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就业帮扶 助残筑梦

2022-07-25 09:05:44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王静姝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促进残疾人就业是保障残疾人幸福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让残疾人增收致富、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的重要途径。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如何让残疾人不“掉队”,是婺城一直在探索破解的现实课题。

  近年来,针对残疾人就业创业难等问题,婺城积极创新残疾人就业帮扶形式,打造多元化残疾人就业模式,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残疾人朋友们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

  爱心粮油店

  为残疾人敲开“幸福门”

  “你好,帮我称点面粉,再拿一包大米。”

  “好的,面粉这里一共十五元。大米要什么牌子的?”

  ……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雅畈镇的芳鲜粮油店,一大早店内就迎来不少顾客,店员楼倩站在柜台旁,落落大方地和顾客交流,手脚麻利地完成取货、收款等,流畅的语言、熟练的动作、温和的笑容,让人丝毫看不出她是一名精神残疾人。

  楼倩今年37岁,两年多前,她来到了雅畈镇芳田残疾人之家。“刚到残疾人之家时,她比较沉默,因为疾病的缘故,家庭关系也比较紧张。”雅畈镇芳田残疾人之家负责人杨樟林说,家园内一共有19名残疾人,其中有不少是精神残疾人。由于受到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他们的谋生本领不强,就业渠道偏窄,从而成为社会的低收入群体。

  “我们安排了来料加工等辅助就业手段,来丰富残疾人的就业技能,还尝试开店让他们过来帮忙,在让他们提高收入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接触社会。”杨樟林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芳鲜粮油店于2021年10月正式开门,楼倩和另外两名残障人士一道做起了店员,三人平日跟杨樟林一起待在店里,学习算账、核对货单,很快就熟悉了工作。

  “粮油店生意很不错,附近居民都来这边买米买油、买五谷杂粮,或者买动物饲料。”如今,楼倩在粮油店主要负责收银、记账和清点货品等工作内容,每当聊起工作,她说得头头是道,与顾客交流时也是自如大方。“现在有了自己的收入,每次发了工资,就可以为孩子、为自己多买些喜欢的东西。我身体也比以前好多了,心情也很舒畅,家庭也更和睦了。”楼倩说,平日休息时她会帮丈夫料理农田,周末用来陪伴孩子,日子越过越舒心。

  “接下来,我们还会尝试让家园里的其他残障人士过来店里,为他们提供相应培训,让他们接触社会、更好地融入社会。”杨樟林在粮油店的白墙上贴上了“同心协力扶残助残携手迈向共同富裕”几行彩字,他说,希望残疾人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有更多残疾人朋友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记者了解到,婺城目前共有残疾人之家18家,通过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机会、康复及文体活动等综合性服务,减轻家庭看护负担,为残疾人及其家庭增强获得感与幸福感。

  近年来,婺城区残联有序推进全区残疾人之家建设,围绕硬件提升、技能培训、康复训练等,全方位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并积极开展赋能项目,如雅畈芳鲜粮油店、乾西真情洗车店等,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就业创业基地

  助残疾人拓宽“就业路”

  “我现在过来给香榧割下杂草,再过个把月就可以采摘了。”近日,在位于塔石乡的云中东篱香榧专业合作社的香榧种植区域内,残疾人张叔(化名)正拿着工具仔细地为香榧除去杂草,并检查香榧的生长情况,张叔告诉记者,自己在香榧基地工作已经有五年多时间。

  据了解,云中东篱香榧专业合作社是婺城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经营者章祝军也是一名残疾人,20世纪90年代末,25岁的章祝军在上海一工厂打工时,由于操作机器不慎,落下了肢体残疾。为了生计,他开过服装店,种过稻谷,办过养猪场,最后选择在塔石乡种香榧。

  2009年4月,认真钻研了种植技术的章祝军在山上种下了3000多棵老榧树,这3000多棵老榧树当年就开花了,后来,章祝军还自行成功培育了近万株香榧苗。2010年,章祝军带领其他几家农户共同组建了金华市云中香榧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基地种植、采果,合作社包装、销售的产、供、销一体化运营模式。如今,“云中香榧”已经形成品牌,每年香榧上市,客户们都纷纷发来订单收购香榧,连诸暨、磐安等传统“香榧之乡”的客户也对“云中香榧”的品质连连肯定。

  一个基地就能辐射一片地区。由于自身经历,章祝军了解残疾人找工作的不易,他在香榧基地为十余名残疾群众安排了工作岗位,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并根据残疾人能力的不同程度分配工种,使他们能在香榧基地以己之力顺利完成工作,还帮助他们学习种植技术。据章祝军介绍,目前香榧基地种植香榧树约450亩,残疾群众在基地负责为香榧除草、施肥,等香榧成熟时再负责采摘和包装工作。同时,对基地周边的百姓,章祝军也十分暖心,他为有需要的村民送上香榧树苗,并组织种植技能培训,帮助周边村庄75户农户增收,努力创造美好生活。

  工疗车间

  让残疾人端上“铁饭碗”

  拿起底座和钩子,用镊子细心连接,三两下功夫,一个挂钩就组装完毕了……近日,在婺城区城西街道残疾人之家的“工疗车间”,几十名残障职工正围在桌旁,熟练地用手中的工具组装挂钩、肥皂花等来料加工物品。

  “我来这里做做手工活,和大家聊聊天,挺高兴的。”今年36岁的陆敬萧,来到城西街道残疾人之家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在此之前,智力、肢体残疾的他已经有7年时间没有出门工作了。陆敬萧说,自己曾经在一家商场担任保洁员职务,但工作强度比较大,收入也不高。后来,自己也参加过一些招聘会,但往往很难找到工作。“前段时间,街道干部告知我残疾人之家开办的消息,我就过来试试。”

  今年5月9日,城西街道残疾人之家运营第一天,陆敬萧就过来报到了。一段时间过去,负责人发现他做事勤快、手脚麻利,于是安排他担任了“工疗车间”第一组的组长,负责管理十几名残障员工,带领并指导大家一起完成来料加工工作。“现在很喜欢上班,感觉在这里获得了认可,更有存在感了。”陆敬萧说。

  在城西街道残疾人之家“工疗车间”内工作的,还有50余名有不同程度智力、精神和其他类别障碍的残疾人。这些残疾人多数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生活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供养或社会救助。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问题,婺城区残联积极推动“工疗车间”型残疾人之家建设,引导爱心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士就业,从而帮助部分残障人士就业自立。

  据了解,在“工疗车间”打卡上班,残障职工不仅能够领到工资,还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车间制定了适合残疾人的劳动强度,还为残疾人配备了康复训练室、休息室、娱乐室等设施。目前,城西街道残疾人之家内部设有就餐休息、康复训练、文体娱乐、工场作业、技能培训等功能区,另有室外活动面积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

  “很多人刚来这里的时候都比较内向,现在大家互相熟悉了,他们也都慢慢融入了这个‘大家庭’。”负责人张昌华表示,平时残疾人之家还会安排一些文体活动,让这里的残疾人们快乐就业、健康生活。一边稳定就业,一边疗养康复,“工疗车间”在有效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也让他们自食其力,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