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坯
修坯
饕餮纹火石红龙耳樽婺州窑作品烧成,通体施草木灰釉,古朴端庄。
外聘教师、婺州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新华大师给学生做陶瓷创作工艺分析
连纹印花传统手工艺装饰
龙耳捏塑。采用中国传统吉祥物龙作为装饰物件,通过捏塑造型,粘合在坯体上烧成。
用饕餮纹进行雕刻装饰
跳刀装饰工艺
【创作说明】
据考古发现,婺州先民早在1万年前的“上山文化”时期就已掌握夹炭陶、夹沙陶的烧造技术。婺州窑广泛分布于浙江金华、衢州一带,其烧成的陶瓷统称为婺州窑。婺州窑是古代六大青瓷窑系之一,是我国陶瓷工艺的基因库。2001年金华市婺城区铁店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婺州窑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4年“婺州窑”获批国家地理标志。
【制作工艺】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评点天下名盏时称:“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将婺州窑所烧制的茶盏列为全国第三。婺州窑以本地的粉砂岩红色黏土为主,其原料配比精细,烧制工序繁复,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配制、拉坯利坯、装饰刻画和施釉烧制等环节。在漫长的各个历史时期里,窑工们继承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制瓷工艺技术。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先后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高校创意工作室、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学校依托设计学院,以非遗技艺传习作为切入点,先后引入婺州窑、婺剧戏服、古建筑等非遗项目融入培养过程,用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美育元素、工匠精神和创新创造精神涵养青年学生,开展相关培训近2000人次,培养了一批有志于从事非遗工作的专业人才。
【作者介绍】
陈新华,1955年生于金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特聘教授,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终评委,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青瓷十大名师,首届浙江工匠,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
【代表性作品】
1.2019年《良渚印象》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2019中国温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特等奖。
2.2021年《旭日东升》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红船精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百名大师、百件作品’红色主题展”上获得突出贡献奖。
3.2024年,入选胡润全球陶瓷榜。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