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行政管理体制调整之后,婺城该如何发展?潜力在哪里?未来靠什么支撑?按照区委描绘的“两富”现代化婺城的路线图,我们要重新思考,积极搭平台、谋发展,聚合力、促赶超。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我区提出了“一带、两城、三区、四园”的发展空间布局,如今格局已打破,建议调整为“一城、两区、两带、四园”发展空间布局。
“一城”——城区
老城区要以“二七新村区块改造”为重点,加快提档升级,打造精品城市;新城区要扩容,城北综合区已基本完成使命,建议下放新狮街道管理,同时建议将蒋堂镇纳入新城区,可形成有机整体,也为新城区发展储备空间;要搭建工业新平台,争取在郑岗山一带设立宾虹工业园,培育宾虹大道产业带;要完善道路交通,加快实施双溪西路和婺江西路西延等工程,形成交通区位优势,将新城区打造成投资热土;要实施教育拉动战略,建好幼儿园、浙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完中),引进高等院校,形成教育链,以此集聚人气、带动商气。
“两区”——双龙风景区和仙源湖度假区
要准确定位,形成“南山度假、北山朝圣、城郊观光、古婺揽胜”的特色旅游格局,推进旅游全域化发展,着力打造长三角著名休闲度假胜地;要整合区域资源,打响婺城休闲旅游品牌,可策划婺城——横店影视城——义乌小商品城精品旅游线路;要争取景区扩容,双龙风景区要整合罗店资源,将尖峰山打造成金华的“富士山”;仙源湖度假区要积极向上争取,整合四顾屏和石门农场资源;在区内可先将箬阳和雅畈西部托管,打造“仙源深处有龙潭”风景线,下一步再整合雅畈、长山、琅琊的旅游资源,培育大南山旅游。今后还可积极争取将五个省级欠发达山区乡整体打包,设立浙江仙霞山生态发展区。
“两带”——宾虹大道产业带和二环产业带
虹戴公路沿线两侧有1.5万多亩黄土丘陵,可发展成宾虹大道工业产业带;二环路婺城区域近30公里,涉及8个乡镇街道7个功能区块,介于老城和新区之间,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可重点发展信息服务、网络经济、交易市场、现代物流等,打造成现代服务业产业带。
“四园”——生态工业园、信息产业园、
现代物流园、精品农业园
在构筑宾虹工业园的同时,建议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筹服务”原则,进一步整合提升乡镇工业功能区,错位发展,培育成特色产业园。要借力浙师大智力资源,通过开展深层次战略合作,提升壮大信息产业园;积极向上争取,规划北西二环信息产带,打造网络经济集聚区。可借鉴信息产业园一园多点的做法,先在乾西、竹马一带二环沿线整合设立现代物流园,再向新城区拓展。以花卉苗木、休闲农业、特色养殖为依托,着力打造精品农业园。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