰”的新一轮关注和热议。这一波热议从婺城延伸到全国,哲学博士、中国故事杂志副总编辑、华民慈善研究院院长、大理大学客座教授唐宜荣还专程为系列片的每一集撰写了观后感。
据悉,大型电视散文系列片《白沙溪》由中共金华市婺城区委、婺城区人民政府和金华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知名音乐人、婺城乡贤陈越编剧,国家一级导演陈建平执导。全片以艺术的镜头展现了婺城母亲河两岸繁衍生息的农耕文化、治水文化、非遗文化,用人文的视角解读了绿水青山下的幸福密码。
《白沙溪》的编剧陈越先生幼时便生长在白沙溪畔。早在27年前,他便取材白沙溪上的白龙桥,创作了《江南有座金华城》,白沙溪是陈越艺术性灵生长的沃土。
在《白沙溪》的第二集《宝塔摇铃》,白沙溪畔的洞山塔成为陈越散文般的时光记忆的主角。洞山塔是婺城人认知中颇具灵性的宝塔,也是“白沙八景”之一“宝塔摇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集,陈越这样回忆:“在白沙溪畔的古方村,有一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洞山宝塔’。这座砖石结构的空心塔,六角七层,高耸云霄。塔身层层内敛,壁画精美绝伦。尤其是拱门上‘耸壑昂霄’四个字,遒劲雄浑,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沧桑。在这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猛然间有一座古朴庄严的宝塔映入你的眼帘,这份惊喜,远比稻浪翻滚的田园风景更为诱人……”
这座神奇的宝塔牵动着走过白沙溪畔的婺城儿女于童真年代泛起的无限遐想。
“古方是白沙溪畔的大村落,关于这座洞山宝塔的来历,多与这个村庄的朱氏家族有关。而关于这座洞山宝塔的传说,则多与此地的风水学说和家族兴衰有关。这些亦真亦假的传说,给古老的洞山宝塔披上了一层颇为神秘的色彩。在古方村,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老街穿村而过。遍布两边的小酒馆里,你随便问一个本地人,他都会自豪地告诉你关于这座宝塔的前世今生。这些传说中最被人提及的,就是关于古塔藏宝的故事……”从宝塔的阵阵清脆的铃声中走来的传奇故事,滋养了幼年陈越丰富的内心,也牵引着他在心中捏塑着一个个英雄梦想。
这份由故乡宝塔引出的有关乡土人文的叙述,对儿时经历的追忆,以及由此显露出的细腻的情感,又一次将唐宜荣打动。
唐宜荣这样写道:“看完《白沙溪·第二集·宝塔摇铃》,我更觉得昨天看完第一集的感触是有道理的!静的塔与动的铃、静的岸与动的溪,交织着实与虚的统一、情与理的协同、近与远的追寻、文与景的呼唤,都在这精妙与精神的几分钟千秋之中!”
(记者张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