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记者张苑、通讯员朱明升
泱泱婺州府,滔滔婺江潮。自9000多年前的上山文化起源,古婺先民便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孕育出璀璨的人类文明,从民间技艺、美术、舞蹈、文学、音乐到民俗等,拼凑出婺州人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然而,伴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演进,众多历史遗存亟待保护,缔造这些卓越遗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岌岌可危。
自2006年全面启动非遗保护工作以来,婺城区已公布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1个,涉及10个大类,其中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1个,省级3个,市级22个。
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非遗保护项目从濒危状态中复苏,融入群众文化,走进现代生活,成为非遗传承道路上的新风景。折射人居智慧的建筑艺术,反映质朴情怀的虔诚歌唱,寄托儿时记忆的舌尖乡愁……都成为可供市民或观赏,或品尝,或体验的消费品,逐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的非遗经济发展形态,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工艺出精品,扩大文化艺术品经济
从“百步穿杨”到“卖油翁的故事”,中华民间传统技艺不论阳春白雪,或是下里巴人,都无甚秘籍,讲的是“一日光阴一日功,慢工出细活”。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精美的工艺品已不多见,技艺精湛的工匠更是难求。然而,近年来,婺城非遗传承人队伍中涌现出了不少有心者,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将自己培养成了工艺美术大师,也让婺城非遗作品登上文交所的竞拍台,进入文化艺术品市场。
自19岁接触婺窑烧造技艺,陈新华与婺窑相携40余载。2014年,婺州窑烧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年,陈新华入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唐代陆羽《茶经》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在茶圣笔下,婺窑茶具品质上乘,位列探花。这是婺窑唯一见于古代文献的记载。据贡昌《婺州古瓷》相关论证,婺州窑因州得名,与龙泉窑等同属婺窑系,兴于商周,盛于唐宋,于明清时期逐渐衰弱,前后绵延2700多年,首创化妆土工艺,于汉代中期即开始使用青、褐两色釉。西汉以前,婺州窑原始瓷多见于墓葬,做明器,胎厚釉薄,也曾出现过青黄釉、彩釉等丰富的釉色,及针点纹、网格纹、连珠纹等修饰图案。南宋时期,婺州窑吸收各地窑口之所长,烧制青白瓷、青瓷等,出产日用瓷及观赏瓷,远销全国各地,并出现出口瓷。
多年来,陈新华深入挖掘婺窑文化,基于婺窑传统特色,探路婺窑现代化发展。目前,连珠纹、镂空堆塑、跳刀工艺已然成为其典型的工艺特色。其作品亦受到收藏品市场的欢迎。
眼下,越来越多的根雕“茶海”出现在了婺州人的客厅与茶室中。这正是婺城非遗根雕技艺市场化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已知最早的中国根雕作品为湖北荆州出土的“辟邪”,距今约2300年。根艺家如婺城非遗传承人郑宗均,对天然树根依型造势,突出自然美与人造美的结合,精心巧雕,形成既实用又可欣赏的工艺品,走进千家万户。
此外,精细的剪纸作品以轻纱衬里,经装裱,成为古朴雅致的屏风。精湛的漆画技艺被用作旗袍彩绘,赢得了外国友人的青睐。婺城传统布艺经技艺迁移,以针织花卉的形态进入了家装家饰领域……
土货做量产,拉动舌尖绿色经济
想念儿时外婆家土灶里的锅巴梅干菜,惦记妈妈拿土菜油炒的萝卜丝,嘴馋作家笔下的“缸边酒”?如今,这些都不再只是想想而已。从婺州传统名菜到糕点小吃,乃至酱油等调料,探索出“土货量产,山里货外送,线下生产+线上销售”等方式,将婺州人记忆里的思念送到了唇齿之间。
