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进军金华图)
(1949年5月8日金华《简讯》关于第二野战军十一军军部进驻金华的报道)
(婺城人民欢迎解放军进城)
(汤溪军管会布告)
1949年5月7日、5月8日,是婺城历史上最难忘的二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十二军三十五师一O四团和十一军三十三师解放了金华和汤溪。
新金华的诞生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战胜利后,浙中重镇金华已陷入浙东人民武装的重重包围之中。当时的金华县北部有中共金萧工委、浙东行署第三督察专员公署、中共路北县工委、县政府;东部有中共金义区委、金义区署,金萧支队第八大队和金义区武工队;南部是金华与汤溪交界地区,有浙东行署第五督察专员公署,中共金汤区委、区署,六支队十大队,路南(金义南)区署、路南区武工队,澧浦区署、区中队。
1949年1月,浙东临委提出了“更加有规模的大胆的向浙东敌人开展军事上与政治上的进攻”,“大大扩大与巩固浙东解放区”,“更直接的准备配合大军,争取全国解放之早日到来”的斗争总方针和总任务。中共金萧工委、金萧支队在连以上干部会议上提出了“大刀阔斧、放手发展、雷厉风行、加速工作”的口号,要求解放区各级党政、地方武装抓住时机、组织力量,从军事上、政治上、组织上向敌开展攻势。1月5日,金萧支队第八大队在教导员李铁峰的率领下,袭击了国民党金东雅高自卫中队。3月,金萧支队武装200余人由政委张凡带领,在各地方武装的密切配合下,进行外线出击,威震金、衢、严三府。路北兰浦区武工队也到莲塘潘、曹宅等地活动,使国民党当局坐立不安。4月21日,澧浦区中队在横路塘地段伏击浙保一个排,缴获轻机枪3挺、步枪20余支;月底,又在桥头村铁路附近缴获国民党某部战马12匹、汤姆冲锋枪3支、短枪8支。在浙东人民解放军和地方武装的频繁出击下,国民党军纷纷倒戈起义、投诚。1949年2月3日国民党驻金华二仙桥的二○三师某部班长,在六支队八大队吴甫新策动下,拉出一个分队20余人携枪起义;2月4日,国民党金华县自卫队等五人携机枪两挺、长短枪三支起义。盘踞在金华的浙西师管区的二○三师各团、营驻地被浙东人民解放军和地方武装分割包围,国民党金华县当局已呈四面楚歌、惊惶失措之态,横行乡里的区、乡、保政权已陷于土崩瓦解之势。
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49年3月初,路北县工委为了贯彻金萧工委加强城市工作,迎接解放,做好接管城市的准备工作的指示,派中共义南区委书记朱育茂为中共金华县城特派员,并接替已调回路北工作的施姬周领导英士大学党的工作。下旬,金萧工委敌工部派中共党员楼金任路北县敌工组副组长到金华,配合朱育茂开展统战、策反等工作。闽浙赣省委城工部早在1947年4月派林山到金华开展工作。后又派夏明、卓青、高展到金华开展革命工作,发展党员30多人。卓青以英大学生的身份在英大开展活动,与英大地下党员密切往来,进而取得了与金萧工委、金萧支队的联系,1949年2月,高展、卓青到金萧支队向金萧工委副书记蒋明达说明情况,并要求在其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由金萧工委统一领导他们的工作。蒋明达当即同意建立工作关系。同月,在金华成立了城工部闽浙边城市工作委员会,真树华为书记,高展为副书记。3月,成立了中共闽浙边城工委金华支部。4月中旬,浙东临委陈蔡会议结束后,金萧工委城工部又先后派朱因、叶新、周文、涛生等中共党员干部到金华,加强迎接解放的工作。至此,金华城内已有70多名中共党员和一支较强的干部队伍,各项工作出现了新的面貌。当时,统战工作很有成效。地下党首先争取了参加过国共合作的国民党金华县副参议长何茂钟、廖警新等上层人士,又团结了学界、商界的一些进步人士,为迎接金华解放作出努力。
