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婺城区纪委区监委会同13家职能部门,紧盯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持续纠治教育医疗、生态环保、应急管理、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征迁安置等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各牵头部门切实扛起专项治理主体责任,紧盯目标,扎实推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落实开门搞整治,接受群众监督,现将15项治理阶段性工作成果公布如下:
一、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管理分散、信息不透明“充电难”问题专项治理
配合金华市发改委建设了治理端与移动端一体的“金华绿行”电动汽车智能服务平台,该平台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解决用户过去在找桩、比价和充电时频繁切换App的问题,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充电路径导航、充电状态监测、充后支付等个性化、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接入金华范围内运营商28家,充电站170座,充电桩1206个,充电枪1495个,基本实现城市公共桩的全量接入,全面覆盖。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
二、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专项治理
成立“双减”工作专班,组建了14个乡镇(街道)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网格,对培训机构的合同条款、招生简章(广告)、收费退费制度等方面进行排查摸底,梳理汇总各种隐患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强化规范培训机构和家长服务合同的签订。先后出动300多人次,部门联合执法检查30余次,检查培训机构466家,关停5家,责令整改36家;查处违规办学4起,其中区市场监管局立案2起,区综合执法局立案1起,区教育局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起;取缔无证无照办学2起;查处涉嫌虚假广告2起,均由区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并责令限期整改;处置了30余起培训机构退费投诉件,净化了校外培训机构生态环境,切实维护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三、网络通信诈骗犯罪专项治理
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牵头、行业监管、公安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全社会反诈”格局,6月份以来,全区18个乡镇街道均开展反诈宣传,受益人数达35万余人,切实打好婺城反诈全民战。截至9月,全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量同比下降7.12%。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下游黑灰产业链实施,掐断犯罪源头和资金通联渠道,今年以来抓获嫌疑人294人,返还电诈资金664万余元。精准预警劝阻成功率98.62%、见面率82.01%,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64万余元。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
四、公安机关有案不立、压案不查专项治理
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量评查涉案警情8049条、不予立案124起、终止侦查126起、撤案71起、涉访案件16起、涉法涉诉案件4起、重点行政案件262起,未发现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情形,在全市公安机关半年执法检查中,分局排名第一。坚持开门搞整治,组建警风监督员队伍,年内接受执法监督意见建议37条,解决问题18处。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
五、惠民殡葬提标增项扩面工程
建立区、乡(镇)、村三级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层层动员部署,全面排查公益性墓地建设、管理、服务情况及背后作风问题和腐败风险,截至9月底,共开展检查116次,推送宣传信息300余次。针对排查出的突出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对症施策,对符合条件的公墓补办相关审批手续,完善我区生态公墓规划修编,对5个非法占用林地的村级公墓涉及单位进行处罚,收缴罚款共11.3975万元。下发《关于做好婺城区生态安葬点项目运行管理的通知》,加快推进生态安葬点建设,建立健全殡葬公共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六.社区矫正领域执法不规范问题集中整治
规范社区矫正执法10项工作制度,建立14项工作流程和文书库,实现矫正执法流程和标准规范化。开展社区矫正重点案件自查工作,累计评查案卷460件,反馈材料质量瑕疵23条,整改23条。坚持每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执法规范化学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至今累计培训258人次。开展社区矫正季度执法检查,累计检查出3个方面15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责任单位:区司法局
七、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劳资纠纷专项治理
对建设领域、政府投资类在建项目、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截至9月,共组织100余人次,检查在建项目67家,政府性投资项目19个。联合区纪委区监委下发各类通报8份,42个问题均在时限内完成整改。以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为重点,属地案件发生情况为抓手,全面确保行动推进。截至目前,各政府投资项目未出现欠薪情况,更未发生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各类扰乱社会稳定的事件。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八、农村回迁安置问题专项治理
针对征地中宅基地回迁安置问题召开推进会2次,重点对交通、管线等线性工程和建设开发平台建设项目因征地涉及拆迁的、选择宅基地安置的户数和人口进行全面梳理排查,我区涉及征地宅基地安置6个乡镇街道,10个项目,共549户,1143人,其中,已安置547户,1138人,未安置2户5人,存在安置难点。分局对该难题进行细致研判,制定整改工作任务分解表,目前该问题已解决,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安置到位。
