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婺城周末

古婺白沙的理学历学和道学名人

2015-04-24 09:06:0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杜顺华

  “程朱理学”众所周知,但不知其开山鼻祖,程颐、程灏的导师,朱熹的先师,还就是本地开化村周氏的先祖先宗周敦颐,开化周姓至今仍尊奉至上,并引以为荣。周敦颐的阴阳八卦《太极图说》多少后世道学贤人攻读研究一生。

  金华自古有小邹鲁之称,而长山石门则有“小邹鲁之一嫡派”美名,宋元时,石门倪氏就设有“季原堂”和“鲁斋”学馆,在此培养了一批寒门学士、理学名人。

  南宋进士,徽州通判何基,就是在时任国子学助教、身为太学博士的石门倪氏三世先祖倪允才所创办的“季原书堂”所学,何基辞官后居金华北山,读书讲学,教授门生,他与王柏、许谦、金履祥同称“北山四先生”。而倪允才本人也曾从理学名人潘良贵,学有所成。石门倪子岩,不求仕途,潜心修道,主攻理学,得到时任状元唐汝辑的称赞,诗曰:“寸寸光阴寸寸金,乾乾终日意何深。为人为己为他道,希圣希贤只此心。”倪公度在得中进士第后,亦无心求官,归隐乡里,与诸弟讲读理学,晚年更与金华学派中坚何基、王柏同游。倪显学成后高登进士榜,也曾为官,但其更好理学、初学唐仲友,后学吕祖谦。倪子俊,从学吕祖谦,孜孜以求,陆象山称其“秀发精通,足为美器”。而翰林学士,二部尚书倪普,则从学大师王柏,专修理学,世人称其“昭然一世山斗”。

  而被时人称为“一门三孟”的倪公度之弟倪公晦、倪公武,除爱好理学外,更倾心苦攻历学,精神可嘉,后人倪子恢,仕官教谕、训导,精研天文、历学,并有所成,著有《元理管窥》数卷。而众多倪氏族人在研究历学方面最有成就的要称倪氏高祖、西汉御史大夫倪宽,汉武元封六年,昭令倪宽主持修改历法,倪宽召司马迁、公孙卿等二十余人,经过刻苦钻研,共同测算制定出新的历法,即古今闻名的《太阳历》。该历法推定一回归年为365.3851539日,一月为29.4381日,《太阳历》以一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每十九年设有7个闰月,太阳历就是而今所说的农历和夏历,自西汉太初元年启用至今,可见倪宽当年主持重修太阳历其功显赫,功不可没。

  要说道家的道学,这在中原华夏,要比佛教和基督教都要早得多,它是我国的正宗门教。道教在古婺金华也是历史悠久,北山黄大仙正是归属这一门教。二千年来,古婺白沙因为有了白沙老爷卢文台,人们为纪念他当年治水有功,为民造福,从而建庙祀之,所以这一带以佛教为主,但白沙人可曾知道,在一千多年前,现今的叶店叶氏先宗却有贤人叶法善者,却是一门五代荣为道学大师,驰名天下。

  叶法善,唐代著名道学家,官衔至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封越国公兼内宫景龙观观主。叶法善出身于四世修道之家。《唐鸿胪卿、越国公、灵虚见素真人传》曰:“高祖乾昱、曾祖道兴、祖国重、父慧明,四世习隐,累辟不就,间气所辞,开道脉。”叶法善之高祖叶乾昱,生活在道教盛行的南北朝萧梁时期。(《唐故叶有道先生神道碑》)有载:“克壮其猶,永孚于德,谨户习隐,塞兑亿坤。硕肤长材,通理博艺,虽安车累至,而坚卧固辞。故庆祚克开,眉寿维永矣”。上述碑文可知叶法善的高祖叶乾昱,具有高尚的德行和卓越的才智,饱览六经而精通道义。朝廷多次派车相请,力辞不赴,却隐居山林修道养生。叶法善曾祖叶道兴,名廷莹,在家道士,《唐故叶有道先生神道碑》中说是一个精通符箓辟鬼之术的受箓高道。

  叶法善祖父叶国重,他“灵承道宗”、“仙骨有象”、“专精五龙,遍游群岳”,“聪以达远、明以察微,达生死之占,体物气之变”。当朝廷知道其道行超群,多次征召,一再谢绝,卒后谥“有道先生”。

  叶法善父亲叶慧明,深谙道教精义,掌握高超的阴阳、卜辞、符架术,朝廷虽多次征召,却辞而不就,而隐于民间。卒后因子叶法善勋而受赐封为银青光禄大夫、歙州刺史,并奉敕立《大唐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于墓前。

  叶法善叔祖叶静能,号神龙,叶国重之弟,“叔祖静能,颇有神术,高宗时,直入翰林,为国子监祭酒,武后监国,南迁而终”(《太平广记》)。叶静能历经唐高宗、武后、中宗数朝,为宫廷内道场道士,深受皇室恩宠,他与侄孙叶法善同朝侍主。

  叶法善家学渊博,他全面继承了叶氏道学世家的祈晴祷雨、符咒驱邪、五龙安宅、勘察地舆等道术,还兼收并蓄当时道家各派之大成。

  唐开元二年(714),唐玄宗因叶法善助其消灭韦、武集团及太平公主的反叛,立下匡国辅主的丰功伟绩,授之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兼景龙观主,但叶法善“仍旧为道士”。对于叶法善的高风亮节,玄宗赞之“胜气绝俗、贞风无尘”。唐制越国公爵位与郡王同列从一品,食邑三千户,是唐时为道教所设最高世俗称号,鸿胪卿爵位从三品,是主管宗教与外交的行政长官,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三品爵位,景龙观系唐皇家道院,观主形同唐代国教——道教之宗师。

  而今白沙地方仍有不少道学传人,笔者虽不信教,但也略知一二,我了解到如今家乡如叶店、让长、长山、琅琊及至白沙源头的深山僻野都有不少人信道崇教,包括那些老百姓口中说的看相摸骨测风水之人,不管他们那一套是真科学还是伪科学,笔者认为这都无关紧要,从继承先代历史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上,仍有必要保留和研究。

  石门村古时候“十庙四经堂”早已荡然无存,石门后人念及古迹,有心重建,但苦于力不从心。而叶店村的“叶氏宗祠”和本族经堂却还存有,只不过宗祠里已不见祖宗先人的灵位,而经堂中虽香烟缭绕,但信徒却已不是信道,而是信佛,在经堂众多塑像中穿行的当然也不是道士,而是和尚佛师。

责任编辑:郑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