在婺城区琅琊镇,琅峰山酒厂里双曲渐渐酵出了酒香。明代冯时化著有《酒史》,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酒文化专著,其中“诸酒名附”一节,记载有12种酒的名称,载明“金华酒,浙江金华府造。近时京师嘉尚语云:晋字金华酒,围棋左传文”。表明当时金华酒已被誉为字、酒、棋、文四绝中的一绝,誉满京城。婺城区非遗传承人陈顺财承曾祖父陈樟喜的技艺,坚持“冬水酿冬酒”、“双曲二次发酵”,借助现代科技实现对金华酒酿造全过程的有序化控制,实现高品质量产。
在婺城区白龙桥镇,公盛酱油厂保留了大量酱缸遗存和传统制作工艺。公盛酱油初创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公盛酱油产品曾参加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获得银质奖。公盛酱油制作最好的时间在阳春三月,精选优质黄豆,以土法用蒸笼蒸熟,静置至温热,搭配以一定比例的小麦、红曲、食盐等原料,充分调和至均匀,手工处理成块状,一块一块安置于洁净的陶缸中,陶缸露天静置。平日里,即“昼曝日,夜披露”,集日月之精华,“春生曲,夏制酱,秋出油”,汇四季之灵气,自然发酵。秋季出油,即可装瓶食用。在此基础上,引入现代化制作生产线,传统工艺现代化应用,实现量产,成为酱油品牌的供应商。
战国黍粽,秦时饼饵,汉代胡饼,南北朝炉饼、斋点,唐代醍醐饼、糕团,五代果子酥、五福饼……金华糕点文化源远流长。《吴氏中馈录》载“甜食”就有雪花酥、洒孛你、油夹儿、酥儿印、五香糕等数十种。然而,长期以来,“糕香也愁巷子深”,渠道瓶颈限制了金华糕点的发展。如今,“糕点小王子”等微商红人让这口金华味道“路路通”。杏黄如玉的绿豆糕、小杏仁饼,薄如蝉翼的浇切片、糖薄脆,松脆爽甜的巧果、油枣,清凉爽口的薄荷糕、陈皮酥,红印显赫的状元糕、酥皮月饼……古婺糕点与微商经济一起花团锦簇,大红大紫。
重振好腔调,复活演出经济
内绣鸳鸯,妙龙配凤凰。胡琴“咿咿呀呀”走起,唢呐声声匆匆跟上。且见一妙龄女子新娘模样,两根脚线前后牵引,便亦步亦趋,宛若凌波微步,款款出场。孙氏公主名尚香,九龙凤冠头上戴,父王孙坚去世早,王兄孙权掌江山。周郎为解孙侯忧,美人一计取荆州。吟唱间,那美人甩一甩水袖,身形几番辗转,似嗔似怨。
幕布一翻,故事转场。刘备与保驾大将赵子龙行到前来。东吴准姑爷刘备当真是“方面大耳,猿臂过膝”,天子气派。刘备年长五十上,摇摇摆摆做新郎。手傍两鬓用目看,两廊刀枪白如霜。四线一牵,那木偶人果真倏然抬手作遥望状,稍稍一提,那刘备随即调转身来,两根耳线一摆,就见他顾盼左右,作犹豫状,终是侧向赵子龙,挥一挥衣袖。两根脚线稍稍大幅摆将起来,那赵子龙便大步走到了刘备跟前。二人一来一往,商量起来。一道“此乃周郎阴谋计,保驾孤王归自乡”;一道“兄今大胆上楼去,子龙保驾定无妨”;又道“这门亲事兄不爱,四弟代兄入洞房”……如此云云,好不滑稽。瞅了半晌,不见木偶人朱唇亲启,连珠妙语从何而来?原来是那幕后操纵木偶的艺人,一人饰一角,手操肢体,口对唱词,似与唱双簧无异。如此精妙的表演艺术险些在婺州失传。
非遗传承人赖根全年过七旬,近年来,他努力培养女儿成为新一代传承人。在婺城区“非遗进社区”等活动的带动下,他的木偶戏重复他年少时的盛况,千元一场,走上乡村大舞台。这也给了小赖以努力学习的动力。
木偶戏唱罢,“闹花台”登场。“闹花台”又称“花头台”,是一部较为完整的婺剧群体音乐,包含了吹、拉、弹、打等民族乐器。它由六段既相对独立又有机相连的婺剧曲牌体组合而成,每一段曲牌由其主奏乐器作领奏。“花头台”的音乐非常丰富,既有粗犷、豪放的吹管乐和打击乐,又有细腻、婉转的拉弦、弹拨乐。整个乐曲有一种健康向上、向往未来的思想内涵和喜庆欢快、热情奔放的音乐形象,自始至终充满着浓郁、香醇的江南乡土气息。
这些非遗项目的有序传承和有效保护,让“农民村晚”、“文化走亲”活动愈加丰富,也在这些舞台上得到了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此外,金华道情演出走进婺文化主题餐厅,金华山歌走进孩子们的课外培训,“直里功夫”出现在了武术赛事的演出节目单里……中国传统演艺渐渐复兴,与西方艺术分庭抗礼。
传统艺术DIY,催生体验经济
有点时间,有点零钱,穿过闹市区的喧嚣,在市区胜利北街尽头寻得一个闹中取静的旧仓库,上面挂着“金华市金婺非遗体验中心”的招牌。这里有千年文明等着你。
一个宝宝在老师傅的指点下,把一长条面捏成七个小球,挨个搓圆了一巴掌拍成一张饼,放上饱满的肉馅,然后沿着圆周一段曲线一段曲线地向中心交叠,一个个“烧饼”就这样做成了。然后把它们往那热腾腾的炉里一贴,不一会儿,汉灵帝最喜欢吃的“土烧饼”就烤熟了。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香烧饼,宝宝和妈妈满脸是惊喜。
