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婺城周末

钟林妹:九旬老太爱剪纸

2013-04-12 09:56:1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楼婷 文/摄

  “银剪剪嚓嚓嚓,巧手手呀剪窗花,莫看女儿不大大,你说剪啥就剪啥……”剪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朔到公元6世纪。在汤溪镇堰头村,有一名93岁高龄的老人,眼不花耳不聋,酷爱剪纸一辈子——  

 

  见到钟林妹,她正在家门口的小水塘里洗刷曾孙子的一双球鞋,走路做事干脆稳健,眼前的她个子不高,有着一头梳得一丝不苟的银发,高鼻梁,大眼睛,让人不禁想象老人年轻时候的姣好美貌。

  钟林妹是汤溪镇鸽坞塔村人,鸽坞塔村是远近有名的民族村,生活着7个不同民族的村民,钟林妹就是畲族人。由媒人说媒,嫁到堰头村时钟林妹21岁,婆婆是剪窗花的能手,一把剪子舞得出神入化,一下子就让钟林妹着了迷,跟着婆婆学剪纸,钟林妹的天赋逐渐显露了出来,她通常不画图,因为图案就在她脑子里,快刀一剪就是一幅新作。

  虽然热爱着剪纸,生活的苦难却让钟林妹无奈地放下了手中的剪刀。由于当时生活条件差,医疗条件恶劣,钟林妹所生8个孩子有6个都夭折了,36岁生小儿子的时候,甚至听信迷信,在猪栏里待产,那些年她整日以泪洗面,哭坏了眼睛,无心也无力剪纸,直到子女慢慢长大才有重新拾起了剪刀。

  钟寿松是钟林妹的女婿,也是鸽坞塔村老书记,他直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见丈母娘剪纸的情景。那是他婚后陪妻子走娘家,远远就看见丈母娘正拿着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在低头剪着,走过去一看,只见她三两下的功夫,就剪好了一对纸鸳鸯,可把钟寿松给看呆了。

  戴上从祖辈留下来的滑稽古董眼镜,钟林妹拿出以前剪的图样,用麻绳缝在红纸上当做模板,准备剪一个“福寿全”。“这有意思!这福字肚子里还藏着一个寿字呢!”同村的吴光森经常来串门,他津津有味地猜着钟林妹手中还看不出字样的半成品,他们一家都是钟林妹的“铁杆粉丝”:“钟老太的手艺好,这是全村,甚至邻村都出了名的,家有喜事,都是第一个来问她要红纸花来贴的。”一场喜事,最起码要准备二十多张红剪纸作品,图案还不尽相同,一张张剪,钟林妹要剪上一个星期,但只要有人来要,再累她都一定会应下声来。

  就在我们感叹钟林妹的剪纸手艺时,她却一边剪一边自顾自地摇头:“这个寿字可剪得真丑,眼睛不行了,一些笔画剪不清爽了。”剪纸的表现题材是极其广博的,举凡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均可成为窗花的表现内容,可谓无所不有。但最多的是花卉动物、喜庆吉祥纹样,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连年有余”、“贵花祥鸟”等为主体。钟林妹拿出一本书,里面夹着她多年来的剪纸作品:“这两只金鸡顶着一个八卦图的图式,是每年五月初五贴在家门口用来镇邪避灾的;这鱼是贴在竹筐上的,象征年年有余;红喜字是过年或是做喜事时贴在窗户上的,喜气热闹,还有麒麟、虎头、吉鸟……”

  钟林妹的老伴28年前就去世了,儿女们想让她搬过来一块住,她却不愿意打搅他们的生活,一个人倒也过得悠然惬意,已是近百的岁数,却身体健康,鲜少生病。钟林妹的母亲94岁去世,也是一位长寿老人,一辈子安分守己,是当地出了名的热心肠。钟林妹的长寿秘诀传授自她的母亲,那就是乐观和平和:“以前那么苦的日子都过过了,现在住着这么好的房子,儿女都出息了,还有什么事情想不开、看不开呢。”很多人慕名而来“讨”钟林妹剪的红纸花,就是为了沾点长寿气。

  钟林妹家里有几亩地,但都要背上菜篮走上好长一段,年纪大了以后,她就在家后面就近开了一块三分小地,种些平常小菜,自力更生,从不让儿女操心。邻居们知道她牙口不好,爱吃豆腐,就常常拿些自家做的豆制品送过来。赶上新农村建设,钟林妹离开住了大半辈子的老房子,住进了崭新的二层小楼,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几代人结婚用的喜字窗花她都一手包了,“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再多活个十年,看着曾孙子、曾孙女结婚,给他们剪红纸花呢。”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