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艺)日前,在层层推荐、评议基础上,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发布今年第四季度“金华好人”名单,全市共有23例24人上榜。其中,婺城3例入选,分别为金华市小星球公益协会督导、婺城区安地镇社工站副站长叶莉,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俞正强,婺城区蒋堂镇下尹村村民戴琴仙。
叶莉:奔走在公益路上的“双拐社工”
叶莉,女,197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金华市小星球公益协会督导、婺城区安地镇社工站副站长。
2007年,叶莉确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因为深刻感受到来自身边人的关心关爱,她萌生了做公益将爱心传递出去的想法。自2009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来,拄着双拐行走的叶莉,先后加入金华市爱一起公益协会、金华市小星球公益协会,“奔走”在安地、雅畈、箬阳等地,结对帮扶过1600余户困难家庭,累计开展公益服务3000余场次。
15年来,她先后参与策划发起“爱心饺子”情系孤寡老人、“春风送暖”救助服务项目、“关注麻风情系栗塘范”“暖星计划”“星希望”“星未来”等项目为“一老一小一残一困”人群提供支持。此外,她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帮助山区独居老人增收,助力农产品销售。其奔走在公益路上的“双拐社工”事迹先后被中国新闻网、浙江日报、金华日报等媒体报道。个人曾获金华市优秀志愿者、金华市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婺城好人等荣誉。
俞正强:坚守教学一线38年为师生寻找幸福
俞正强,男,196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
俞正强坚守教学一线38年,致力于研究探索儿童数学基础教育和德育养成体系教育。他开发“种子课”课程,形成《种子课》系列专著,成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案头书。他提出“儿童德育始于行”育人模式,8年来开展“十会课程”“十能课程”“活动课程”“报告课程”四大育人课程体系教育实践,已成为浙江省幼小衔接与特殊儿童教育典型案例,并在6个省份应用。
他热衷于培养发展青年教师队伍,定期开展教师成长规划畅谈会、“一周一课”“迎新赛课季”活动等,将自身所学毫无保留传授给青年教师,培养了一批教育中坚力量。其事迹被中国教育报、浙江卫视等媒体报道,个人曾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浙江省春蚕奖、第二届“明远教育奖”、中国长三角最具影响力校长等荣誉。
戴琴仙:倾力付出照顾患病姐姐十多年
戴琴仙,女,1974年4月出生,婺城区蒋堂镇下尹村村民。
2012年,戴琴仙得知远嫁美国的姐姐戴云仙身患肾炎,其丈夫因心肌梗死去世,一家人缺乏经济来源等一系列困难。她二话不说,把身处异国他乡的姐姐和一对双胞胎女儿接回蒋堂老家照顾。
2015年9月,不幸再度降临,戴云仙因脑干出血生命垂危。为了抢救姐姐,戴琴仙把存起来准备买房的钱全部拿出,并向亲戚朋友四处筹钱,最终花费20多万元将姐姐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为了照顾半边瘫痪且每周要做透析的姐姐,戴琴仙辞去工作,一边打零工补贴家用,一边照顾姐姐生活和治疗。
10多年来,戴琴仙为了照顾姐姐不仅掏空了家里的积蓄,一路的辛苦更是说不清,却无怨无悔。她常说:“姐姐是我的亲人,也是一辈子的牵绊!”戴琴仙不离不弃照顾姐姐的事迹被潮新闻等媒体报道,个人曾获婺城好人等荣誉。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