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义乌“8·2”疫情发生以来,牵动了无数婺城人的心,也涌现出愈来愈多奔忙的身影。他们在防“疫”一线,汇聚起全民防疫的大能量,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婺城百余名党员干部坚守抗疫一线
“这大热天的,大家辛苦了!来来来,赶快吃点饭菜、水果填填肚子。”日前,在义乌市某隔离人员转运点,婺城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增援组组长姜建军正在与转运司机唠家常,安抚他们的情绪。
高温下的转运工作,实属不易。由于转运期间机动性大,临时性问题多发等原因,车辆到达集结点后时常需要长时间等待。当天下午,天气炎热,有人出现了焦躁情绪。
面对这一情况,在场的转运工作人员、司机、医护人员们一起互相鼓励和打气,共同克服因高温天气带来的身体不适。
义乌“8·2”疫情发生以来,婺城迅速集结全区112名党员干部前往义乌市增援。连日来,转运工作人员克服恐惧和不适,穿着密不透风的隔离服不分昼夜地奔波在抗疫一线。“就算是深夜,我们还有半数多的队友在转运的路上。”婺城转运工作人员盛晓华说道,时间紧任务重,转运工作理当分秒不停,一刻不歇,作为党员干部,越是艰难险阻越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为兄弟县市出一份力。
新冠无情人有情。在转运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困难:群众的不理解、长途转运的劳累……大家直面难题,主动当好“安全守护员”“情绪疏导员”“防疫监督员”。
婺城小学生捐零花钱为“大白”补给
“叔叔阿姨,你们辛苦了!这是我用平时攒下的零花钱买的东西,希望能为义乌抗击疫情尽一份绵薄之力。”8月15日上午,婺城区疫情防控转运工作专班迎来了一位小姑娘,她和父亲一起将购买的20箱物资交到了工作人员手中。
小姑娘名叫陈思琪,是婺城小学三(3)班的学生。自义乌“8·2”疫情发生以来,她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冲锋在一线的逆行者,被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和社会各界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的行为所感动。她说:“在婺城‘4·15’疫情中,我们得到了政府和爱心人士许许多多的帮助。最后在叔叔阿姨和大白们努力下战胜了疫情,谢谢他们的付出,我很感动,也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天气那么热,好多大白没日没夜加班,志愿者们太辛苦了,我好心痛!”种种感动激起了陈思琪内心的波澜。于是,陈思琪拿起手中的笔,描绘出不顾自身安危、与病毒搏斗的英雄“大白”,用一幅生动的《义乌加油!必胜!》画作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并在弟弟生日当天,主动向父母提议:生日就在家里过,买个小蛋糕就好了,把省下来的钱,买一些物资捐给义乌抗击疫情。
最终,陈思琪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于是,在父母的帮助下,陈思琪通过婺城区红十字会联系到区疫情防控转运工作专班,希望为一线防疫人员送去自家采购的十箱矿泉水和十箱方便面,用自己微小的光芒温暖这座兄弟县市,为在抗疫一线奋斗不止的叔叔阿姨们加油打气。
“义乌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一线防护任务重、物资消耗量大,孩子跟我说了这个想法后,我非常高兴。”女儿的温暖举动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陈思琪的父亲表示,“虽然只是一份绵薄之力,却代表着她的一份小小心愿,作为家长,我非常支持。”
小小少年,大大担当!眼下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在全区各条战线上,许多连续奋战的一线防疫人员,正矢志坚守工作岗位。当日16时,收到这份饱含爱心与敬意的画作与物资,更加坚定了他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与信心。“非常感谢孩子的心意,这份捐赠不仅让我们心里暖暖的,工作起来也更有动力了。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所有孩子都能顺利回到美丽的校园。”
有一种相守是和你并肩作战
