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当非遗技艺遇见水墨丹青

婺城这件瓷器诠释传统艺术新魅力

2025-07-02 08:41:59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曹静怡

  本报讯(记者 曹静怡)近日,在婺城区琅琊镇仓里村白沙瓷工作室内,一只精美的铁店窑青花瓷瓶令过往游客目不转视、惊艳不已,成为了满屋之中当之无愧的瓷器明星。

  白沙瓷工作室在去年春天成立,距离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铁店古窑址”不远。负责人吴金萍与一群80、90后的陶艺新人凭借着兴趣爱好自学手艺,主要制作日用陶瓷制品、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等,逐渐在守正创新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打响了声名。

  “我们一直在铁店窑创作上不断尝试,张作新老师是我仰慕已久的知名农民山水画家,他对艺术创作的热情特别打动我,所以今年三月份我就发出了合作邀约,想要与张老师一起创作一个结合窑文化与山水画的作品。”吴金萍告诉记者,张作新收到了邀约立即欣然答应,他们齐聚一堂,各抒己见,开启了一场心灵与思想之间的交流碰撞。

  细看这只青花瓷瓶,传统青花蕴含着清新素雅,明山秀水照映着风物人情。瓷器之上,岩山俊秀,清溪逐流,亭台楼阁飞檐翘角,松柏苍劲雁字西行。一景一物,无不是琅琊名胜琅峰山之景象,瓶颈处更书有“琅峰丹霞映白沙,坐揽幽亭沐渚风。白沙溪畔琅峰宜,一线天开映碧泉”等诗文,再落下“铁店窑”的朱印,整体画面运笔细腻,线条干净利落,观之赏心悦目、耳目一新。

  “我想宣传的就是我们琅峰山的风景,从实地考察到构图作画,大概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张作新向记者介绍,自己绘画已经有五十多年了,但要在泥坯上绘画还是有些难度,因为手没有着力点,画在泥坯上要比纸上难得多。除此之外,后续上釉烧制的过程也是十分艰难,因为炉火中温度高,原本的画作经过长时间高温烈焰极容易面目全非。

  从绘图到烧制,一件陶瓷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方能完成,而自3月以来,张作新与吴金萍经过了十几次失败的经历却没有就此放弃。面对困难,他们一次次画、一次次试炼,不断琢磨哪些地方需要晕染,哪些地方可以添加一些新意。比如,为达到更为美观的效果,吴金萍在瓶口处加上了铁店窑的乳浊釉,在又一次泥火交融中、青烟缭绕里,使得烧制出来的窑变釉斑斓多姿、纹理多样,令整个瓷器精美绝伦,熠熠生辉。

  工笔和写意相结合,非遗与灵魂相碰撞。瓷器上仙山秀水诗意盎然,铁店窑制作技艺特色鲜明,该作品问世后便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好评如潮。张作新和吴金萍均表示,一瓷一画,皆是中国文化的自信表达,这一次合作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崭新的尝试,未来,立足于琅琊文化阵地,他们也将积极探索更多合作新思路,让更多人看到传统艺术的传承与突破,让古老技艺散发出更多非凡的魅力与生命力。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