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岁的徐汉秋,擅长民族乐器的制作及笛子、二胡演奏和教学,尤其擅长婺剧伴奏乐器(如板胡、笛子、先锋等)的制作和演奏教学。他开设了新世纪琴行及艺术培训中心,在婺剧乐器的规格、音色的统一定性等技术性问题上做了许多工作。近年来,在婺城区文化村创建过程中,经常下乡送培训送辅导,组织专人到全区10多个乡镇辅导农民演奏乐器300多场次,培训农民近千人次。
1 祖父是小时候学胡琴的启蒙老师
徐汉秋的童年,没有电视,没有网络,连收音机都是奢侈品。对他来说,最开心的事就是村里有婺剧演出。一听说有婺剧演出,小汉秋就会早早地搬了小凳子去占地儿,经常一看就是三、四个钟头,他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的,因此大家都叫他小戏迷。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儿时的徐汉秋与祖父生活在一起。那时,祖父是建筑工地的工人,小汉秋经常跟着祖父去工地玩。有一天,小汉秋跟着祖父去工地,路过油菜花田时,突然窜出一条黄花蛇。当时小汉秋吓得躲在祖父身后,祖父一边笑他胆子小,一边很利索地就把蛇打死了。并用麻袋把蛇装了起来,笑着对小汉秋说:“蛇皮可是好东西,回去给你做把小胡琴。”那时的小汉秋又好奇又期待,心里想着蛇皮怎么可以做成小胡琴。做琴的那几天,小汉秋一直围着祖父转,好奇地观察着祖父做琴的全过程。看着蛇皮被晾干后,祖父就忙开了。祖父每天一有空就在门前又锯又刨,没过几天,一把像模像样的小胡琴就做好了。琴筒上蒙着祖父从蛇身上剥来的蛇皮,琴弦是祖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两条细钢丝,马鬃则是一小把织渔网的细丝。小胡琴做好的那一天,祖父还调试了一下,当一个个音符从里面跌跌撞撞地跑出来的时候,小汉秋无比惊叹,原来音乐就在我们身边,它是如此的美妙。
从此以后,一有空,小汉秋就拿着小胡琴在家里“嘎嘎嘎”地拉,没腔没调,简直像拉锯子,可是祖父听了,只是笑。祖父闲暇时,就教教小汉秋拉胡琴的技巧。拉呀拉,声音动听起来了,拉呀拉,简短的乐曲也出来了。小汉秋渐渐地爱上了这乐声,也迷上了乐器的制作,他跟着祖父学起了民乐乐器的制作与演奏。
因为徐汉秋从小跟着祖父学习乐器的演奏,基础功底较好,所以上学时总被选到文艺班。在他的记忆里,带文艺班的老师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没有老师不会的乐器,他也跟着老师什么乐器都学点。在文艺班时,徐汉秋遇上了他最爱的乐器——笛子,天天笛子不离手,课余时间全都用来练习笛子的演奏技巧。徐汉秋的学生时代似乎就是在曲折飘荡、优美动听的笛声中一天又一天地铺开了。而那时的徐汉秋想不到,音乐将成为他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2 拜两位上海乐器厂退休的老人为师
那年28岁的徐汉秋在化工厂上班。一次到绍兴嵊州出差,在广场偶遇两位老人自娱自乐地拉着二胡。因为徐汉秋喜欢音乐,便上前和两位老人交谈了起来,一问才得知两位老人是上海乐器厂退休的师傅。徐汉秋一直想找个乐器制作方面的专业师傅学习提升,便拜两位老人为师。在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徐汉秋一有空就往绍兴跑,跟着两位老师傅学做乐器。徐汉秋告诉记者,做乐器的工序相当复杂,从选料、切割、拼装到雕刻、刷漆都很有讲究,没有个把月是做不下来的。最难的要数最后的定音,通常是几个人凑在一起,全神贯注地听,听准了再用定音器校正,最后在音品上定格。定格之后还要反复调试,才能算大功告成。
徐汉秋向两位老师傅学艺回家后,工作之余就钻研乐器的制作。他告诉记者,乐器制作是一门神奇的学问,在不同地点制作的乐器不同,不同时间点制作的乐器也不同,不同心情下制作的乐器更不同,这世界上每把琴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似乎就是有生命的,他深深着迷于这门工艺。慢慢地,徐汉秋做乐器的手艺越来越专业,上门找他做琴的人也越来越多。徐汉秋就想着何不开个琴行,一来可以多做点乐器当库存,二来自己也擅长笛子、二胡演奏,能把自己的爱好当工作是件幸福的事。于是在2000年,徐汉秋开起了自己的琴行——新世纪琴行及艺术培训中心。
