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末,几乎全中国的人都在讨论姜文的电影。
“让子弹再飞一会!”这句话从男性荷尔蒙十足的张牧之口中说出显得格外有味,哥不是打不中,只是子弹还在飞。可旁边的手下们一早就着急了:“怎么枪还没响?”
慌得很。
可不是,房子车子一概没有,终身大事不见着落,大学毕业后就窝在小乡村里脸朝黄土背朝天,名不见经传。更可悲的是,2011年的元旦一开始,我就踏入了人生的第24个年头,也就是说,马上就要遭遇“本命年”了。
“本命年”又称“槛儿年”,槛儿迈得好,今后的人生就顺利。若不仔细悠着点,“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
我想有点“喜”发生。可是,能有什么样的“喜”呢?每天上班下班,遇到同样的人,说着类似的话,就连天气,也只有“阴、晴、雨、雪”四种模样,总不可能突然之间下个五百万到头上吧?
我这人有个毛病,喜欢做计划,明天要干什么,下个星期要干什么,下个月要干什么,来年要干什么……只要是能预见的事,都喜欢找个小本一一作规划。所以,当未来无可预知的时候,当不知道这人生的第24个年头将要出现什么情况的时候,我就觉得恐慌,没有安全感。
当高中毕业就下海经商的的同学已经干出一番天地,当大学同学成了海外留学归来的“海龟”,当好朋友硕士结业成为全国知名公司的设计师……难免,多少有点“羡慕妒忌恨”。
在许久许久以前,咱还考全班第一、拿三好学生、得奖学金的时候,是从来不对着别人“羡慕妒忌恨”的。
在24岁以前,我曾给自己以下两种对于未来的选择:A、老老实实过小日子,每月每年储蓄,在岁月中慢慢得到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因平淡而幸福;B、闯出去,捕获未来与大千世界的一切可能性。
我很想选B,但事实上我正在选A。平实的生活不是说丢弃就能丢弃的,毕竟世界上所有的人似乎都是这样过来的,到了一定年龄总得结婚、生子,要有个家。如若不是,是不是会被这个世界抛弃?
而A或B,都是过程而已,无论羊肠小道还是阳关大道,所要通向的,不过是存在于世的某个证明。
好像一直在等什么,却又不在等什么。什么事也许会发生,也许又不会发生。那些曾经耿耿于怀的,被矫情地叫做“梦想”的东西,还在,也许又不在。口口声声一直说不在乎的,有时,又那么放不下。
有人把这种生活状态定义为《奋斗》,后来,还有人叫它《蜗居》。
2011年,且“让青春再飞一会”。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