责任单位:区资规分局
九、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集中攻坚销号
深入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件核查整改,自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结束以来,区协调联络组已组织开展督查4次,实现36件信访件涉及点位现场督查全覆盖,对检查发现整改不到位或反弹回潮问题,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召集纪检、组织等部门先后2次约谈相关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督促加快整改进度。目前全部36件信访件已完成整改34件,剩余2件信访件正按时序进度要求推进。
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
十、城市回迁安置问题专项治理
全面摸排我区拆迁未安置底数,以狠抓安置房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进完工项目房源分配为重点,按照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四张清单”要求,细化工作方案,推进专项整治。经过持续整改,我区已完成洪源、环城一期两个征迁区块408户,1164人的回迁安置,同时完成西郊村被拆迁户537套,罗店镇前庄头城中村改造被拆迁户554套安置房的分配工作。目前,我区共计分配安置房2687套。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
十一、侵占集体资产资源问题专项治理
联合区司法局下发《关于开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通过逐村排查形成了84个问题的整改清单,涉及拖欠集体金额合计485.5万元。截至9月,已完成问题整改74个,收回拖欠集体资金238.16万元,整改完成率为88.10%。出台《婺城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规范化管理制度》《婺城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债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推行农村集体资金往来非现金结算制度的通知》等5个长效管理制度,堵牢制度漏洞,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水平。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十二、山区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工程
夯实山区医疗硬件基础,于今年6月投资500万元对塔石乡卫生院进行基础设施和智能信息化设备改造提升,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设计图纸招投标工作,预计2022年12月份完工。打造山区医疗软件引擎,出台《关于促进健康事业发展十项举措》,加大卫技人才培育和人才招引流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技人员待遇,改善山区乡镇卫生院用人环境,实现优秀医疗卫技人员由走进来到留下来转变,提高边远山区医疗卫生技术和管理水平,彻底改善山区群众的就医条件。拓宽山区中医药阳光大道,满足山区群众享受中医药、针灸推拿、“三伏贴”、拔罐、膏方等中医药技术服务,计划完成4家山区中医馆建设,目前已完成2家。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十三、危化品企业“低、小、散”问题专项治理
组织第三方提供安全技术服务,实现71家危化企业体检全覆盖,有效解决监管人员不足、专业技术薄弱问题。按照“一企一册一提升”要求逐个指导整改,共排查出安全隐患118条,现已完成隐患整改109条,整改率92.37%。通过专项整治,对11家问题企业注销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做到安全风险源头管控;立案查处4起,处罚金额共计14.4万元,均已结案。牵头组织对辖区内所有危化企业全体员工开展危化专项培训,实现危化安全技能提升全覆盖,共开班12次,先后完成64家企业共计686名人员的危化专业培训,有效解决企业员工文化水平偏低、安全培训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
十四、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治理
提高生产企业的溯源管理,全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00%安装“视频监控”,对生产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所有产品加贴“浙食链追溯码”,实现了“厂厂阳光、批批检测、样样赋码、件件扫码、时时追溯、事事倒查”。开展“护苗助老”专项整治行动,对药品、保健品等广告进行重点监测176条次,实地排查178条次,发现涉嫌违法线索14条次。检查保健食品生产企业2家,经营单位572家次,专项抽检10批次。处理相关投诉41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万元。宣传保健品科学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发布科普宣教视频5期;联合部门开展科普宣传活动11场次。部门间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增强打击力度。查处商标侵权、违法添加、虚假宣传等案件10件,已移送公安机关4件,行政立案6件。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十五、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
组建专班明确工作目标,印发《婺城区药品网络销售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查处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为,净化药品网络销售市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维护广大群众利益。截至目前,已出动检查人员100余人次,检查销售主体52户(次),责令改正2户(次),警告1户(次),立案查处假药案件并移送公安1起,其中查获的假药案件是开展药品网络销售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取得的全省第一例网络销售假药案件。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下一步,婺城区纪委区监委将继续立足职责定位、加强统筹协调,会同13家牵头部门持续推进专项治理,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以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回应群众关切。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