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金华天然气发电项目吴潮宏摄

浙师大金华科创园

华龙南街北延项目

金华拓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金华港婺城港区乾西作业区项目
当前,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学习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四季度交出优秀“成绩单”,是实现全年发展目标的关键。发展“竞速跑”进入最后一程,冲刺的速度和劲头决定了全年的发展高度和质量。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主城崛起,建设现代化都市核心区奠定坚实基础,信心从何而来?
01
经济运行,从来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推进的,需要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挑战、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起伏不定的行业行情。“滚石上山”的征程道阻且长,唯有保持战略定力、清醒认知、沉稳心态与执着追求,才能行稳致远。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对标“4+1”重要要求与“132”总体工作部署,锚定“港”“廊”“链”主战场,奋力推动“主城崛起”,做了大量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三季度工作交流会上,通报了全区经济运行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晾晒了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三季度主要经济情况,既是总结,也是对现存短板的清醒认知。近日召开的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暨土地利用攻坚行动大会和全区项目攻坚推进会,全面掀起抓招商引资、项目攻坚的新热潮,为加快主城崛起夯基固本蓄势赋能。
接连召开的会议背后,承载着推动发展的千钧重量,每一个问题都明确了冲刺的靶向。经济运行的轨迹是动态的,是波浪式的前进,就像大海航行一样,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总要经历风风雨雨。面对发展进程中的顺境与逆境,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快速反应,以确定性的举措对冲不确定性风险,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前三季度,婺城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8%,排名全市第三,12个“千项万亿”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3亿元,提前超额完成阶段目标,产业升级的基础不断夯实。婺城持续强化“项目为王”工作导向,立足数字产业基础和转型升级需要,以有效投资为抓手,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更强动能。
进入四季度,收官冲刺的号角已然吹响。婺城区广大企业开足马力抓生产、抢时间赶订单,以满负荷运转全力冲刺年终目标,为区域经济稳增长注入硬核动力。
走进金华市宝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智能设备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协作,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操作。经过精密组装和调试,一批批成套智能装备即将发往全球各地。截至11月初,宝琳科技今年含税销售额已接近1亿元大关,超过去年全年销售总额,同比增长约20%。
同样的冲刺忙碌场景,也在婺城区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火热上演。位于飞扬智能制造平台的今飞高端型材产业基地建设现场,一栋栋多层厂房相继结顶,主体建设、内部装修、管道铺设等各项作业齐头并进,全力冲刺年度目标。在浙师大金华科创园,一批创新要素正在加速集聚。目前,园区已签约企业60余家,科大讯飞、朗迅科技等头部企业以及浙中数港、金华浙江大学校友科创中心、中国-莫桑比克智慧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相继落户,构建起良性产业生态,创新活力扑面而来。
重点项目是区域发展的“压舱石”与民生改善的“强引擎”,婺城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实干攻坚突破,稳步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在高质量发展的“竞速跑”中,我们要坚定信心,精准识别赛道,找准发力节点,在最后冲刺阶段跑出加速度、干出新局面,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02
锚定年终收官目标,冲刺四季度的清晰路线图已经绘就。抓项目增量、稳外贸大盘、补工业短板、提消费活力,需以更实举措、更宽视野、更快步伐、更大力度破解发展难题。要保持定力,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下更大气力,坚决打赢经济翻身仗,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抓项目增量。华龙南街北延项目作为婺城区重点民生工程,自开工以来备受关注。该道路全长3.715公里,起点顺接华龙南街与临江东路交叉口,向北依次下穿杭长高铁、跨越金华江、经乾西乡多个村落,最终接入45省道。进入四季度,项目建设全速推进,2026年元旦具备通车条件。华龙南街北延项目是婺城项目建设热潮的一个缩影。当前,全区持续提振“冲刺跑”的精气神,以更实举措抓项目增量,千方百计争要素,全力以赴扩投资,殚精竭虑谋项目,增强投资韧劲,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筑牢项目支撑。
稳外贸大盘。位于婺城经济开发区金华云创电动工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忙碌,其自主研发的电圆锯新品持续热销欧洲,三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全力冲刺四季度订单目标。今年以来,婺城企业主动竞逐新赛道,订单量实现大幅增长。深耕线缆市场32年的高新技术企业浙江尖峰通信电缆有限公司,外贸订单额同比激增150%。成绩背后,离不开婺城以更宽视野稳外贸大盘,通过挖潜增效、拓市增单、优化结构,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持续激活外贸发展动能。
