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下张家村党支部书记钱瑞华

赤子之心依旧 拳拳回报桑梓

2021-04-19 08:52:3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范卓峥 摄影 蔡阳彪

  记者范卓峥 、摄影蔡阳彪

  【人物档案】

  钱瑞华,男,中共党员,1948年2月生,1969年12月入伍,在部队服役6年,期间先后担任班长、连队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等职务。1975年3月退伍回乡,1976年12月起担任下张家村党支部书记至今,2005年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当年渴望入伍的年轻人,

  带领更多农村孩子进了军校

  钱瑞华拿出一本珍藏许久的厚相册,翻看年轻时在部队的照片,照片中年轻帅气的小伙子,英姿飒爽,气宇不凡。看着照片,钱瑞华不禁想起了当年渴望入伍的日子……

  19岁体检合格,没去成,20岁体检合格,又没去成,钱瑞华说:“因为父亲生病,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我们做子女的得去生产队挣工分养家。当时家里兄弟姐妹很多,我又是老大,所以家里是不允许我去当兵的。”直到21岁,家里的弟弟妹妹大了,可以去协助挣工分了,他才如愿以偿进了部队。就这样,这个内心充满渴望和热忱的年轻人在1969年12月踏上了去安徽当兵的路途。

  钱瑞华直言,部队的纪律、学习、训练都十分严格,每天天没亮就得起床,夜里一到九点就准时熄灯睡觉,训练强度也很大,就算寒冬腊月也能练出一身汗。但是部队也给了钱瑞华一个学习的机会,他每天晚上都跟着学习班识字、练字、读书,进步飞快。这个勤奋努力的年轻人在部队表现优异,6个月便入了党,8个月就当上了班长,当兵生涯中获团嘉奖4次。

  钱瑞华的相册中除了自己的照片,还有一位年轻人的。他叫陈亮,是下张家村的村民,20年前钱瑞华鼓励他考军校,并且带他去杭州选学校,陈亮很争气地先后获得了工学学士学位和军事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部参谋部参谋。钱瑞华表示,自己是通过当兵改变了穷苦的命运,他也希望帮助家庭贫困的孩子改变命运,所以直到现在,他每年依然会帮着村里的孩子选军校,鼓励他们走向自己的人生路。

  “花书记”“水书记”到头来依旧是大家的“钱书记”

  自1976年钱瑞华担任下张家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一刻都没有停歇。刚上任时他就以“拿土地去换路”的妙招,还清村集体欠款,换来了一条通往湖头村的“致富路”。路有了,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呢?

  20世纪80年代山茶花大热,钱瑞华在1996年把握时机,决定将拥有本土优势的茶花种植业作为发展方向,走“特色强村”之路。

  “我从1997年开始自学种花,在这之前我只学过点理论知识,实际操作为零,但是我相信这是个朝阳产业,所以我开始尝试了。”钱瑞华靠着自己在生态试验场学到的一点苗木培育知识,在自家不断地试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花卉苗木的种养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尝到了这个甜头,钱瑞华马上带着村两委一班人,开始发展整个村里的花卉苗木种植业。通过带队前往广东、云南、福建等地考察取经和引进金华的20户种花大户,下张家的村民们变“粮农”为“花农”,全村98%的农户都种植茶花及其它花卉苗木,之后建成的国际山茶物种园保存了80%的山茶花物种数量,每年一届的茶花节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场面热闹非凡。花团锦簇的下张家村成了世界闻名的茶花之乡,钱瑞华成了名副其实的“花书记”。

  可在茶花事业正繁荣的时候,下张家村的水域却因产业、社会发展变得越来越脏、越来越臭。“刚开始,我们还不知道是水的原因,只感觉茶花越来越难种了。后来才渐渐明白,水被污染了,苗木容易烂根。”钱瑞华痛心地说,浇花的水没法用了,种植大户都离开了下张家。2002年市人代会上,钱瑞华正式提交了第一份关于长湖治理的议案,而后,一直为长湖治理奔走,多渠道筹集资金120余万元,用于建设辖区水域,还原河道整体景观。然而由于下张家村地处长湖中游,不解决上游水质的整治都是治标不治本,为此,他呼吁长湖治理一定要坚持水岸同治、合力共治,才能确保治理取得成效。2014年,浙江省“五水共治”第一枪在金华打响,长湖是当年参观点之一,钱瑞华终于松了口气。几年下来,共关停、搬移沿线300余家重污染企业和275家养猪场,消灭53个排污口,有效遏制源头排放,水质日渐好转,钱瑞华又成了村民口中的“水书记”。

  无论是“花书记”还是“水书记”,钱瑞华为下张家村带来了美丽的乡村风景、干净的灌溉用水同时,也鼓足了村民的钱包,到头来他依旧是那个带动乡村振兴、村民共同富裕的“钱书记”。

  成为“全国劳模”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

  2005年,钱瑞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这项荣誉对于钱瑞华来说却是一个新的起点,他从此以后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

  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吹响,下张家村作为试点备受关注。要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首先就是要给村民们建好房,而建新房的基础是有土地,这就关系到了坟墓搬迁问题。中国人自古重亲情、重孝道,迁坟注定是一场难啃的硬战。钱瑞华带领着村干部一次又一次上门,一户接一户劝慰,经过两次强势推进,最终村内所有零散的坟墓全部都搬到村外集中安置,村民们有了建新房的土地空间,这才有了下张家村现在房屋规整有序、栋栋整洁美观的农村新面貌。

  近几年,我国全面抓紧抓严垃圾分类工作,而早在2015年,下张家村就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试点工作。钱瑞华深知要在农村推行一项新政策,改变村民根深蒂固的旧习并不是一件易事,5年来,从宣传教育到纳入村规民约、从“联邻帮户”机制到“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行动,终于,全村垃圾分类工作在2020年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底,一座外表美观、功能齐全的阳光堆肥房在下张家村田野中建起,一辆集称重、拍照留档、评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垃圾收运车开进了下张家村,全村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低成本、“接地气”、科学有效治理的目标。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下张家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30多个,成了村里村外不折不扣的美丽乡村。

  多年来,钱瑞华忙前忙后,越战越勇,实现下张家村从一个负债村到远近闻名亿元村的“蝶变”。这个两鬓斑白的老人,不知岁月的痕迹已爬上面庞,这个事事关心的党支部书记,内心依然年轻火热,以一颗入党初心、一份党员使命,谋划下张家村更好的发展蓝图。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