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芯片是数字电路的“大脑”,那数字电路的“心脏”是什么?答案就是晶体振荡器。晶振行业已走过百年发展历程,在信息技术浪潮推动下,新的应用场景不断催生技术变革。一批新兴力量正凭借创新技术,推动行业朝着微型化、功能化、高精度方向加速演进。婺城企业——浙江蓝晶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晶”)正是其中之一。
蓝晶是一家专业从事石英晶体(频率)元器件研发、制造、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石英谐振器、石英振荡器、压控振荡器等系列,与国内外多个知名品牌头部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可满足消费类电子、工业智能产品和汽车电子等高端市场的定制化需求。
深耕十载:从无线通信切入细分赛道
在蓝晶的检测车间内,精密仪器的指示灯规律闪烁,工作人员正俯身于检测台前,专注核验每一批次产品出厂前的各项关键指标。一颗颗不足指甲盖大小的石英晶振元器件,经检测合格后,被自动化设备快速有序地收纳于包装卷盘内。
“这一盘就可容纳3000颗晶振,别看它体积小,却是电子设备信息传输的‘心脏’。”公司副总经理张斌介绍,普通消费者可能会对晶振感到陌生,但它其实早已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通话时的信号同步、电脑运行时的时钟校准、汽车电子的安全预警,都离不开晶振提供的稳定电信号。“正由于其重要性,在业内,晶振又有‘工业食盐’之称。”
晶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石英晶体的物理特性来产生稳定的频率信号。蓝晶核心骨干团队从事石英晶体元器件的研发与生产已有20余载,蓝晶也是国内较早一批进入该细分领域的企业。创立初期,恰逢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公司将产品重心聚焦于蓝牙与Wi-Fi模块,凭借稳定的产品性能成功嵌入无线通信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作为‘被动需求器件’,石英晶振虽不直接主导市场,却十分依赖下游应用场景的技术升级。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不断以更高标准倒逼行业突破技术边界。”张斌表示,公司发展的每一步都精准契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节奏。2014年,蓝晶成立自主品牌“LUCKI”,开启自有品牌战略转型之路,并着眼于更长远的产能布局与资源整合。
技术突围:以7%+营收投入攻克难关
随着时间推移,公司核心业务蓝牙、Wi-Fi模块已不再是“高端活儿”,技术门槛越来越低,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我们必须往技术更难的高端领域突破,满足不同领域的定制化要求,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2019年,蓝晶以既有技术为支点,向工控类、三表模块、汽车电子等应用场景拓展,针对性地突破了工业级谐振器等产品的核心参数,切入了生命周期更长、附加值更高的细分市场。
“与消费类电子不同,这些领域对晶振的稳定性、抗干扰性、环境适应性等要求都更加严苛,比如工控场景需耐受-55℃至150℃的极端温度,智能三表要求十年以上的使用寿命,要满足这些要求靠的就是实打实的技术研发。”张斌透露,公司专门组建了自有实验室,每年将营收7%以上的资金投入研发,并与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校企合作,不断攻克技术难关。
经过多年技术深耕,蓝晶的产品矩阵已全面升级,成功开发出十个系列、50余款细分规格的石英晶体产品,以38项专利筑牢技术根基,彻底摆脱了过去依赖单一领域的局限,实现从消费类电子、工业控制到智能三表、汽车电子等全场景覆盖。如今,在华为的通信设备中、美的的智能家电中、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中,都有“LUCKI”品牌晶振的身影。
产能升级:建智能工厂剑指8亿只年产
眼下,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爆发,市场对高精度晶振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今年,蓝晶投资近亿元的新厂房在婺城正式投产,进一步升级了生产设备与技术工艺,以匹配市场需求。
走进新厂房的动态千级洁净室,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排片机精准放置晶片,微调机电脑屏幕显示着精准调频的数据……从原材料的封装到成品的测试,整个生产流程由数字化管理系统监控,70余名工人即可实现年产8亿只晶振的产能。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地址迁移,而是一次全方位的产能升级。在厂房迁建过程中,蓝晶再次投入6500万元购置设备,同步实施了晶振生产线技改项目,不仅产能较传统产线提升了30%,还重点突破了1.2×1.0mm尺寸封装等微型化晶振的量产难题,可满足穿戴式电子产品的轻量化需求。
更值得关注的是,依托婺城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蓝晶已开始布局本地汽车电子配套供应商,其石英晶体产品正为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系统提供稳定支持。“今年,公司生产总值有望突破亿元,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加快技术革新,打造国内领先的石英晶体元器件供应商。”站在新厂房的中控室前,张斌目光坚定。
记者手记
在蓝晶的新厂房里,看着自动卷盘收纳起数以千计、小如米粒的晶振,记者深感于这种“小而美”的工业美学。它们如此微小,却又是整个电子信息产业脉搏的起源。“工业食盐”的比喻,精准道出了整道“菜肴”成败的关键。蓝晶并没有追逐火热的风口,而是专注在一个看似狭窄的赛道里深耕,从消费电子到工业控制,再到新能源汽车,每一次精准的转身,都源于对技术研发近乎执拗的投入。它的发展历程,让人看到了一家“专精特新”企业的底气与远见。它们的“心跳”,强劲而稳健。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