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婺城区政府会议中心,面对台下一众家乡的青年干部,37岁的唐巧美开始了她的讲座,侃侃而谈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南北朝文学与性别政治”;悠悠然畅谈她的成长故事与留美生活;与青年们频频互动,笑声不断。纵是隔着海外求学十余载的时空差异,有着各自文化视角的不同,因为有乡音,因为有乡情,会场里其乐融融。
1998年,成为金华市文科高考状元;2016年获哈佛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16至2017年,在索思摩大学(Swarthmore College)任访问助理教授;2017年8月至今,在格林内尔大学(Grinnell College)任助理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这一个个光环,让唐巧美仿佛与农家女孩绝缘。然而,恰是人文婺城,孕育了这个女孩卓越的灵性与通达;也正是这方故土,让这个长山囡一次又一次地因追梦而去,又因思念而归。
浙江在线记者张苑
农家书香养心田
1981年,唐巧美出生在婺城区长山乡邵村的一户普通农家。和大多数农村家长一样,父母终日面朝土地背朝天;对孩子无甚要求,随意放养;却在心底悄悄盼着一双儿女读书考试“跃龙门”。
在父母无暇顾及的间隙,童年唐巧美无意间在家中角落里捡到《而已集》和《且介亭杂文二集》,随心翻阅。在鲁迅的笔下,新文化运动的浓烈气息洋溢在字里行间。古典文学方兴未艾,现代文学已现雏形,古今汉语体系激烈交手,扬起浩浩烟尘,滚滚而来。唐巧美看得似懂非懂,却觉得“挺有意思”。从此,她开始如饥似渴地找书看。
长山虽乡野,书香却从不贫乏。各村建制多循士族礼法,在清幽处设书房院,涌现历代名儒。只长山倪氏一门,史料中就有载:“南宋至元两代,短短二百年,屡出名人学士,如三世祖倪允才,宋绍兴年间高中进士,官至国子助教、太学博士。其子倪子俊乾道年间乡试举贡,授宣仪郎。六世倪公餗嘉定年间学成之后赴京策试,荣登金榜,授江邑丞……”位列“北山四先生”之首的何基,幼年求学长山,身后归葬于此。这条文脉为后来成为儒学重要分支的“婺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脉书香绵延千年,长山人世代耕读传家,子孙学业精进。在当时农村初中中考不降分的情况下,与唐巧美一同从长山初中考入金华一中的就有五人。唐巧美幼时,金华人看书多只能跑市区新华书店,而长山小学、长山初中图书馆里就有大量藏书;长山乡当地也有书店,兼营租售。
从学校图书馆里借出《三国演义》、《山海经》,到长山书店读金庸,阅古龙,一册册中国文学读物被唐巧美捧回家。她把它们藏在课桌底下看,伏在被窝里看。这常常让长辈们生气。母亲呵斥她“净读些野书”。屡教不改,母亲便要烧了那野书。这时,总有高情商的弟弟及时赶来相助,救下书,更救下了姐姐的古典文学梦。
这份对中国文学无条件的热爱直接影响了唐巧美未来人生的走向。高中分文理科,老师再三建议她选择成绩较有优势的理科,她却认定文科,理由是“相较理化生,更爱政史地”。也恰恰因此,高考时数学单科近满分的成绩让她在文科生中稳占鳌头。毕业后选择大学教师这个职业,也因为在她看来,“读书、撰文、做学术交流,这本身就是件令人享受的事”。年轮渐增,热爱不减。独自做家务时,唐巧美总爱听上一段脂评版的《红楼梦》。
婺乡风骨助追梦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穿插着无数的必然与偶然。而唐巧美的人生准则是创造更多的偶然,她是个“dreamer”,她时刻都在追逐着意想不到的可能。她说:“每天早上醒来,我就特别开心,就在期待今天会发生什么新鲜的事;我希望我的住处离机场只有15分钟的车程,我可以很方便地到达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遇到不同的人,有一段不一样的经历;我想人生需要不断被激动。”
考了个文科状元,没有上北大,因为以为自己上的是高师预科班,只能读师范,“北师大比华东师大离家远”,就随其所好报了北师大中文系。本科毕业后,本校推荐读研,她便再留校三年。拿了硕士学位,男友要出国留学,她便也申请留学,跟着去。虽然两校分居两州,但终究是离他更近的地方。当时的她不曾预见,她追随他留美,却恰因留美而与他最终分离。没有上北大,没能和他在一起,她只道“有遗憾,但不后悔”。
不念过往,亦无畏将来。从考取金华一中、北师大到哈佛,直至从众多全球高知人才中脱颖而出,受聘于格林内尔大学,唐巧美心无旁骛,一往无前,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因为“我从不因陌生而感到害怕;我也从不为自己是否有资格得到什么而犹豫;想要的,我就会努力争取,得到与否是后话,有梦就去追吧”。
爽利且明朗的个性,让唐巧美左右逢源,广交益友。
或许,这与长山的民风有着某种道不清的联系。一代名将朱大典携全家舍身取义,血染城门,于青史中留下铮铮傲骨。相传早年,少年朱大典就在长山为学习武,受其乡风民俗的濡染。
当然,唐巧美连续获得骄人的成绩,还得益于她卓越的记忆力,“考前看书,睡前想一遍,每一页上印着什么字我都能原原本本地记下来”。
离家更生故乡恋
每年,唐巧美都会雷打不动地回乡过一个暑假,与家人相伴,兼顾与国内大学的学术交流。父母年岁渐长,挽留之意溢于言表,今年尤甚。临行前,唐巧美的护照找不到了,老人家说,找不到正好,干脆在国内找份工作。
而在唐巧美看来,远行,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她介绍,目前,在国际学术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隶属于东亚语言与文明研究系,它在美国大学中是小系,且最初作为区域研究在北美的大学中出现。欧美文学研究者往往不把东亚文学纳入到其研究体系中。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有兴趣了解汉文化,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然而,中国古典文学传播之路依旧漫漫。在课堂上,唐巧美努力让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趋于精湛,对着一波又一波的学生,说着华夏的“明月”,故乡的“江南”,描绘着这些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扣人心弦的魅力。
在中国的文化意象中,游子总与乡愁、孤独联系在一起。唐巧美却认为,乡愁源于变化,所以纵是身在故乡,也会有乡愁;而孤独是人之生命永恒的状态,是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她的切身感受是“身在异乡,对故土的热爱反而愈加真切”。唯有背井离乡,才了然“月是故乡明”的情有独钟;唯有久别归来,方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何以让游子潸然泪下。
身在他乡,她比在家时更惦记中国节,细数着节日里的礼俗与吃食。初到美国,她还是个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姑娘,一条全身滴水的生鱼直接丢入热油锅,油星飞溅,烫伤了脸颊。如今,她已能从从容容地自己下厨,在元宵节里搓汤圆,在夏至包饺子,在端午裹粽子、碾绿豆糕……
唐巧美有个愿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带着她的美国学生来到中国研学,身临其境,感受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乡俗,中国的好味道。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