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金华日报记者周垚、记者周金权)近日,在下午放学时间,婺城区华电小学二年级学生沈睿溪没有背起书包离开学校,而是来到了教学楼一楼的陶艺教室,捏起了陶泥。“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妈妈得知学校在托管时段开设陶艺班,第一时间为我报了名,这太好了。”沈睿溪说。
当天是华电小学“一诺陶吧”陶艺馆开课第一天,共有来自二至五年级的30多位学生参加了“第一堂课”。在市工艺美术大师、婺州窑传承人顾童以及金华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以小小陶泥为载体,或捏、或压、或卷、或叠,制作出了各种形状的陶胚,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校在不断摸索和创新,怎么让孩子们在课后的两小时里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学有所趣。”华电小学副校长周芬娟说,学校的想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陶艺班也在婺城热心企业的赞助下成功开课。同时,学校还聘请校外辅导员顾童等多名老师公益授课,帮助孩子们学习、成长。
“华电小学开展陶艺课程,不仅很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能增进孩子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回归自然感受快乐’”。婺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胡崇禄说,陶艺教育助推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将培养一批喜爱陶艺制作的学生,有望成为华电小学一大文化特色。
在陶艺第一课顺利开展的同时,花样跳绳、舞蹈、器乐、乒乓球等课后托管服务也在华电小学如火如荼开展。师生们融在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丰富多彩的托管服务既得到了家长普遍认可和支持,也有力推动了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