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静怡)“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没人要的灰桶桶……”近段时间,在白龙桥镇中济社区西江月小区,一首脍炙人口的顺口溜在邻里之间口口相传。期间,人们总能看到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汪俊杰宣传引导,带动越来越多居民唱着顺口溜,做好垃圾分类,也让大家对如今舒适宜居的家园环境感到由衷地满足。
汪俊杰是一名医美工作者,也是一名热衷于环保事业、致力于垃圾分类推广的志愿者。他认为,工作与志愿服务两者都是创造美的过程,当更美的人生活在更美的环境中,才能达成和谐之美。
汪俊杰与垃圾分类的结缘,还要从2021年说起。那是他第一次参加小区举办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志愿者们的解说中,他了解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以每年8%到10%的速度快速增长,有近2/3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困境。目前,我国每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为300元人民币,而垃圾进行分类之后,回收一个易拉罐,就可以节省3小时的电视机电力……汪俊杰感慨,通过此次活动,他深深地意识到垃圾分类与生活息息相关。由此,他萌生了要成为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的想法,并付诸实践。
作为一名志愿者,其根本任务是推广垃圾分类,引导居民改变认知,提高接受度。汪俊杰介绍,他所在的小区是2021年交付的新小区,常住人口3000多人,业主来自五湖四海,垃圾分类意识普遍不强、配合度不高。面对实际困难,他们专门成立了“小区垃圾分类劝导团”,由汪俊杰担任团长,并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了“低碳生活秀”“垃圾分类小达人”“变废为宝”系列手工活动,以及垃圾分类有奖兑换等,在有效解决楼道垃圾堆放问题的同时,也让垃圾分类变得更加“city”。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分类工作持续深入,小区也出现了别样的“烦恼”。比如,在垃圾投放时间,有一些大爷大妈会蹲守在投放点,翻取甚至哄抢塑料瓶、废纸板等可回收物,给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导致督导员频繁离职。针对以上情况,汪俊杰等人制订了“劝导一批、安排一批、吸纳一批”的策略,在每个垃圾投放点都安排志愿者进行劝导,经过考察,他们将符合条件的人安排为垃圾分类督导员。同时,又通过一系列活动,吸纳了更多人成为了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
渐渐地,捡垃圾的人越来越少,投放点管理也越来越有序。如今,在志愿者和居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小区的日均垃圾投放量由建点之初的80桶减少到60桶,垃圾分类准确率也达到95%以上,居民们的分类好习惯蔚然成风。2023年,西江月小区成功创建浙江省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汪俊杰也被社区评为优秀志愿者,喜报频传。
汪俊杰坦言,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不能虎头蛇尾。他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倡导绿色环保,践行低碳生活,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一起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