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身在这个位置,就要负责到底。”滕新华一直将这句话作为鞭笞自己的人生箴言。2006年,滕新华从部队转业退伍,考过事业单位、曾在金华市委宣传部任职,到如今作为白龙桥镇临江管理处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这12年间,他时刻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当记者在临江管理处见到滕新华的时候,他正忙着给一位残疾人办理相关补贴申请手续。“残疾人证带了么?”“银行卡也得给我复印一下”……尽管天气炎热,但是滕新华的脸上没有丝毫不耐烦,他有条不紊地帮申请人复印证件、填写表格。2014年,“公车改革”后,原本有机会留在金华市电视台的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白龙桥镇。他说:“当时刚好白龙桥在招人,而我又是白龙桥人,我就想着回来能为家乡百姓做点事。”
自从来到临江管理处,滕新华就一直负责民政、残疾人这块工作。辖区内390多名残疾人,滕新华亲自走访了200多户。在他的电脑里,有一张工作表详细地记录着所有残疾人的基本情况。“黄色标注的是还没提交申请的,红色标注的是有春节补贴的……”严谨、细致,从这张简单的表格里就看出了滕新华的个人特点。这些基本情况不仅记录在案,更是牢牢印在他的脑海里———只要提起某个名字,滕新华就能详细地说出这个人的家庭住址、有几口人、残疾类型、家庭基本情况等等,简直就是个“活动数据库”。而他的体贴、周到也得到了百姓们的交口称赞,“像我们申请补贴的时间到了,都是他打电话来提醒我们去办理的,而我们只要带齐证件,所有的复印件、表格也都是他帮我们弄好。”听着百姓们的夸奖,滕新华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如果我不是在这个职位上,我也就是个普通老百姓,让百姓们‘最多跑一次’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勤恳、敬业,耐心、严谨,说起如今的工作态度,滕新华觉得是12年的军营生涯造就的。他说:“部队的要求是严格的,刚入伍的时候,我才18岁,年轻气盛正是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1994年,带着对军人、英雄的崇拜,滕新华毅然决定参军,成为一名装甲部队的军人。刚去的那一年,艰苦的训练和对家人的思念让这个才18岁的少年也难忍“男儿泪”。“家书抵万金,那个时候通讯没现在便利,只能靠写信和家里联系。”回忆起部队生活,滕新华既是感慨,又是怀念。大冬天里埋电缆冻伤、酷暑天里游泳训练被晒掉一层皮……尽管部队里的训练艰苦,但是在他看来都是最值得珍藏和怀念的经历。
而最让滕新华难忘和骄傲的是1998年抗洪救灾,他和战友们在当时重灾区九江并肩作战。那一年,他和战友们就睡在堤坝上,枕着长江水,多日无眠,他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人在堤在”。那年的抗洪救灾不仅给滕新华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也在他胸口上“印刻”上了一大块疤痕。“这是那年抗洪救灾的时候,江水带着石块硬生生地砸到我胸口。”滕新华拉开衣领,轻描淡写地说,“当时流了好多血,但是我还是比较幸运的。”那一年,他和战友们也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的亲切接见。而在去年的雅苏抗洪中,滕新华也作为主力军参与其中。
2018年,刚好是1998年抗洪救灾的第20个年头,滕新华和战友们决定回到九江,看看那个自己曾经奋斗保卫过的地方。尽管已经从部队转业12年,但是滕新华依旧对这12年部队生涯充满感激和怀念。“一朝为军人,就永远要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那个怀着“英雄主义”入伍的少年,24年后也成为了基层工作中最默默无闻的“英雄”之一。
(记者陈晓倩)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