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早晨,已经有了秋天的凉意。阳光暖暖地照着,走进蒋堂镇下汪村,村子里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村民的家门口、村前的广场上都晒满了刚打下来的黄豆和稻谷,在太阳的照耀下,金灿灿的。走在村子里,老人们或拄着拐杖、或拿着烟坐在家门口悠闲地晒着太阳。这个不大的村庄,因为远离城市喧嚣,让人倍感闲静。
汪姓来自安徽徽州,汪快为下汪村始祖
据记载,汪姓来自安徽徽州,公元197年汉龙骧将军汪文和避乱渡江南迁,孙策授其为会稽令,遂居于歙县,为徽州汪氏一世祖。其十四世孙汪华生有九子,后裔在境内分布最广,故人称“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歙、黟为汪华长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后;婺源、休宁、祁门为汪华第七子爽之后;绩溪为汪华第九子献之后,构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布。屯溪靖阳节等古徽节令盛会中所抬神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华及其第二子、第九子。
据有史可查,下汪最早先祖汪龙溪,生有九子,都是仕官显荣,惟独第七子姓汪名快字逢善,官名朋举。宋南渡后,婺源学士,藻为一代祠臣之冠,为宋绍兴年间进士,婺州教谕。到了南宋乾道年间,因为寇乱,避居兰邑李坞(现在下汪村东南方向的李坞垅背)盖草房就住下了。几年以后,寇乱被平定,时局也相对稳定了。
于是,汪快便邀请了当地最有名的风水先生来看看哪里适合造房子,想另外寻找更好的地方重新建房舍。最后找来找去,选定了现在的地址,起名为:丽山柿湾。大伙儿一鼓作气,开山斩棘,建起了第一幢瓦房。至此,汪快便在下汪村定居下来。
后来,经过了世世代代的努力,到了清朝时期,已经发展成财丁兴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庄。据记载,最兴旺的时期,是在清嘉靖年间,全村汪氏已分成十房太公,每房太公各建造一座厅堂,合力集资建造成二祠堂一宗庙二经堂,后来周边村都传颂着一句顺口赞词,梓树下汪有:十厅两祠堂,一庙两经堂。八角井仙水,孕育丁财旺。
如今,下汪村已经有980人,汪姓是村里的主姓,有700多人。听村民余春林说,自己的祖辈是义乌人,1954年,父亲鸡毛换糖来到了金华。后来在罗埠镇当起了供销社的采购员,因为业绩突出,被下派到下汪村开商店。但是,当时家里加上爷爷奶奶兄弟三个总共有7口人,父亲一个月才26块钱的工资,哪里养得活这一大家子。当时进村口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田地,只有大片大片的荒山。看着这一大家子饿肚子,村里的人就建议父亲去开荒种番薯,兴许还能养活这一家人。眼看着家里穷得都解不开锅了,于是,父亲便上山开荒,之后,在山上种下了6000多斤的番薯。这样一来,靠着开荒山,余春林的父亲养活着一家老小,也靠着这一片荒山,余家慢慢有了起色。从那以后,余家便在下汪村定居了下来。
其实,发展到现在,下汪村除了汪姓、余姓,还有洪、范、金等10多个姓氏。下汪村也正在用它宽大的胸怀接纳着五湖四海的人。已经是农忙时期,很多村民都在田间地头忙着秋收。据村支部书记汪姜明介绍,下汪村有980口人,土地面积有1917亩,以种植甜玉米、西瓜、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匾额上“越国世家”四字意为下汪汪姓为越国公汪华后裔
在1948年重修的珠山(下汪)汪氏宗谱中的前几页中有汪华的传记,到现在仍然可以在下汪村的祠堂里看到“越国世家”的匾额悬挂在高堂之上,意为下汪汪姓为越国公汪华后裔。
据记载,汪氏后分支到江南,龙骧将军汪文和始迁会稽,至四十四世裔孙名汪世华,为避唐太宗名讳,改叫汪华,越国公汪华(公元587年~649年)为隋末唐初地方自治首领、唐代大臣。字国辅,又字英发。绩溪县汪村人(隋唐时属歙县)。
