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最新推荐
·温家宝在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俄语年"闭幕式上的讲话
·琼州海峡全线复航
·国民党团赴高检署告扁外患罪 陈水扁再惹官司
·美国会山前数千移民集会促奥巴马推动移民改革
·中国酵母浸出物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访福建泉州南音艺术研究院院长吴珊珊
·婺城区创卫紧急工作会议
·祝伦根参加首届中国仙源湖桂花节筹备工作会议
·“空中信使”让干部学习与实践两不误
·办一届文化与经济双丰收的节会
热门图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8年05月13日 16:31  来源: 婺城新闻网          [发表评论] [ ] [打印]


三、2008年重点工作

    围绕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今年我们着重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二十一项工作:

(一)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打造工业经济新优势

    坚持“工业立区”战略不动摇,立足工业发展,切实把速度、质量和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抓龙头培育促产业集聚。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以现有产业为依托,分析要素供给条件,编制产业发展目录,深化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加快形成具有婺城特色的区域经济。按照做强企业、做优产品、做大产业的要求,从机制、政策、服务等方面重点扶持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优势企业,争取规上企业达26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0家,其中超5亿元企业2家。培育做大汽摩配、五金工量具、现代医药等主导产业,加快改造提升纺织服装、水泥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争取六大产业产值占比50%以上。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逐步形成以强优企业为龙头、规上企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引导要素资源向主导产业倾斜,促进点状企业向链状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向产业集群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立企业上市服务机制,全力推进企业上市。加强企业家协会、商会建设,开展创业素质培训与和谐企业评比活动,完善企业预警评估机制,不断提升企业品位和经营质量。

    抓自主创新促产业转型。坚持存量提升和增量推进双轮驱动,加大企业技改力度,组织实施一批带动性强、市场前景看好的重点技改项目,不断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入21.5亿元,其中技改投入8亿元,列入市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35项。加快省级科技强区创建,着力加强创新平台、环境、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工业创新,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更加注重科技合作,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载体。设立信息产业园以及利用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平台,引进和培育电子信息、光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加强行业协作、技术合作、产销协作,切实解决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高度重视创新型企业培育,力争全年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45项,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中小型科技企业6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家,达成科技合作项目10项以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争创省市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各6只。继续推进校企合作,大力引进各类人才,为企业创新提供人才、智力保证。

    抓外向带动促活力增强。坚持内外资并举,加强专业化、市场化招商队伍建设,进一步转变招商方式,注重招商质量,做好项目包装、储备和跟踪服务工作,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突出汽摩配、五金工量具、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等重点产业的招商,鼓励外商投资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生事业。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优质项目,提高引资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500万美元以上,引进内资10亿元以上。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贸易主体、贸易方式和贸易市场多元化。优化出口结构,扩大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和农产品出口份额。鼓励扩大进口,大力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企业装备水平。

(二)加快园区建设,着力实现发展平台新提升

    突出婺城新城区、金西开发区两大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等工作,强化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和高效利用,推进园区良性发展。

    提升新城区城市品位。按照“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构建和谐”的要求,集中财力、借助外力、聚合民力、挖掘潜力,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新城区建设。加快行政中心综合区块建设,开工建设商贸广场、星级酒店、商务大楼、婺城客运中心等项目,完成中心综合区中轴景观带一期、城北中心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完善行政中心、临江、洞溪、栅川分区和城北综合区排水管网、供电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成污水处理厂主厂区建设。扎实推进房产开发,力争完成商品房35万平方米。强化对入园企业的服务与管理,促使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早出效益,形成一批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企业,完成工业产值85亿元,税收3亿元。

    推进金西开发区建设。完善基础配套,推进项目建设,完成东区一期土地平整和道路管网配套建设,力争符合开工条件的企业90%以上开工建设,50%企业竣工投产。加快北区供排水、道路管网建设,推进梦娜、金鼎二期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完成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金西分区规划和金西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争取实施下潘变电所增容,做好北区110千伏变电所建设前期工作,启动金西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完成垃圾中转站建设。继续完善三产服务配套设施,加快金城花园、商业街、金西宾馆、综合市场等项目建设。

    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加快编制金西大道产业带启动区块及蒋堂镇控制性详规,抓好金西大道建设,有序推进婺城新城区和金西开发区开发建设,形成婺城工业经济发展的“黄金走廊”。坚持以行政中心综合区块和宾虹路沿线开发为重点,提升做强临江分区,拓展洞溪分区,整合完善栅川分区。深化金西开发区空间布局规划,加快黄土丘陵综合开发,促进扩容升级。做深做细乡镇工业功能区规划修编,完善布局规划,推进整合提升。抓好蒋堂、雅畈、竹马等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统筹安排用地指标,合理置换用地,拓展招商引资平台,鼓励标准厂房及小地块开发,为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腾出空间。进一步完善多主体构成、多元化融资、多方式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的开发机制,缓解建设资金瓶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开发建设步伐。

