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飞地之光”照亮乡村共富路

2025-11-13 09:10:44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徐乐

  本报讯(记者徐乐)每月月末,箬阳乡琴坛村都会准时收到一笔来自40多公里外的汇款。“上个月到账7万多元,这是我们投建的飞地光伏项目带来的收益。”琴坛村党支部书记张明辉介绍,这个项目的收入用于补贴村居家养老中心、发放村民工资、提升村内公共设施和环境等方面。

  对于常住居民以老年人为主的琴坛村来说,老人们的吃饭条件得到改善,是最实实在在的民生变化。68岁的邹大爷是村里的困难群众。从去年开始,他也能到居家养老中心吃饭。“原本中心只面向70岁以上老人,现在我们把困难群众、低保户也纳进来,每顿饭个人只需承担2元,其余由村里补贴。”张明辉介绍。对于独居的邹大爷来说,这个安排切实解决了他的生活难题:“真是帮了大忙。”

  除了扩大服务对象,琴坛村还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为每位老人每餐额外补贴3元,让大家吃得更安心、更满意。

  村级福利的持续改善,离不开集体经济的稳步增长。2023年,琴坛村在白龙桥镇浙江康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建成首个飞地光伏项目。该项目于2024年3月顺利并网发电,光伏板面积约6000平方米,年发电量超120万千瓦时。电力优先供应企业使用,余电由国家电网回收,每年为村集体稳定增收约60万元。

  这笔收益不仅充实了村集体的“钱袋子”,用于各项村民福利支出,更成为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去年,村里利用集体收入种植了50亩黄精,发展林下经济。从土地整理、种苗栽植到日常管护,几乎全村劳动力都参与其中。根据工种不同,村民日工资在120至150元之间,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能在村里赚到钱,大家都很高兴,干劲十足。”村民吴彩花说。

  箬阳乡距离金华市区4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多米。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当地产业发展与招商引资长期受限。“十四五”期间,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一道现实考题。箬阳乡积极探寻“飞地”发展路径,跳出行政区划限制,在白龙桥镇、乾西乡先后建设并投用了光伏项目,总占地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每年产生经济效益80余万元,惠及全乡8个行政村。

  如今,这道“飞地之光”不仅点燃了区域经济活力,更打开了跨区域合作的新空间。接下来,箬阳乡还将继续探索更多飞地项目,让发展的活水,流淌进更多村民的生活。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