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桥流动人口管理:
流水化作业+基础信息采集+清查行动=群众安全感
一本《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簿》,由出租房的房东登记,村流动人口协管员上报,最后由责任区民警交到白龙桥派出所专职协管员完成录入、做证后,再将《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簿》和《浙江省临时居住证》或《浙江省居住证》一同按流程及时返回。这是去年白龙桥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推出的“流水化作业”法。经过一年多的实行,该工作法已经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建立和完善了一村一档、一户一档。
据统计,白龙桥镇现有常住人口54064人,而当前在册的流动人口有20085人,占了该镇常住人口的37%。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白龙桥镇专门配有1名专职民警、17名村(居)专职协管员和1名专职协管录入员,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下设协调室,实行工作负责制,在重点村还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点),村(居)专职协管员负责13个密集村(居)出租房屋、出租店面及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管理,专职协管录入员负责100人以上流动务工人员规模的企业、新场所流动人口的登记和管理。
针对辖区出租房屋及流动人口居住常年底数不准的问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不断探索实效性的工作方法,在对区域各村出租房进行细致排查登记掌控的基础上,着力对流动人口居住密集的13个重点村2125户出租房屋进行编号制牌,把房东姓名和出租房牌号一致起来,实行挂牌底数管理,一房一标牌,对出租房东实行一、二、三星级评定,同时,继续深化网上远程申报机制。使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得到了全方位的掌控和有效管理。
今年,白龙桥派出所又按照“五化三治”和打防控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婺城公安分局开展的“下基层、强基础,访民情、创满意”活动,充分利用春节后流动人口的“返工潮”,集中一段时间,强化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强力挤压管控流动高危人员,开展研判辖区流动人口活动情况,为公安实战服务,为党委政府维稳决策服务。派出所所长方祖建表示,要继续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做到“村不漏栋、栋不漏户、户不漏房、房不漏人、人不漏项”,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管得住、控得严”。
为此,白龙桥派出所将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和集聚情况排摸专项行动纳入了2012年重点工作,按照已掌握的辖区流动人口聚集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确定洞溪村、叶店村等一批流动人口租住较多、治安情况复杂的村(居)作为行动重点清查区域,并把每周三定为集中清查日。全体参战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放弃休息时间,逐村逐户上门登记,做到原有登记人员不遗漏核对,新增外来人员不遗漏登记,确保采集排摸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与此同时,建立了基础工作分管领导“总负责”、社区民警及流动人口协管员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把“做实、做准、做细”作为落实工作的基本标准,确保工作进展的速度和质量。辖区二环线内的洞溪村、三联村等村是警用地理信息二期采集区域,相关责任区民警会不定期带队上门登记,并及时做好房屋信息、人员信息的梳理,确保常住人口登记地址和实际地址相符,避免出现门牌重号、户籍错误等问题。同时,注重排查过程中对收集的违法犯罪信息进行梳理。前不久,责任区民警在洞溪村采集摸排过程中掌握到了一个以流动人员为主的盗窃团伙情况,该所集中精干力量在一出租房内成功抓获6名盗窃犯罪嫌疑人。
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和集聚情况排摸专项行动为服务公安实战提供了有效线索。3月初以来,在婺城公安分局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共派出排查警力60多人次,流动人口协管员90多人次,村干部20多人次集中清查,捣毁辖区内非法传销窝点35个,打击卖淫嫖娼7起,侵财案件侦破40余起,处罚违法房东2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