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姑蔑溪畔藏诗意 产业振兴绘新卷

2025-10-14 09:04:44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王静姝 部分图片来源大立元村

   

  吴潮宏摄

  徐乐摄

  张艺摄

  

  从金华市区出发,沿着山道向西南而行,穿过层叠的竹海与松涛,行车约45分钟,便可来到婺城区莘畈乡大立元村。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为村庄织就天然绿毯,姑蔑溪穿村而过,溪水潺潺流淌,将白墙黑瓦的民居、古色古香的廊桥串联成画。虽已入秋,村口的大树仍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微风裹挟着草木清香与溪水湿润,让人瞬间卸下城市的喧嚣。

  A

  姑蔑溪畔

  一步一景皆诗意

  “顺着游步道走,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看到潺潺流水,夏天来最舒服!”村民曾大伯指着村口的指示牌,热情地推荐着村里的景致。沿着姑蔑溪旁的游步道前行,脚下是平整的绿道,身旁是潺潺流水,偶尔能看见水流从岩石间倾泻而下,溅起的水花随风飘拂,落在皮肤上凉丝丝的,清爽惬意。

  在村庄内行走,处处是生动的生活图景:村民们三三两两坐在廊桥上纳凉聊天,家长里短的话语伴着溪水声轻轻回荡;大立元大桥的长廊上,有游客驻足观看水塘中游动的黄金鱼,灵动的鱼儿穿梭在水中;站在高处远眺,远处露营基地的帐篷星星点点,与青山、碧水、廊桥、人家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灵动鲜活的山水画卷。

  若想将村庄风光尽收眼底,莘畈水库大坝便是绝佳观景地。站在大坝上望去,大立元村形似一只“大铁锅”,村民的房屋在浓密的大树映衬下若隐若现,宛如藏在绿海中的秘境。值得一提的是,婺城“九峰湿地公园”的起点就在大立元村,湿地公园游步道两旁绿树成荫,彩灯点缀其间,天蓝气清、惠风和畅时,行走其间格外舒心。

  这片美丽的土地,还有着独特的历史与人文印记。大立元村原名“大栗园”,因当地盛产板栗而得名,后来才更名为“大立元”。如今的村庄是多姓氏和谐聚居的大家庭,盛、吴、曾、李、邵、刘等多个姓氏的村民在此共居,大家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其乐融融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位到访者。作为因栗子树得名的古村落,大立元村在溪水的滋润下充满生机:春日里,村民们上山挖笋,感受自然的馈赠;夏日里,大家动手制作灰汁糕,品尝传统美食的香甜;秋日里,板栗与番薯相继成熟,收获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简朴的生活虽不奢华,却因四季的更迭与劳作的充实而丰富多彩。

  村口的文化长廊也是感受村庄底蕴的必去之处。长廊两侧挂满了老照片与文字展板,既有历史故事,也有村民早年耕作、生活的场景记录。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文字介绍,静静诉说着村庄的过往,让到访者能清晰触摸到大立元村的发展脉络。

  B

  基建升级

  打通便民与迎客通道

  2010年后,大立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加速键”,从交通到生活配套的全方位升级,不仅改变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更让游客上山变得便捷顺畅。

  交通领域的改变最为直观。2016年,祝村至大立元的乡道完成改造拓宽,原本狭窄难行的道路变得平整宽阔,车辆双向通行不再拥堵;同年,611路公交线延伸至村礼堂,每日7班公交准时往返汤溪与村庄,结束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出行困境。“以前去汤溪买东西,来回要半天,现在坐公交40来分钟就到,太方便了!”有村民说,公交开通后,村里老人去市区看病、孩子上学都省心不少。对于游客而言,公交与拓宽的乡道让上山之路更加方便,自驾游客可轻松抵达,公共交通也为游客提供了便利,越来越多市区及周边游客选择乘坐公交来村游玩。

  村内生活配套设施同步完善。2006年全村通上自来水,2018年推行垃圾分类“责任到户”,2020年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投放,曾经的垃圾堆放点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街道与生态垃圾桶,村民生活环境大幅改善。

  公共服务设施也持续跟进,2013年村大会堂改造为文化礼堂并配套文化长廊,成为村民开展文艺活动、了解村史的场所;2019年,麻水畈自然村原粮站被改造成2000平方米的体育休闲综合场馆,涵盖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功能,村民茶余饭后多了健身娱乐的去处,游客也能在此开展团队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村内活动空间。

  C

  产旅融合

  生态资源变身致富密码

  大立元村的山林与田野间,孕育着丰富的生态物产。山林里,杉树、松树挺拔生长,毛竹郁郁葱葱,茶叶、猕猴桃、白桃等经济作物错落分布;田野间,大谷、玉米、番薯、洋芋等作物长势喜人,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农产品,既是村民日常饮食的保障,又为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8年,村民曾发成开办村里第一家农家乐“竹乐人家”,以村内自产的清水鱼、土鸡、高山蔬菜为食材,凭借原生态的口味吸引游客。农家乐坐落在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的大立元姓曾自然村的尽头,荫林水道、古色古香。

  “客人来吃饭,都说咱这菜有‘小时候的味道’,很多人成了回头客。”曾发成说,食材新鲜直供的模式不仅保证了菜品口感,也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农产品销售。随着基础设施完善,村里的农家乐数量也在逐步增加。

  如今,大立元村已形成“农产品供应—农家乐接待—休闲体验”的产旅融合链条,曾经藏在深山的古村,凭借生态物产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带动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

  傍晚时分,姑蔑溪旁的路灯渐次亮起,露营基地的土灶旁热闹起来。游客们围在土灶边生火做饭,有的洗菜切菜,有的添柴翻炒,饭菜的香气伴着欢声笑语在山谷间飘荡。溪水潺潺,星光点点,大立元村正以基建为基、产业为翼,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续写着姑蔑溪畔的幸福新篇。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