“老范,我先去核酸检测点做准备工作啦。”8月15日18点,叶秀华和丈夫范锡平打了声招呼便出门了。
“好,再过半小时我也下去了。”范锡平回道。
这个夜晚,范锡平这对六旬夫妇吃过晚饭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散步,而是分别前往不同的核酸检测点做志愿工作。他们都是婺城区城北街道郑岗山社区欧瑞·德尚华庭小区居民,也是小区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以往两人都在自己小区里协助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这回听郑岗山社区工作人员说另一个小区门口的核酸检测点需要帮忙,叶秀华一口答应了下来。
“为大家服务,我很开心。”叶秀华说。此前有过相关培训经验的她,在为居民们一个个扫码录入信息的过程中显得格外娴熟,几乎全程站着为大家服务,只为节省更多时间。
而在德尚华庭小区核酸检测点入口处,范锡平主要负责引导居民测温亮码,时不时提醒居民正确佩戴好口罩。“有时我也会去里面维护秩序,看到哪里缺人再固定在岗位上。”范锡平说。作为郑岗山社区第九党支部书记,范锡平时刻关注社区党员群消息,这次一接到晚上全员核酸检测志愿工作的通知,他第一时间转发到小区党员群,不仅自己参加,还号召其他居民踊跃加入。
“小区居民做志愿服务的氛围很浓厚,我也是38年党龄的老党员了,能帮上忙的当然要帮。”范锡平憨厚地笑了笑。平时,夫妻俩在社区做各种志愿工作都是携手相伴,这一次,夜色里的他们虽然身在不同地方,心却连在了一块儿。
矫正对象助力区域核酸检测
连日来,婺城区开展多轮区域全员核酸检测,一大批志愿者投身到防疫工作当中,其中部分志愿者还有另一个特殊的身份——社区矫正对象。他们主动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传递正能量。
城北街道郑岗山社区的矫正对象张某就是其中一员,因为张某白天还要上班,于是他选择加入晚上区域全员核酸检测的志愿工作当中。自8月11日以来,他积极参与核酸信息录入登记等各项工作,为防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共同织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防护网”。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郑岗山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参与到社区公益活动中,既增强了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又帮助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修复社会关系,能促进他们积极改造、更好地回归社会。
防疫一线姐妹花齐心携手绽芳华
“你好,请配合我们测量体温,扫一下‘金华防疫码’。”近日,在罗店镇盘前村的暖心服务点,不时能看见两张清稚的面容。她们是该村党支部书记章军的一双女儿章紫妍和章雯妍,自义乌“8·2”疫情发生以来,二人主动请缨加入防疫队伍,成为村民眼中的最美“姐妹花”。
“这些天爸爸很辛苦,正值番茄丰收旺季,他每天早起收番茄,白天还要定点排查,做好各项防疫工作。”姐姐章紫妍今年17岁了,她告诉记者,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这几天,她和妹妹多次前往村里的暖心服务点,既当查验员,又当宣传员,在做好进村人员“一扫三查”工作的同时,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而期间,她们难免要经受高温“烤验”,真切感受到防疫人员的辛苦不易,更坚定了为防疫工作贡献力量的决心。
前天晚上,在全村核酸检测现场,两姐妹也跟随章军的脚步奔赴在防“疫”一线。眼前,采样“大白”不断重复着咽拭子核酸采集操作,而绵延不绝的队伍四处,村中党员干部坚守岗位,维护秩序,确保村民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请保持一米安全距离,提前出示健康码。”当听到妹妹章雯妍稚气的呼喊时,熙熙攘攘的人群都不由自觉戴好口罩、排好队。另一边,章紫妍正在为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们生成核酸采样码,并细心引导他们做好相关防疫措施。一大一小“姐妹花”的卖力表现,让村民们笑容满面,纷纷为她们竖起大拇指。
当天,直至夜晚10时,全村近800人高效有序地完成了核酸检测。回家的路上,姐妹俩对章军说:“爸爸,下次有需要我们还来!”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