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红星)若有一方庭院,回归自然,与绿水青山为邻,与花草虫鱼为伴,再邀三五好友,烹茶煮酒……一院二人、三餐四季,时而清寂、时而热闹,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闲云野鹤生活。
在婺西南山区塔石乡,隐着这样一座宝藏小村,因山地肥沃、粮食丰收、仓有积余之意,故名余仓。村内至今保留着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一步一景色、一眼一画卷。沿着溪边小径行至半山腰,可见绿竹青藤掩映着一间精致小院,小院唤作“竹水间”,坐山望水,花草盈门,盛满了人间烟火。
“先吃块西瓜,解解渴。”“这些蔬菜都是刚从地里摘的,给你们尝尝鲜。”……与村子隐世低调的气质不同,远远地就能听到小院里熙熙攘攘的闲聊声和欢笑声,老板娘热情地招呼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客人们也不拘束,依墙攀爬、开满庭院的凌霄花,藤蔓上垂下的细细长长的果子,都成了他们眼中新奇的玩意儿。
金美芳是这间小院的女主人,8年前,看着村子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她和丈夫董海林回到老家创办了“竹水间”。小院门前一汪清泉,院内布满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绿植,在这山、这水、这清新空气、这慢节奏里,身体和心灵都能得到治愈,来“竹水间”歇歇脚,喝上一杯茶,或者在小院留宿一宿,尝尝地道的农家菜,成为了很多游客来到塔石的不二选择。
“这两天游客特别多,可把我们俩忙坏了……”厨房里,董海林娴熟地炒着小菜,金美芳则在一边招呼客人、备菜、上菜,忙得热火朝天。“我们原本以为今年疫情放开管控,很多人会选择长途游,乡村游生意会比较冷清。没想到一放暑假,游客就渐渐多起来了,店里每天住宿、用餐几乎都是满员的。”金美芳笑眯眯地说道。
“他们家环境好、味道好,我经常带着亲戚朋友过来。”董炳根是店里的熟客,每逢假期他都会邀外地的亲朋好友来塔石,看一看余仓瀑布,听一听泉水叮咚,走一走余仓古道……欣赏一番山水美景后,再到“竹水间”吃上一顿农家菜。“这些腌菜、山笋是他们自己做的,在外面可吃不着,来了一定要尝尝……”董炳根热情地推荐起当地特色。
在塔石,像“竹水间”这样别出心裁的小院还有很多。近年来,随着塔石乡村旅游火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到家乡投身乡村事业,大批特色、精品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散落在苍翠树木之中。如今,一家民宿、农家乐的平均年收入有四五十万元,带有“家的味道”的乡村美食也成了助农增收的有力抓手。
捉鱼、赏景、尝美食……对于游客来说,躲进这一方小院中,偷得浮生半日闲,留下的是一段关于乡村的美好回忆。而回归乡村,守着大山的他们,日复一日迎来送往着八方宾客,日子就像这院前细水长流的小溪,汩汩地向前流去,安静悠远,平淡幸福。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