    强化要素保障。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为契机,认真抓好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强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重大项目向新城区和金西开发区集中,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全力安排好民生用地。启动第二次土地调查。抓好低丘缓坡开发、造地改田、建设用地复垦、宅基地整理,强化土地资源保障。加大用地指标争取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加快用地报批,加大闲置用地处置力度,推进建设用地开源和储备工作。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强化亩产概念,严格执行供地“双控”指标管理。鼓励“零增地”技改,强化内部挖潜,促进项目落地,在存量土地上形成更大的产出。盘活优质资产,做好存量变增量文章,优化融资结构,提高融资能力。建立银企、银政交流平台,加强与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的对接,多渠道保障资金需求。

(三)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重点,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农业投入,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重点推广高产技术,建立5个千亩以上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方,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加快粮食生产结构、品种结构调整,全面实施品种“换代升级”工程,提高种粮比较效益。建立“一业一策一队伍”工作机制,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畜禽养殖、奶牛乳品、笋竹、优质稻米、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强镇(乡)强村,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发展之路。抓好安地十里桂花长廊和罗店花卉一条街建设,打造“浙中最大南方花卉中转站”。抓好5500亩基地更新造林,实施毛竹低产林改造8000亩,续建8500亩。深入实施科技兴农和人才强农工程,提升农业自主创新、科技推广和转化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抓好罗埠、长山和汤溪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和防灾抗灾体系建设,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力度,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农业市场主体经营能力,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引进和培植一批加工型和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加大与农户合作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争取区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1.5亿元。充分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扶持基金,帮助解决资金短缺困难,推动专业合作社发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土地入股、返租倒包等形式,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接农民和市场、引导生产和经营等方面的作用,推进规范化建设,提高农民组织程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绿色农产品,加快品牌产品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规模,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加快欠发达乡镇发展。鼓励和支持欠发达乡镇发挥后发优势、资源优势,走自我积累和借力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推动欠发达乡镇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山区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做精高效农业,做大生态旅游。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先支持欠发达乡镇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继续开展机关部门及发达乡镇与贫困村结对帮扶活动。采取发展特色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基础设施项目倾斜等措施,增强经济薄弱村造血功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组织协调,切实抓好山区雨雪冰冻灾害的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生活救助工作。

    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展以就业技能、现代农业、创业知识为重点的农民素质培训,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创业能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鼓励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充分就业。支持有资金、有能力、有市场的农民创办工商企业,增加资产性、经营性收入。推广“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农户”四位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规范发展订单农业,探索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引导企业和农民建立紧密的农产品产销关系,提高农民收入。健全完善“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增强低收入农户创业创新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发挥来料加工扶持基金作用,创新来料加工服务方式,扶持经纪人创办工业企业,鼓励更多农民参与来料加工,扩大来料加工覆盖面,力争培养来料加工经纪人650名以上,年加工费收入4亿元。

(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取得新农村建设新成效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继续加强农村路网建设,新建农村联网公路30公里,金西大道完成路基工程,基本建成琴坛至南坑公路,完成罗电线(罗店-北山电视台)二期改造。抓紧土地报批,努力推进白沙公路建设。实施白汤下公路莲湖公铁立交桥改造工程。完成罗蒋(罗埠-蒋堂)公路初步设计,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加大村庄整治力度,推进整镇整乡整治。继续实施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力争完成新狮、乾西等乡镇街道的电气化改造任务。进一步理顺移民新村管理体制。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抓好九峰水库移民安置区建设。深入开展村庄美化行动,继续抓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完成100个行政村的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率和污水治理覆盖率分别达90%和60%。建好新城区、金西垃圾中转站。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完成集体农用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改造,基本完成行政村饮用水改造任务。明确责任主体,重视山塘水库安全,抓好千库保安工程建设,完成郭力垅等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加快中心镇村建设。继续完善新一轮建制镇集镇总规及控规,完成雅畈、蒋堂等集镇总规和50个村的村庄建设规划修编。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完善机构配置,明确管理职能,健全服务功能,加快中心镇的建设和发展。积极盘活集镇存量资产,完善基础配套,拓展中心镇发展空间。按照“强化功能、突出特色、繁荣经济、集聚人口”要求,确立“经营城镇”理念,加快白龙桥、汤溪省级中心镇及一批重点集镇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改造集镇景观,加快要素集聚,增强中心镇集聚带动能力。组织有条件的乡镇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群众自愿、属地运作”的原则进行旧村改造。鼓励零散户、自然村向中心村、集镇集聚,鼓励集中统一建设农村村民住宅小区。加快城中村、城郊村和空心村改造步伐,争取并逐步落实村改居政策,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强化社区文化、卫生、治安防范和便民利民等服务功能,开展群众性自助和互助服务,深化邻居节活动,建设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区。加大社区工作力度,抓好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配足配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加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条件,重点解决3-5个社区办公用房。加大村改居社区的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开展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改造和新建凤凰山、五星公园垃圾中转站。开展村改居社区集体资产处置试点,逐步解决撤村建居遗留问题。

