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婺城,一场青年与农业的“双向奔赴”正让沃野焕发蓬勃生机。一个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用实打实的成长平台,赋能年轻人逐梦乡村。
近日,记者探访了部分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与三位扎根于此的年轻人进行了交流。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专业背景各异,却同样选择将青春汗水挥洒在婺城的乡村田野,成为乡村振兴浪潮中一股鲜活的力量。
缘起:多重考量下的共同选择
谈及为何选择婺城与农业,三位青年给出了兼具乡土情怀与理性规划的答案。
本地青年汤雪仪2022年毕业于台州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出于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看好,今年6月她选择加入金华金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政策扶持力度大,我希望能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汤雪仪说。
出生于1997年的叶家宏,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选择婺城源于家庭的牵绊和这里友好的人才政策。现在,他就职于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从事农药研发工作。“我的研究生方向是农药学,与天丰公司的发展方向非常契合,这里能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叶家宏说。
来自湖北武汉的姜酌悦,2022年从长江大学农学院毕业。她的到来则带有些许“机缘巧合”的色彩,一次实习分配让她与浙江结缘。“我学的是农学专业,希望能在熟悉的领域深耕,把新想法、新思维带到传统农业中。”她于今年2月加入万里神农有限公司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后,始终满怀热情地投身于农业新模式、新技术的推广。
体验:苦乐交织中的成长与收获
农业工作常给人“又苦又累”的刻板印象,尤其对女性而言是否过于艰辛?面对这个问题,汤雪仪坦言:“确实会辛苦一些,要下基地,与养殖打交道。”
姜酌悦则乐观地说:“完全不会!公司有一大批年轻伙伴,我们一起工作、研究、学习,服务客户解决田间问题,氛围非常好,所以不觉得苦和累。”叶家宏则从研发角度谈到,虽然农药研发过程存在一定风险,但严格的公司防护和个人规范操作能将风险降至最低。
毫无疑问,婺城区青年入乡实践站点的建设为他们快速融入新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持。汤雪仪表示,站点提供的专业培训、专家对接和学习组织给了她很大帮助。姜酌悦对站点的“传帮带”机制赞誉有加:“站点的学习、培训以及带教老师的一对一指导,让我成长更快。”叶家宏则通过站点清晰了解了各项利好政策,对扎根农业更有信心。“我刚入职时就享受到了‘大学生礼包’,能免费享受交通出行、观影健身、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各项服务。”他说,今年8月还递交了人才补贴申请,将获得为期3年的人才生活补助。
展望:满怀信心共绘未来
对于未来,入乡青年们目标明确,信心满满。汤雪仪希望能在农业领域持续探索;叶家宏立志“扎根天丰研究院,潜心研究,多出好产品回馈公司和社会”;姜酌悦的计划是“持续扎根婺城农业领域,推广优秀产品,服务好种粮大户,宣传新模式新方法”。
同时,他们也为站点的建设和青年招引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汤雪仪希望提供更灵活的住房或就业补贴,以降低青年生活成本;叶家宏和姜酌悦则不约而同地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高校毕业生看到婺城的机遇和诚意。
这三位青年的故事,是婺城区吸引青年人才入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他们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在广阔的农村天地中实践理想,也预示着婺城农业与乡村的未来充满无限生机。
(记者 马晓芬 通讯员 方启航)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