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婺城周末

一条古道承载着众多传说

2013-10-25 10:02:25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章一平 张苑 文/摄

  这里有四季苍翠的游步道,这里有十里飘香的桂花林

  这里有四季苍翠游步道,这里有十里飘香桂花林,这里曾上演申氏堂公的生死传奇,这里曾见证仙人的智慧……“土豪”是怎么炼成的?众多传说是怎样流传下来的?日前,记者走进安地镇上干口村,采访了有关的村干部和村民。

  苍翠四季游步道,古村十里桂花香

  公元1080年,南山口初现村落,主姓申氏,据申氏宗谱记载,申氏始祖申寒,自晋天福年间,居住于上干源口,历名南山之口、上岗口,后改名上干口。隔山有溪,村边的道路通往箬阳、宣平,溪水流往金华城南,合其他溪流为双溪。去住所二里远的地方,有座石壁山,下面有深潭,深达十多米,非常陡峭,是行人过往的必经之路,但深潭之上没有一座木桥可以供行人通过。有些过路的人想从水潭边水浅的地方经过,但一滑入深潭就没命了。

  申氏太公友松总想在深潭上架桥,但心愿没完成就去世了。一天,申氏太公景明和弟侄辈散步到这里,看到行人因水深不能过去。就叹气说:“死者不可复生,如果今天不修桥,友松公就要怪罪于我了。”于是,他回到家里,把修桥的想法告诉给各位伯父和叔父。大家纷纷赞成。于是众人纷纷拿出自己的积蓄,请来工匠造桥。工程从当年3月开始,一直到5月份才完工。桥长达十几米,非常壮观。从此,从这条道路经过的行人就不必冒着生命危险过深潭了。

  而后申氏不断繁衍,后人纷纷迁居各地,自成群落,就近的安地村便是其中居住地之一。

  数百年前的上干口村亦有一番繁荣景象,村里至今还轮廓清晰地保留着一条去往金华城的古道,道路只容一辆独轮车通过,坚实稳固,当年十里八乡的人们到安地赶集或是进金华城都必经这里。相传当年的上干口有一处大堰,水位比寻常河道高出七、八米,但见水面平稳,波澜不惊,于上干口人而言,这并非普通的水利工程,更是招揽财富的“聚宝盆”。

  如今的上干口村历经千年的历史流变,经多次自然村拆分,已是个不大的村子,全村四个生产队不过270余人口,80多户。上干口村多山地,人均田产不到半亩,村支书申春能已做了28年的“村管家”,陪着乡人守着那2119亩山林在时光荏苒间度过了50多个春秋。

  2009年10月,仙源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牵头修起了连接四顾屏的游步道,全长1552.6米,共有石阶1143步。恰逢金秋,游步道两旁却是满目苍翠,毛竹林郁郁葱葱,层层叠叠,鳞次栉比,主干笔直挺立,相触相依又彼此独立,无不展示着它傲然且凌然的风骨,也让人由衷领悟它被古人称为“四君子”之一的和而不群的秉性缘由。道旁丛生着各色不知名的灌木、乔木,轻轻一拂袖,竟是沁鼻的草木芬芳。

  三里长的游步道仅耗时三月便已全线竣工,惊人的现代化速度用的却是最古老的办法。据说那一级级石阶都是靠16头小毛驴驮上去的,一块石板一、二百斤,一头小毛驴一次背两块,背得累了,趁人不注意靠在路边半蹲着休息,不高兴下山就把两只前足放进同伴的箩筐被背着下山。最顶上的200多级台阶连驴子们都不愿上去,施工队长申春富只有带着大家靠人力抬上去,“我们当时开了条便道,两边一起施工,可以更快地把工程做完。”如今的上干口人翘首期盼着这条游步道能被划入四顾屏项目开发规划,发展旅游经济,让这个古村重新聚满人气,也聚来财气。

  村里人多数靠栽培桂花苗木为生,正是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时候,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信步乡野,顿觉神清气爽,心情舒畅,更有热情的花农来跟你唠叨几句这棵或是那棵盛放时的光景,以及由此卖出的好价钱。

  “土豪始祖”申氏堂公策马洒银元

  如今在田埂间、竹林里,劳作间的片刻休憩时,还会有老人提起一代“土豪始祖”申堂的生死传奇。传说申氏太祖寒公育有五子,依次取名为仁、义、礼、智、信,将家产均分为五份,行分家礼,谁料当年申老夫人又一次身怀六甲,诞下一男婴,二老心想再无精力抚养,又无家产可供分配,便命大儿媳把这“计划外”的第六子放进马桶还给上天,可这孩儿身形出奇的健壮修长,直把那马桶撑破了,奉命行事的大嫂料定这是上天的感应,发誓要护这新生儿周全,并愿把自家的财产分一半给他,申堂由此才得以保命。

  果然,申堂自幼聪慧过人,长到弱冠之年更是玉树临风,后来收养了义子许洪光,很快发家,年岁不及而立,便已经营着自上干口至箬阳的大片山林及到婺江边的千亩良田。传稻谷丰收季节,有长工问申堂:“千亩良田,从何处开始收割?”申堂只道是“何处稻子金黄,便往何处去。”长工心里妒忌申堂的春风得意与万贯家财,想要趁机让申堂吃个官司,便扛着稻桶赶到南市街外的田里开始收割,后来一问才知,那也是申堂的田产,自悔竹篮打水一场空。

  今年66岁的村民申永洪说,多年前到永康方岩,住宿在当地的一家客栈里,客栈老板还向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申堂好游山玩水,常策马奔腾于田间山野。一日,申堂途径永康方岩一座环形稻田,马儿喜抄小径,便信步从稻田中踏过,压坏了不少稻子,当地村民为求赔偿,便一齐上前,想要连人带马一同扣留。不料申堂随手解开马背上的一个包袱,甩手一挥,落下白花花的银元宝,铺出一条银光灿灿的路来,马儿如获灵性一般从那银路上飞驰而过,只留村民看得目瞪口呆,暗自惊叹。至今,申堂策马洒银元的故事还常在方岩的老客栈里被传说着。

  一日,申堂出行游乐,乘船归来,至婺州码头已是黄昏,离上干口还有十几里的水路,很快夜幕降临,水面漆黑,船夫道是要明日再赶路了。可申堂归心似箭,想这水路沿岸皆是自家田地,便心生一计,命人传下话去,当夜在自家邻水的田埂上点上两支红烛,助申堂顺水还家者,可免一年田租。租农们纷纷响应,申堂一行便与那十里红烛相伴着款款行过十里长河,体验了一番“慢牵好向湖心去,恰似菱花镜上行”的别样趣味。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吴晗晓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