由于金华是婺剧的发源地,找他做婺剧乐器的居多。在找他做婺剧乐器的这么多客户中,让徐汉秋印象最深刻的是浙江婺剧团的诸葛智平老师。那一天,诸葛智平老师来找徐汉秋做一把小胡琴(徽胡),智平老师笑着说道:“只求一把好琴,我不满意可不行哦。”徐汉秋认为自己做琴的技术已经很娴熟,做把让诸葛智平老师满意的琴应该不成问题,就拍着胸膛保证一定办到。当他做完第一把琴送到诸葛智平老师面前时,老师拉了下,指出琴中的不足,让他回去改进一下,第二把,再一次被退回来改进。第三把、第四把、第五把、第六把……那半年多的时间里,徐汉秋不断地改进着,一直做到第14把琴,诸葛智平老师才满意地点头。诸葛智平老师难掩心中喜悦,立即拉上了一曲《徽调变奏曲》,徐汉秋也深深地沉醉在这高亢又细腻的琴声中。徐汉秋感叹道:“做把音色美妙的好琴真的很难,很感谢诸葛智平老师那时的指点,让我在做婺剧乐器的手艺上突飞猛进。”婺剧乐器做得多了,徐汉秋渐渐摸到了其中的门道,他在婺剧乐器的规格、音色的统一定性等技术性问题上做了很多的钻研,现在专业婺剧团的琴师基本采用他制作的乐器。
3 播撒文化的种子,做社会的热心人
近年来,在农村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徐汉秋经常下乡送培训送辅导,组织专人到全区10多个乡镇辅导农民演奏乐器300多场次,培训农民近千人次。接受过他培训的农民都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又接着教其他村民吹拉弹唱,文化的种子在农村里生根发芽。
徐汉秋笑着说道:“现在农村物质生活丰富,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是越来越强烈了。”徐汉秋回想起2008年到塔石上阳村送文化下乡时的经历:塔石上阳村是个偏远的村落,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他们组织的专车还没开到村子,上阳村的全部村民早早就站在了村口,个个伸长了脖子盼着他们的到来。村民们还放起了鞭炮,用农民最淳朴的方式表达他们对送文化下乡的老师们的欢迎与感谢。在乐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农民朋友都学得很认真,很多农民嘴巴都吹得红肿了,还是坚持练习。这一幕幕看在眼里,徐汉秋深切感受到了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乡村文化建设多做点事。
这几年农村文化氛围浓厚,纷纷自发组起了农村坐唱班,2009年也举办了金华市区首届农村坐唱班婺剧传统音乐《花头台》演奏擂台赛。那时作为评委的徐汉秋看到了农民演奏水平的参差不齐,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提供给农民一个免费学习民乐乐器的平台,进行集中培训。他说,自己是婺剧文化志愿者,同时也有琴行这个场地,有这个条件来开这样的班,更主要的是自己也有这个责任。当免费开班这个消息发布出去之后,大家都踊跃报名。徐汉秋开设了大家呼声最高的扬琴、笛子、二胡、古筝、葫芦丝培训班,每班10人,培训期为一年,40节课。这个免费培训班先后培训了120多名农民乐手,大家吹拉弹唱的本领都大大地提高了。
“文化是需要推广的,我做的都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尤其婺剧是民间戏曲瑰宝,光靠一个人热爱是不行的,只有营造大家爱婺剧、学婺剧的氛围,婺剧才会在新时代继续发展下去。我也一定会将婺剧乐器精良的制作工艺传承下去。”这就是徐汉秋作为一名文化志愿者的心声。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