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晓芬)5月13日下午,全省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暨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大会在杭召开。区委书记蔡艳在主会场参会并从省领导手中接牌,区领导黄国钧、杨寿根、钟春宏、唐剑刚、陈丽萍、陈旭日在婺城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上,婺城首次获评美丽浙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工作考核优秀县,并再次捧回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县“大禹鼎”。这是婺城治水工作通过五年长期不懈努力,继2017年首夺“大禹鼎”后,再次获得这个代表全省“五水共治”工作的最高荣誉。
以“大禹”命名的大禹鼎是全省“五水共治”工作的最高综合性奖项。大禹鼎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让爱水、护水、治水人仰望的旗帜,承载着大禹精神之重、责任之重、发展之重、民生之重。
2018年以来,婺城区按照省、市、区工作部署和要求,以中央城市黑臭水体专项督查为契机,统筹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美丽河湖建设等重点工作,凝心聚力、创新突破、攻坚克难,全力将婺城打造成“生态标杆区”。
全面打响“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战。完成金轮、印染小区2个生活小区省级“污水零直排区”任务;完成琅琊镇省级“污水零直排区”任务;完成集镇污水管网新建改造6.86公里;完成雨水管网建设2.297公里;完成提标改造管网4.06公里;完成10条背街小巷改造。
全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莘畈溪成功创建市级美丽河湖;洪源溪、长湖、乾溪、桐溪、漪溪等5条不稳定、不达标支流,通过综合治理,水质均达到考核要求;1-12月,60个乡镇支流交接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58个占96.67%,达到五年来最好年平均水质;金华江沈村出境断面为Ⅲ类水质,达到年终考核目标。
抓实治水长效管护工作。依托三级河长制,全面建立“湖长制”,共设置湖长49名,湖长公示牌108块;通过对标自查、交叉检查、上级督查等方式,在全区全面开展“比学赶超”督查竞赛。
深入推进防洪排涝保供抓节工作。完成2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跃进水库、成功塘水库);完成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32处;完成雨水管网建设2.297公里;完成清淤排水管网50公里;改造“一户一表”0.005万套;完成建设屋顶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统20处。
河长履职管理亮点纷呈。建立河长星级管理制度,将河长履职与“五水共治”重点工作相结合,对河长实行“差异化赋分、量化考核、年末评星”,健全河长履职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激发各级河长履职积极性。通过打破区域壁垒,实行城市内河同流域“共建共管共考核”。建立白沙溪、长湖、回溪等18条重点河流三级河长微信工作群,缩短各级河长间的沟通距离。
2019年,婺城区按照“1234”治水思路,紧扣治水工作重点,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力争治水工作有亮点、出成效,铺陈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之美,展现出婺城的江南水乡画卷。“1”即实现一个目标:所有干流稳定在Ⅲ类及以上水质,重点支流稳定在Ⅳ类及以上水质,剿劣不出现反弹。“2”即突出两个重点: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开展美丽河湖建设。“3”即打造三大亮点:深化河长星级管理制度,打造“污水零直排区”样板区块,打造两条美丽精品线。“4”即实施四大专项行动:全区污水清零行动、美丽河湖建设行动、城乡水环境提升行动、全民爱水护水行动。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