战斗在金华城乡的中共地下党组织还通过传播进步书报、编发刊物,翻印、邮寄、散发和张贴《金萧支队告金华人民书》、《解放城市十大政策》、《约法八章》以及《国民党党政军特人员立功自赎条例》等文件、传单,向各界人士、各阶层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通过各种渠道开展社会调查,掌握国民党在金华的军事、行政和司法等机关及社团的基本情况,收集在金华的国民党军队的番号、主官、武器装备和兵力等情况。
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后, 5月3日,杭州解放。驻金华的国民党二○三师、浙西师管区所属各部在岭下朱金温公路—线集中,李延年兵团陆续从金华撤退。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财产的安全,保持社会安定,防止国民党撤退前的破坏,朱因于5月6日上午会同在金华的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在金华旌孝街营房巷一号开会。会议决定建立金华城工委和金华城工办事处。下午,金华城工委对城防司令部军械官进行策反工作,控制了城防司令部的武器库,秘密运出一批武器弹药埋藏于英大。晚上,金华城工委人员策动金华县警察局一批警察起义。同时,以英大地下党员为骨干,吸收进步学生,组成了学生纠察队,通过起义人员从师管区拿出步枪50余支,武装了英大纠察队。通过策反工作,控制了国民党浙西师管区的电台。金华城工委成员和学生纠察队等开展护厂、护校、护城工作,严防国民党军溃逃时烧杀抢劫。
1949年5月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军三十五师一○四团,由团长张镰斧、政委鲁子沫率领,从建德昼夜兼程,向浙赣线上的重镇金华金华进军。一营从上浮桥、通济桥一线进击,三营占领金华火车站。金华四周响起阵阵枪声,国民党残敌稍作抵抗后大部弃城逃跑。国民党金华县县长带领县自卫总队的一个中队和刑警队企图逃往南山,在通济桥头与入城的解放军相遇,先头的刑警队将武器丢入婺江四处逃窜,一部分被解放军生俘。解放军攻城部队从东南、西南、东北和西北方向突进城内,宣告金华解放。同日上午,十一军三十三师也在师长孟擎宇和军政治部主任刘华清率领下,自安徽屯溪直插金华,途径淳安、遂安、衢县上方和汤溪、古方开进金华驻防。
金华解放当天,金华城工委组织的学生纠察队、工人纠察队和部分起义警察全副武装,戴上红袖章,在城内各主要街道、车站、码头、银行、仓库、工厂、学校、商店、交通要道警戒巡逻,维持社会秩序。金华城工办事处在原国民党金华县政府大门口挂出了“浙东行署金华城工办事处”牌子和张贴了布告,接管了国民党金华县政府的全部文书档案和财物。接着调整充实了城工委的领导力量,朱育茂为城工委主任,朱因以特派员身份负责金华城工办事处工作。
金华解放,全城雀跃,一片欢腾,锣鼓声、鞭炮声响彻金华。上午10时,英士大学所属的各学院和金华中学、金华简师、作新中学、丽泽中学等学校师生组成的宣传队,高举“欢庆金华解放”、“热烈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金华”的大红横幅,上街游行庆祝,市民们也纷纷加入游行庆祝的行列。
金华解放,城市没有遭到破坏,工厂继续生产,商店继续营业,学校继续上课,社会秩序井然。5月8日,金华城工办事处编辑出版了第一份铅印报纸《简讯》,除宣传形势和党的各项政策外,还发表了《告金华社会人士书》《关于收缴枪支弹药和取缔散兵游勇的规定》《关于保护城市私营工商业的通告》等,号召金华人民团结起来,发挥集体力量,保卫解放后人民所取得的权利和财产。5月9日,在英士大学法学院大操场召开了庆祝金华解放大会,有1万余人参加。刘华清在会上宣传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充分肯定了金华解放后的大好形势。刘华清代表驻金部队,布置了三大任务:一是广泛深入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和《约法八章》,安定人心,准备建立新的人民政权;二是做好动员工作,抓紧征集筹借公粮,保证解放大军供应;三是城乡人民组织起来,配合解放军肃清匪特,保障社会治安。