近旁,原磨豆浆成股流出,把它煮沸了是上佳饮品,拿卤水点嫩了是豆腐脑,点稠了就是豆腐。小磨盘还在一个姑娘的手里一圈又一圈地转着,天长地久一般。一大叔拿着个大锤子舂向一个盛着糯米饭的石臼,一下一下地打着节奏,打出了麻糍的软糯清香,打出了数十年前的童年记忆……
在与传统技艺的对话中,你不禁赞叹婺州先民的智慧,不仅会烧窑制陶,做出各种日用器皿,还会伐木造房子做家具,剖竹子编竹篮,还不忘拿棕榈叶编蚂蚱、蜘蛛等,给生活添乐趣。一块陶土、几根木条、几张棕榈叶、几片竹篾、一台织布机、一盘大漆、一张红纸、一块铜板、一块松木、一台笔墨……这里的每一样寻常之物,都能在非遗传承人的手中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精彩与惊艳,仿佛一部演绎人类文明的史诗,诉说着农耕文化的沉静、精致与传奇。
这样的体验模式在婺城非遗经济圈备受关注。雅畈婺窑小镇、金华市剪纸博物馆等纷纷开设了相关主题性体验项目。
抱团式发展,引领区域特色经济
金华因地处“金星婺女争辉之处”而得名,当地产黄蜡石品种丰富,色彩明艳,石纹独特,更具细密的糯性质感和千变万化的色彩层次。在史料记载中,“蜡石”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养生家高濂的巨著《遵生八笺》的“高于盆景说”中,至今已有425年的历史。清代谢堃所著《金玉琐碎》记载:“腊石者,真腊国所出之石也。质坚似玉,非砂石不能磨与琢也;昔人曰碔砆乱玉,碔砆即腊石也”。婺州人尚婺学,讲究内外兼修,出入仕并举,文武并重,于玉石赏玩亦如是。金华的婺江、兰江中盛产金华玉,常引金华人于江边寻玉,流连忘返,沿袭百代。
金华玉以精工巧雕见长,依其色泽、纹理、石质、大小等先天因素设计造型。受历史原因影响,金华玉雕刻工艺出现过一个时期的没落。然而,近20年来,金华古子城一带金华黄蜡石交易一条街渐成气候,并不断吸引各地石贩及藏家携不同产区的黄蜡石汇聚于此,集聚效应引致金华古子城奇石市场对黄蜡石的需求量日益旺盛,与此同时,豫、闽、粤等传统玉雕之乡玉雕工匠陆续作客金华,随之带动黄蜡石赏玩文化发展高潮迭起。
在古子城一条街上,金华玉雕技艺写实派以婺城区非遗传承人张述章的“满汉全席”为代表,又有苏雕之勾线、豫雕之造型、闽雕之摘色等百家争鸣,形成典型的区域特色经济圈。
无独有偶。在婺城区安地镇,十里桂花飘香,“许家桂花糕”也迎来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老主顾。这桂花糕在当地亦名“状元糕”,与金华馒头、馃、白鹤三样糕点一同组成“四样头”,是安地人走亲访友,尤其是婚丧嫁娶时必不可少的伴手礼。一口桂花糕,撒上阵阵桂花香,再听那说书人来一段桂花糕的民俗段子,已然成为金华人在金秋里惬意的消遣。
珠联历史遗存,驱动文化旅游
“水墨琅琊,梦幻白沙”,在婺城区琅琊镇,一个以白沙文化为核心,依托众多历史遗存,发展非遗经济的文化旅游线日渐成型。琅琊镇有国家级文保单位婺州窑铁店古窑址、省级文保单位白沙古堰、市级文保单位白沙庙等,承载了国家级非遗保护代表性项目婺州窑传统烧制技艺、金华酒传统酿制技艺,市级非遗白沙老爷传说,区级非遗白沙堰筑造技艺及正在申报的区级非遗琅琊传统小吃、铁店畲族文化习俗等的传承。
相传很久以前,金华白沙溪经常洪水泛滥,危害两岸人民。西汉隐士卢文台带领白沙溪两岸百姓,开山导水,从上流而下,筑起了八道拦河石坝:上头铺的第一堰、琅峰山边第二堰、东山村边的第三堰、高田塍下的第四堰、幽兰里村下古方村对面的第五堰、洞山脚的第六堰、新昌桥村上头的第七堰、玉山潭下的第八堰……这三十六堰将河水分流四方,灌溉了周边的数十万亩农田。治理后的白沙溪造福百姓千年,卢文台亦受百姓敬仰,建庙以祭,尊为“白沙老爷”。
目前,铁店窑旁乳浊釉研究所(筹)、琅峰山下金华酒、恋苍庐里千层糕、白沙溪畔非遗文化园……多种多样的非遗经济发展形态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在白沙文化圈。
据悉,白沙溪沿线将被打造成为集山水观光、田园休闲、养生度假、设计文创、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城市观光休闲带,带动周边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该项目核心开发区域为16公顷,长远规划为35公顷。公园将建成琅琊传统文化商业活动区,再现当年繁华街市;建成街巷漫游区和田园风光休闲区,再现风雅古道、小巷老屋,让游客体验婺窑技艺,欣赏秀美白沙溪,形成以琅琊集镇明清商业古街、铁店婺窑技艺村、泉口金华酒民俗村、高田塍村非遗文化园组成的综合非遗文化旅游景区。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