汪华自少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失母。九岁为歙县郑村的舅父收留。十四岁拜南山和尚罗玄为师,苦练刀枪弓箭,武艺超群,后应郡府招募加入义军。因平婺源、拓箬岭至宁国府、太平县山道有功,深得将士爱戴。当时群雄割据,生灵涂炭。汪华发动兵变占据歙州,击退官府围剿,相继攻占宣、杭、睦、婺、饶六州,拥兵十万,号称“吴王”。
其时正是国家动荡,割据纷战不断,民不聊生之时。而汪华所治之地,十年不见兵戈,百姓得以安生,一派平和景象。汪华得割据之实,为政宽宏,政清人和,且尽力调和土著与移民之间的矛盾,百姓安居乐业,史称“镇静地方,保境安民”。汪华又顺应民意,于公元六百二十二年奏表归唐,使徽州之民省去了战乱之苦。唐王李渊诏嘉其识时务、顺潮流和保六州之功,授予方牧,总管六州诸军事兼歙县刺史,封上柱国、越国公。贞观二年奉诏晋京,授为左卫白渠府,统军事掌禁兵。太宗征辽,汪华留京,任为“九宫留守”。贞观二十三年,卒于长安。
汪华的最大功绩,在于保境安民,促进了山越与中原汉文化的大融合。之前,徽州的土著人与南迁的中原衣冠贵族,互为提防,或纠纷不断,或械斗不息。有的为疆界领地,有的为习俗礼仪教化,文化勾通难以超越。汪氏虽为最早南迁望族,但汪华起义以“捍境保民”为口号,深得人心。在与外来兵燹战乱抗争中,域内矛盾迅速化解,客观上促进了两种文化的大融洽。后来汪华归唐之举,又使得徽民得以休养生息,文化教育也随之得到发展。
宗谱中除了汪华的记载,还记有珠山八景,即丽山清滴、渔圹晓波、半月沉江、万松听梵、竹院青林、枫桥红树、李坞春风、柿湾秋雨,还画有珠山八景图,这在宗谱中也是较为少见的。
八角井直径为八尺八寸,深两丈八尺,条石砌到底
在村头,记者看到了宗谱赞词中所提到的八角井。所谓八角井,顾名思义,是因为它有八个角。这口井由青石造成,且是八面形的。
关于八角井的由来,村民余春林介绍说,当时汪氏在本村已分出十房太公,各房太公都建有自己的厅堂,以大太公为首的也建好了两祠堂一庙二经堂,按照风水也挖了三口井,就是王庙边神井,千田公墓东大井,新厅塘边小井。后来发现乐善厅堂前的西边凹洼处,常年积水不干。于是大太公就命人挖出一个深洞。挖着挖着便发现泉水不停地往上涌,而且喝起来异常甘甜。甚至有人说,如果长时间饮用这里的泉水,夏秋的时候身上也不会发痱子。这样的说法,一传十十传百,后来人们就说这是祖宗保佑,感动天庭,这里的泉水肯定是天赐仙水。大太公听村里人这么一说,便花重金,到南山定做青石条块,砌成八角井,直径为八尺八寸,深两丈八尺,条石砌到底。
余春林告诉记者,早年的时候,村民们的饮用水都是来源于村中的三口井,八角井就是其中一口,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汪氏后人。如今,村里通上了自来水,村民们都已经喝上了沙畈水,八角井里的水,村民们也只是用来洗洗菜、洗洗衣服。但是,对于这口井,老一辈人却不会忘记它的养育之恩。每隔个一年半载,若井里的水发绿了,村民们就会用抽水机将井里的水抽干净,然后花钱请专业的人下到井底清理。井底的那泉眼,从未停止过往外喷水,如此一来,刚清理完,不到第二日,井里的水便已经有了三分之一满了。年复一年,无论你何时去看,八角井里的水始终是清澈见底的。
据村民们介绍,下汪村原本有十个厅堂:乐善堂、萃和堂、怀德堂、崇德堂、馨宜堂、春西堂、百顺堂、种德堂、智临堂、三余堂。可是,这些厅堂或是在“文革”时期、或是在旧村改造时期都被一一拆除了,现在惟独剩下乐善堂。可乐善堂现在也并不叫乐善堂了,因为位于村中央,所以村民们都习惯叫它中央厅。走进中央厅,因为长久失修,这里显得颇为破旧,来的人也只能从悬挂在高堂之上的“越国世家”匾额中,读出这里曾经的辉煌了。
村里有一块元宝石,
传说为两个武状元比武时所用
相传下汪村里有一块元宝石,这块元宝石有200多斤重。听村里的老人说,这块元宝石是两个武状元比武时所用。当时永康武状元将元宝石举过头顶,并转了一圈之后放下。他的力气之大,让在场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可是,金华武状元一上来,并不是将元宝石放在头顶转一圈后放下,而是将元宝石直接放在地上,谁知,这一放,元宝石居然被分成了两半!在场的人无一不拍手叫绝,待裁判缓过神来说道:“能够将元宝石放到头顶转一圈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力气大,这才算是真正力气大啊!”