会后举行了盛大的游行。5月10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批准,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金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曾绍山(十一军军长),副主任刘华清。军管会行使政权机关的职能,下设秘书处、财经部、交通部、文教部、卫生部、公安部、公共房产管理委员会和警备司令部。金华城工委和城工办事处部分人员参加了军管会工作。
金华市军管会遵照中共华东局关于“各按系统、整套接收、调查研究、逐渐改造”方针和“宁缓勿乱,稳步前进”的部署,对国民党在金华党政机关的财产进行了接管。派出军代表对铁路、公路、银行、邮电、农林、水利、学校、医院、救济院等公营企事业单位进行接收,对私人企业商店及人民生命财产均实行全力保护,社会秩序很快安定下来。
5月13日,在杭州集结的山东沂山地委安邱县中队南下干部抵达金华。15日,中共金华县委成立,书记燕依民。18日,金华县人民政府组建成立,赵季武为县长。县委成立后,即着手成立党的工作机构,组建政权办事机构,全县成立了城关、安南、澧孝、雅塘、芙塘5个区人民政府。
新汤溪的诞生
1949年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十一军三十三师一部,不费一枪一弹,解放了汤溪县,这是汤溪县历史上翻天覆地的一天。汤溪县地下党配合解放大军为了这一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8年5月,在皖南事变中被捕后逃回家乡的新四军战士徐文佩,为建立党的地方武装,与金明在白龙桥镇让长、龙蟠、天姆山等村开办民校,组织贫雇农上学,宣传革命道理。同年秋,以上述3村的民校学生为主,建立了“农工自救团”的秘密组织。在“农工自救团”成立时,徐文佩对团员说:“组织农工自救团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革命武装,自求解放,迎接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同年11月,徐文佩去金萧支队参加学习后到路北县工委工作,后被派回金汤地区开展活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战胜利后,在中共路北县工委金汤区委的直接领导下,1949年2月20日,汤溪的18位农工自救团团员智袭浙赣铁路上的新昌桥碉堡成功,当晚成立金汤区中队和金汤区署。3月5日,金汤区中队和农工自救团的成员夜袭国民党琅琊乡公所,烧毁了壮丁册、户口册,打开粮仓,将80多担粮食分给群众度荒。在游击队的频繁出击下,盘踞在昭利乡高儒村的汤溪县自卫中队常备第一中队,撤至汤溪县城。3月8日晨,该队经琅琊徐村,进入山后金村时,遭到金汤区中队伏击,该队狼狈逃窜。国民党汤溪县县长慌忙拼凑行动队,会同金华县自卫队、交警中队纠合于琅琊徐村,并设立招兵站,妄图一举扑灭金汤地区的革命武装力量。金汤区中队捣毁了琅琊徐村招兵站,并俘虏其连长等。此后国民党汤溪县政府多次策划“剿共”,但在人民游击队武装的主动出击下,均遭失败。随着金汤地区人民游击武装日益壮大,1949年3月,中共路南地区特派员决定金汤区中队扩编为六支队第十大队。4月5日,驻守在浙赣线苏溪至金华的国民党交警第三大队第九中队,在十大队游击活动地区长山村正式宣布起义,编入六支队十大队。至解放前夕,十大队转战金汤地区的龙蟠、长山、琅琊、雅畈、安地、莘畈、汤溪等广大农村,国民党汤溪县党、政、军被迫龟缩于汤溪县城内,已成惊弓之鸟、瓮中之鳖。