    扎实推进生态区建设。强化生态文明新理念,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加快环境设施和生态功能区建设,重视开发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生态乡镇创建,完成1个省级生态乡镇、20个生态村创建任务。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完成省市下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任务。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大主要污染物减排力度,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有效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杜绝高污染项目审批。开展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运营管理,对污染严重企业实施限期治理。认真开展好首次污染源普查。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开展“十一五”森林二类资源普查以及林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善和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制度,继续抓好43.8万亩生态公益林抚育更新。进一步加强沙金兰生态涵养区建设。实施莘畈水库饮用水源保护规划,确保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一级标准。

(五)做强商贸旅游,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新亮点

    依托区位、交通、信息、资源优势,着力从优化产业结构、扩大财源、服务社会的高度,挖掘和培育现代服务业新亮点,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

    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围绕打造华东地区著名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区目标,完善双龙风景区各项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冰壶洞、桃源洞景观改造,启动景区游人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建设,配合做好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旅游促销宣传,提升双龙风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突出仙源湖度假区生态休闲旅游特色和金华城市后花园功能定位,抓好三胜、金海区块开发,启动十里桂花长廊、雁落岭、水上运动中心、度假区宾馆等项目建设。理顺九峰山景区管理体制,抓好九峰山、琅峰山景点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规范农家乐经营行为。积极开发文化特色游、自助游等新型业态。

    发展现代服务业。抓紧编制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以新城区为重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行业,注重培育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制定出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奖励政策。注重发展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和农村商贸服务业。探索服务外包业发展新路子。引导发展连锁经营、代理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增强传统商贸业竞争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大做强“网上市场”。改造提升河盘桥、洪源菜市场。在金西开发区创办以农副产品、农用机电及日用品等为主导的专业性特色市场,形成吸纳和辐射金西和周边县市的特色市场网络。深化食品药品安全建设,提高乡镇连锁超市、农村药品配送率和村级连锁便利店覆盖率。

(六)全面改善民生,着力开创和谐发展新局面

    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巩固和扩大教育强区成果。加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力度。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加大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政策倾斜力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职校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婺城中学建设,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环城小学西扩工程开工建设。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目标,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医疗费用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继续抓好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进一步完善社区责任医生制度,深化“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按照人均筹资102元的标准,加大政府投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启动新一轮农民健康体检。积极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开展技术人员、经营管理者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多渠道引进各方面紧缺人才。开展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人民武装、拥军优属、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

    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创业创新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婺城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注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升文明素质,培育文明风尚。围绕提高居民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按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倡导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营造促进社会和谐的人文环境。推进“一优秀两示范”文化细胞培育工程,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开展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鼓励发展民间文化,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开展和谐社区、人文社区等创建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和谐相处。

    加强就业、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抓好新一轮再就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指导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建设,80%以上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积极探索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就业援助制度。充分利用区人才劳动力市场平台,不断改进就业管理和服务。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强化执法监察,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及时化解劳资纠纷,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进一步扩大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覆盖面,深化推广居家养老工作,拓宽特困户救助渠道,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巩固和提高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水平。深化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确保参保率95%以上。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逐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继续落实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建立九峰水库移民后续工作帮扶挂钩机制,争取年内完成移民任务。探索建立企业、村(居)困难群体互助机制。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加强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妥善处理各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努力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强法律援助,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和平安创建活动,大力推广“白龙桥经验”,全面推进平安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农村治安综合整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坚决扫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抓好流动人口、未成年人预防犯罪、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快构建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立完善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坚持安全发展,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全面排查各类事故隐患,切实抓好“平安畅通区”建设,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与整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作者】:
相关文章

 

婺城新闻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网站地图

浙新办2008[ 15 ]号 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辩率调为1152*864

浙江在线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