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成签字的委托书正马不停蹄地从云南送往浙江,只待委托书一到,朱招松就可以受托签约,将西郊征迁的进度条顺利推进一格。”初遇朱招松,他正送妻子去菜市场卖菜,他说:“我是党员,当然应该带头签约。”
据了解,朱招松家中有两套征迁房,户主分别是他和儿子朱炳成。几天前,当西郊征迁誓师大会的号角刚刚吹响,征迁干部走进朱招松家时,他二话未说就在征迁协议书上签了字。正当征迁干部沉浸在顺利签约的喜悦中时,他们发现,虽然朱老爷子十分配合,可轮到他儿子时,或许真要费一番波折。因为朱炳成现今正在云南水电十二局工作。
云南水电十二局位于中缅边境,距离县城整整一百公里,由于位置荒僻、信号不佳,征迁干部始终无法与朱炳成取得联系。可即便这样,第三征迁小组的工作人员依然不肯放弃,只要一有空闲就会从通讯录中翻出朱炳成的联系方式,尝试着拨打过去。一个、两个,十个、二十个,在几十次上百次呼叫后,终于,朱炳成的电话接通了。
“确实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电话打过去时,朱炳成正好在县城买东西,我们说明原委后,他很配合地答应委托父亲替自己签约,全力支持西郊征迁。”工作人员说道。由于返乡不便,朱炳成选择通过委托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西郊城中村改造的支持与期待。
西郊城中村改造正带着众多西郊人的期待与愿景一往无前。“四五十年前,我们西郊大队在抗洪抢险、修堤筑坝中向来勇于争先。今天,通过我们的努力,西郊一定会再次变得崭新起来。”朱招松言语间豪情激荡。近些日子,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热心地陪着征迁干部走家串户,将干部们用心负责的工作形象一点一滴传递给征迁户们,为促成签约作出贡献。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