1949年3月,闽浙赣区委城工委汤溪小组成立以后,为了迎接汤溪解放,党小组长根据章如铨是汤溪县的实权人物,与国民党自卫中队长张儒棠关系密切,而中共党员潘长发是章如铨两个孩子的老师,决定由潘长发做章如铨的工作,策反国民党自卫中队起义。3月下旬,蒋增力、潘长发在汤溪西门义丰店与章如铨进行谈判,蒋增力要求章如铨当机立断、起义来归。3月底,蒋增力、方维去江山城工部请示汇报策反事宜。回来后,党小组在汤溪瀛头金开会,按城工部高展的指示,并根据新的形势进一步作了具体分工,并设法与六支队应飞、卜明取得联系。4月初,章如铨回话,自卫队愿意伺机起义,同时提出自卫队本身力量弱、起义后要有接应,县自卫队家属也要做好安排等要求。蒋增力等一一作了答复,要求起义日期越早越好。4月28日,方维要求加速完成策反工作;组织担架队准备支前;调查控制各粮库存粮,保证不受损失,以供过境解放大军;对群众抓紧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因此,党小组对成员的具体分工又作了调整。29日,蒋增力随方维去城工部汇报工作,直到5月5日才返回汤溪。5日,潘长发在东门医院和章如铨及自卫队商议起义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和行动计划,后回中枢二校。与此同时,金汤区署利用各种关系多次对国民党汤溪县长徐国桢进行策反,闽浙赣区委城工委金华支部也利用同乡、同学关系对徐国桢进行策反。
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大举向南挺进,5月3日杭州解放,5月5日,驻防汤溪城的国民党第一二五军撤离汤溪县城,向温州逃窜。6日下午,章如铨决定采取果断措施,以武力要挟汤溪县党政首要分子一致行动,促使县长徐国桢召开国民党军政人员、地方士绅座谈应变会议。当晚12时,传来兰溪解放和解放军向金华进军的消息,与会人员惶恐不安。这时,章如铨、徐国桢命令汤溪县国民党党政军主要人员和自卫队全体队员到县政府门口广场集合,强制他们撤离到距城5华里的贞姑山村宿营。7日晨,又移驻东夏村。中共汤溪小组获悉后举行紧急会议,决定派蒋增力代表党组织到东夏村接收国民党县自卫中队起义。章如铨、徐国桢等人把县自卫中队的花名册、武器清单交给党小组。接收会上,蒋增力作了简短讲话,勉励起义官兵跟共产党走,并宣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他们安心待命并注意:待命期间未接通知不私自行动;提高警惕防止个别顽固分子的不轨行为;扣押的伪顽头目,要严加看管。
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十一军三十三师一部,未费一枪一弹,解放了汤溪县。中共汤溪小组将国民党汤溪县党政军头目、自卫队人枪从东夏村带回县城,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接收。当日,全县乡村电话畅通无阻;全县粮库总存八九万斤粮食保存完好;全县国民党档案原封未动,其他公有财产也无损失,全部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而且社会秩序安定。
9日,汤溪县军管会成立,由十一军三十三师刘瑄任主任。军管会成立后,城工部汤溪县地下党小组的6名党员即在军管会刘瑄主任的领导下参加了军管会的工作。 14日,原国民党汤溪县县长徐国桢受命通知各科室人员向军管会移交全县的档案、文件、粮食、财物及自卫总队存储未发的枪支弹药,计步枪91支、轻机枪10挺、掷弹筒3个、木壳手枪1支、莲蓬枪1支、七九步枪子弹25200发。国民党汤溪县自卫总队常备中队也将武器弹药共步枪115支、轻机枪5挺、重机枪1挺、冲锋枪6支、木壳枪2支、手榴弹185枚、各种子弹10505发移交给军管会。人员则由军管会根据情况留用或遣散回家。
汤溪县军管会成立后,汤溪党小组在军管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借粮支前工作。5月17日,中共汤溪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县委副书记张景祥主持县委工作,县长为蔺景沂。
(中共金华市婺城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蒋涛执笔)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