补工业短板。四季度以来,位于婺城区白龙桥镇金华拓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产销两旺,10月份订单达3万多套。作为金华零跑汽车一级供应商,该企业借新能源汽车产业东风实现爆发式增长。近年来,婺城区紧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聚焦零跑汽车“10公里”辐射圈,梳理补链关键环节,绘制招商地图,培育万里扬、今飞等头部企业,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今年1-9月,婺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上企业产值达63亿元,增速7.77%。下一步,婺城将以更快步伐推动工业补短,聚力攻坚突破,腾出发展空间,强化梯度培育,夯实工业底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提消费活力。走进永盛购物中心,特色餐饮门店前排起长龙;来到帝壹城,脱口秀与沉浸式演出接连上演;漫步三江里商业街区,人潮如织……近年来,婺城区深耕“首店经济”,引入14家涵盖餐饮、服饰、体验等业态的知名首店,实现品牌与城市“双向奔赴”。“婺必有V”音乐季以“音乐+市集+商圈”联动,吸引客流超90万人次,带动消费增长超1500万元;“婺BA”火热开演,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婺城将创新场景、营造氛围、提升品质,全面激发消费活力。
03
“滚石上山”的发展路,考验的是综合实力和攻坚锐气。距离年底不到50天,冲刺全年收官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节点,完成全年6%以上的增长目标,四季度至关重要。从前三季度态势看,婺城承压前行、风险不减、形势逼人,已经到了时不我待、刻不容缓、目不暇给、间不容发的紧要时刻。收官战怎么打?要紧扣“4+1”重要要求和“132”总体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工业经济。工业是实体经济的“压舱石”,肩负着补短板、扩总量的紧迫发展任务。当前,婺城工业经济总量还要继续做大做强,唯有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上出硬招、见实效,才能以追赶姿态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2025年浙江省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工厂名单公布,浙江今飞智造摩轮有限公司获评省级绿色低碳工厂,这是该公司继上榜2025年浙江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第一批)名单后,又一次登上省级榜单。近年来,智造摩轮深度融合5G、工业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建成行业领先的数字化生产车间。这是婺城推进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婺城按照“五个三”工作路径,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区,推动更多企业在智能升级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以实打实的工业成效筑牢区域经济发展根基,为四季度稳增长提供核心支撑。
狠抓重大项目。重大项目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作为金华江首个投入建设的大型综合内河港区,金华港婺城港区乾西作业区项目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目前,项目一期建设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正在进行陆域堆场施工,以及仓库和辅助生产建筑的内部装修工作。截至目前,码头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道路堆场完成90%,房建完成88%,项目总体形象进度已达86%,预计将于明年4月完工。四季度,婺城以更大力度推进项目攻坚,全面融入国际陆港枢纽建设,建设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今年以来,婺城已成功争取各类资金21.47亿元,同比增长37.63%,带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四个月保持全市前三,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等关键结构性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展现出项目建设与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
坚持实干担当。一个个重点项目的落实落地,持续释放带动效应,赋能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当前,胜德科技、凯卓立等项目顺利竣工投用,大唐金华天然气发电项目、临江智能制造数字科创园、鑫科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冲刺四季度、决胜全年红,实干是唯一路径,作风是根本保障。婺城持续以项目建设为牵引,以有效投资为抓手,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以来,婺城建立的深化政企沟通长效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召开政企恳谈会,聚焦不同主题搭建常态化沟通平台,整合优化涉企服务资源,实现政企“双向奔赴”。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婺城始终立足全局、统筹兼顾,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让发展的每一步走得沉稳有力。
成绩是干出来的,发展是拼出来的。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关键在作风、核心靠实干。四季度是收官季,更是赶超季。全区上下需拿出“决战决胜”的姿态、“能打能拼”的干劲,竞相发力、你追我赶、勠力同心,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规划目标圆满实现,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