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晓芬)“茶园受旱后,不要进行采摘、修剪、施肥、除草等农事操作,应采用早晚喷灌溉、遮阴覆盖和田间铺草等减灾措施进行补救。”8月15日上午,在婺城区第一良种场茶园里,受连续高温天气影响,部分连片茶园叶片变色、枯焦、脱落,枝条干枯。婺城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一边察看茶树受旱情况,一边指导茶农减灾措施,帮助茶农渡过难关。
“这片茶园有40多年历史了,共计430余亩,其中150亩受旱严重,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站在茶园边,婺江丝雨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建平满脸担忧地告诉记者,这是他种茶30多年来首次遇到这么严重的高温干旱。
顶着烈日,深入茶园。分开茶树的叶片,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仔细察看枝条、分析土壤情况,“像这种枝条顶端叶片或茶芽尚未完全枯死的,还有补救的空间。等到高温干旱缓解、茶园土壤湿润时,可加强肥培管理,恢复茶树生长,并做好秋茶留养,复壮树冠。”
据了解,婺江丝雨茶叶专业合作社拥有900多亩茶园,除位于区第一良种场的茶园受旱严重外,其位于白龙桥镇的一处80多亩茶园也受到高温干旱影响。不过,位于白龙桥镇农牧场的名优茶园,因为早些年进行过宜机化改造,安装了喷灌设施、打了深井、铺了水管,仍然保持良好生态状态。
“真心感谢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送技术上门,指导我们抗旱减灾。”赵建平表示,下步,等到雨水到来,在做好茶园恢复技术的同时,计划非精品茶园的宜机化改造、喷灌设施安装等,保障茶园来年抗旱保收。
据了解,截至目前,婺城区无有效降雨日超过25天。全区现有茶园3.1万亩,5000亩受旱情影响,其中500多亩受旱严重。“丘陵茶园、高山茶园由于土壤肥沃、茶树扎根深、早晚温度低,受旱影响小;而平原茶园没有这些条件,易受旱。”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区农业农村局将加大力度指导茶园开展减灾技术,以及后续的恢复技术,帮助茶农将旱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