相传在下汪村的历史上有一位医术高明的人,方圆百里的大夫无一能敌。一次,皇后娘娘病重,就连宫中的太医都束手无策。皇上听说此人医术了得,便命人将他请进宫去为皇后看病。还真是神奇,经他这么一诊治,皇后的病居然好了!龙颜大悦,皇上便赏他黄金千两,并亲笔题词赠予了他一把纸扇。
下汪是老革命根据地村
下汪村,是金华、兰溪、汤溪三地的交界地,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曾经是革命根据地。1988年1月,下汪村被原金华县人民政府授予老革命根据地村。
67岁的汪见平是下汪村人,父亲汪锦波曾经是最早的共产党员。
1925年~1926年,汪锦波在杭州艺专读书时就已经加入党的外围组织为党工作,并且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曾多次被评为积极分子。1927年,23岁的汪锦波到上海中华艺大读书,在那里认识了杭州方面的学校地下党负责人钱均涛,也就在那一年,汪锦波加入了共产党,负责在学生中宣传共产党思想。
之后,汪锦波来到临海组织学潮运动,在学生中宣传马列主义,发动青年学生加入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汪锦波组织的学潮运动受到了镇压。无奈之下,在1928年,他回到老家和兰溪地下党接头,想着为地方的革命作贡献。回到兰溪之后,汪锦波被分配在汤溪一边教书一边做地下工作。先后组织成立了三个支部,即下汪支部、湖田支部和汤溪支部。后来,由省委书记王芳主持的浙西特委第一次会议在兰溪县五龙殿召开,汪锦波作为汤溪县的党员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结束后,汪进波回到金华。岂料,国民党正大肆的抓捕共产党人,于是,汪锦波便从金华逃到兰溪的母亲家躲避抓捕。
到了1928年,时任特委书记的严汝清回到兰溪,恢复党组织。但因为缺少活动经费,严汝清便写信问汪锦波借钱。谁知道在送信的途中被国民党抓个正着,从信中,国民党得知汪锦波也是共产党员。于是,便四处追捕他。1931年,国民党以共产党领袖的名义将汪锦波关进大牢,这一关就是三年。1933年,出狱后的他与党组织彻底失去了联系。后来,汪锦波一直都在兰一中教书。
1958年,汪锦波被打成了“右派”,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而后,他一直都居住在下汪村,直到去世,享年93岁。
在汪见平的眼里,父亲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他的这一生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为共产党的事业作着贡献。
在2008年,下汪村就进行了新农村改造工作
和中央厅的破旧不同,旁边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却是一番新景象:粉刷得干净洁白的墙面、一张张崭新的桌子椅子,这里有棋牌室、休息室、厨房、餐厅……中午时分,老人们都聚集到这里来吃午餐。“我们村上总共有老人255人,其中80岁以上的有25人,90岁以上的有2人。在去年投入15万元建成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是为了方便老人们休息、娱乐!”村支部书记汪姜明说。
其实,早在2008年,下汪村就进行了新农村改造工作。村会计余春林介绍说:“2008年,我们村就先后投入了150多万元用于村中自来水的安装、房屋的外墙粉刷、污水的处理以及村中道路硬化,尤其是在污水处理这一块,我们村就先后投入了80多万元。”
说起村中的污水整治工作,不得不提一下石坑溪。这条流经下汪村的溪流,在余春林的印象里曾经是非常清澈的,“溪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游来游去的鱼,溪水清澈见底。每逢农忙,村里人在田边割完稻子、种完田,就会到溪里去洗个澡,然后干干净净回家。”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后,石坑溪的上游养起了猪,为了图方便,养殖户会将猪粪直接排放到溪里。如此一来,石坑溪渐渐地变得臭气熏天,“溪里的水很臭很臭,根本没有人愿意靠近,更别提再去溪里洗澡了!”余春林告诉记者,自从这条溪被污染以后,他们已经有10多年没有下水洗澡了。
村子里进行污水整治,但收效并不显著。直到去年全省开展“五水共治”行动,村里刚好借着这一股“东风”将溪里的水进行彻底整治。“最多的一次,捞上来有40多只死猪呢!现在好多了,死猪也没了。”为了保持溪面的整洁,村里请了专门的河道保洁员,要求每天都对河道进行清理。如今,走在小溪边,你已经闻不到恶臭,这个静谧的小村庄越发显得干净整洁。
每年的三月十八是下汪村最为热闹的日子
勤劳的下汪村人用双手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但是在村民们的心里还有一个心愿:希望村里能够通上公交车!
下汪村处于蒋堂镇最北面,距离蒋堂镇7.5公里,和兰溪交界。据村民余春林说:“我家的田和兰溪仅有一道田埂之隔。”可以说,下汪村是蒋堂镇最为偏远的一个村庄,也正因为如此,这个村子现在都没有公交车可以直接到达。余春林告诉记者,早些年的时候,村子里还通过公交车,一天有8班,可是后来因为没有钱赚,负责这条线路的经营者就把原先的一天8班车改为了一天4班,再到后来只有一天2班。“现在,我们村上已经没有公交车了。”身为会计的余春林每年要跑蒋堂镇镇政府办事150多次,这一来一回,没有公交车很不方便,余春林只能自己骑着电瓶车去镇政府办事。“希望村子里能够早点通上公交车,这是我们村上很多老人的心愿。”
每年的三月十八是下汪村最为热闹的日子,在这一天,村里要做上四天四夜的戏,卖衣服的、卖农具的小摊从村口一直摆到了村尾,这800多米的公路上人挤人,好不热闹。
据介绍,汪氏家族在十厅两祠堂建成后,又动员全村汪氏家族的男丁统一集资,建造忠烈王庙。选择黄道吉日,定于农历正月十五奉神出游,谓之农历三月十八为庙神诞辰,为之演戏,要求汪氏家族在这一天必须全部到庙前参加祭神祝寿,求神保佑讨寿的隆重典礼。由于人多热闹,就引来做小吃的生意人,卖小百货的货郎挑担前来。年复一年,慢慢地形成旧庙会。“文革”以后就改成为物资交流会。
从那时候起,下汪村的“旧庙会”就没有停止过,反倒是一年比一年热闹。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